·策劃人語·
有怎樣的教育理解,才會有怎樣的教學行為;同樣,有怎樣的教師學科生活,才會有怎樣的學生學習品質。
教師學科生活,是指教師基于對所執教學科的本質理解,聚焦學科核心素養,而進行的日常性的學科思考與個性化的深耕活動,是教師學科情感、學科理解、學科實踐、學科反思的綜合體現。
高質量的學科教學,呼喚高品質的學科生活。首先,教師要勇于在學生面前真實而全面地展示自己有質地的學科生活,這會形成一種“積極的召喚”,彌漫在教學空間與學生心靈中。其次,教師要在學生面前編織一張成功的學科學習之網,讓學生看到學科知識結構、學科實踐模型、學科思維方式、學科學習品質等。最后,教師要通過卓越的學科生活,讓學生充分領略到學科的價值、學習的方法、生活的意義等,從而過一種價值感與卓越性同在的學科生活。
高品質的學科生活,需要教師在三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有深度的理解”。教師要積極思考學科的本質,厘清居于學科核心地位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深刻把握凸顯個性氣質的學科思維、學科精神,從而建構起充滿意義感的學科世界。二是“有挑戰的學習”。教師要時刻保持學科實踐的敏銳度、新鮮感、靈活性,并在不斷豐富學科生活的過程中看到“中間地帶”,形成“本領恐慌”,倒逼自己在拓進學科理解的同時,創造更有價值感的學科生活。三是“有靈魂的教學”。學科生活是在個人教育哲學的照耀下建構而成,是學科理解、教學主張與生活美學的高度統一,也是教育信仰、課堂風格與復雜情境的深度融合。
本期獨家策劃,是我們聚焦“教師學科生活”的一次“鼓與呼”,也試圖從內涵上“破題”,在實踐上“追尋”。既有指向未來的學科生活重構,也有沉浸學科價值本身的學科生活再構;既有對學科生活空間分割的漫議,也有對學科生活方式優化的反思;既有基于職業理解的學科生活重建,也有基于專業熱愛的學科實踐復盤。這些不同立場、不同視角、不同主張的介入,意在將學科生活投向更廣闊的思考視域、更深遠的實踐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