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暉 汪曉霜 王志新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微信群的延續性護理模式對斷指再植患者自護能力及手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4月-2020年5月本院接受斷指再植手術的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44例。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基于微信群的延續性護理模式,兩組均連續護理2月。比較兩組護理效果,利用自我能力實施量表(ESCA)比較兩組護自護能力,利用手功能量表(MHQ)對兩組手功能進行評價,利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對患者生活中質量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護理后手功能總優良率為86.36%,相比對照組的68.18%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較對照組自我概念、為我護理技能、自我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評分明顯升高(P<0.05);觀察組護理后較對照組外觀、手部滿意情況、工作情況、日常活動、總體功能評分及總分明顯升高(P<0.05);觀察組護理后較對照組軀體健康、社會功能、物質生活、心理健康評分明顯升高(P<0.05)。結論:基于微信群的延續性護理模式可明顯提高斷指再植患者自護能力,提升患者手功能恢復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斷指再造;延續性護理;微信;自護能力;手功能
[中圖分類號]R622+.2? ? [文獻標志碼]B? ? [文章編號]1008-6455(2022)02-0157-04
Effects of Continuous Nursing Based on Wechat Group on Self-care Ability and Recovery of Hand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evered Finger Replantation
LI Xiaohui1,WANG Xiaoshuang1,WANG Zhixin2
(1.Department of One Day Ward;2.Department of Hand Surgery,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Beijing 10003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nursing based on WeChat group on self-care ability and recovery of hand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evered finger replant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88 patients undergoing severed finger replantation in the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 May 2020 were enroll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ode,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WeChat groupbased continuous nursing mode. Both groups were continuously nursed for 2 months. The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self-care ability in both groups was compared by exerciseofself-care agencyscale (ESCA).The hand function in both groups was evaluated by Michigan hand outcomes questionnaire (MHQ).The quality of life was compared by 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 (GQOLI-74). Results? After nursing, overall good rate of hand fun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86.36% vs 68.18%),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Scores ofself-concept, self-nursing skills, self-responsibility and health knowledge leve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Scores of appearance, hand satisfaction, work conditions, daily activities and overall function, and total score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Scores of physical health, social function, material lif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ontinuous nursing mode based on WeChat group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recovery effect of hand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evered finger replantation.
Key words: severed finger replantation; continuous nursing; wechat; self-care ability; hand function
斷指再植術是指在臨床外科手術標準下將斷離的指體清創后進行血管吻合,斷指固定、神經修復以及斷指功能最大限度恢復的手術方法[1]。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該手術成功率正在不斷提高,據統計中國斷指再植成功率已達90%以上[2]。但再植后能夠使斷指成活只是該手術的最基本要求,手功能的良好恢復才是反映手術再植效果的最佳指標,是該手術的終極目標。這一終極目標的成功實現不僅與手術操作有關,術后護理方式亦十分重要。然而較多患者不重視術后護理,出院后缺乏相應的康復訓練,因而引發了諸多術后并發癥[3],最終影響到了手功能的恢復。為此,臨床上提倡患者在醫護人員幫助下掌握康復理念及方法。傳統的護理模式重點在于院內護理,對于患者出院后的康復指導存在一定的缺陷。延續性護理作為新型護理模式,主要采用家庭探訪及電話等方式對出院患者進行出院后護理指導,但存在受時間及空間限制等缺點[4]。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手機應用程序(Application,APP)已經廣泛應用于各種臨床疾病的護理當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微信作為社交類軟件,已廣泛應用于手術患者的術后護理中,具有及時性、高效性及方便快捷性的特點[6],但臨床上對于斷指再植患者使用微信來進行進一步術后護理的研究較少。基于此,本研究擬用微信群的延續性護理方案對斷指再植患者實施術后護理,探究其護理效果,為該病的臨床護理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4月-2020年5月筆者醫院接受斷指再植手術的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存在手指離斷且于傷后72h內行斷指再植術治療者;②病史資料完整者;③依從性良好,無溝通障礙者;④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嚴重傳染性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②合并肝、腎等臟器嚴重損傷者;③合并糖尿病高血壓患者;④既往存在手指關節活動障礙者;⑤大面積肢體損傷患者;⑥患者或其照顧者無手機或無法使用微信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4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在接受斷指再植術后,給予健康教育指導,同時對患者進行定期隨訪,對患者康復情況進行了解并根據恢復情況做出相應的干預措施。
1.2.2 觀察組:患者在接受斷指再植術后,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基于微信群的延續性護理模式,具體步驟如下:①成立專業的延續性護理小組。組內成員包括患者的手術醫師、護理醫師、心理咨詢師及康復治療醫師。組內成員需接受相關護理經驗豐富的人員的培訓,主要內容為術后規范化護理方式、護理流程、術后康復訓練、不良反應處理等;②建立斷指再植患者延續性護理工作群,邀請延續性護理小組、患者及其家屬入群;③出院前指導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康復訓練。根據患者情況指導患者用手指拉動50 g左右重物,對恢復較快患者可逐漸加重重量,每日訓練3次,1小時/次。護士可指導患者家屬用普通皮筋編織訓練網,引導患者在訓練網上進行手指抓握及屈伸訓練,3次/天,早中晚各1次,10分鐘/次。患者家屬可借助棉簽等鈍物對患者掌側位置給予刺激,期間患者需閉眼深呼吸,用心感受刺激。利用暗箱內放置不同物體,指導患者用患指觸摸的方式感受物體大小形狀以猜測物體為何物,3次/天,早中晚各1次,5分鐘/次。準備2支玻璃瓶,分別裝入50℃熱水及溫水,使患者將病指深入水中感受溫度的變化,3次/天,早中晚各1次,5分鐘/次。患者出院后在家屬的輔助下完成上述康復訓練,并及時拍照,發送至護理工作群中,由護理醫師對其進行監督;④每周一由群內康復治療師收集相關斷指再植術后護理相關內容文章,包括用藥、飲食指導、康復訓練指導等發送至微信群內,推薦患者及其家屬積極閱讀。每周末由醫師對患者康復情況進行評價,同時根據康復情況,醫師與康復治療師進行交流探討,對治療方案進行改進。患者可在群內提出自身的護理疑惑,由群內小組成員進行解答,由心理咨詢師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疏導并對患者的康復訓練給予肯定,鼓勵患者繼續保持良好的訓練方式。對于連續3d未進行微信交流的患者,由群內護理醫師采取電話聯系的方式進行回訪,向其說明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并鼓勵其積極參與微信群內交流中;⑤術后4周開始利用微信群向患者推送生活自理鍛煉相關知識并指導患者完成,包括獨立使用筷子、勺子等,對于恢復較好的患者還可適當進行獨立刷牙、系鞋帶等訓練,單項訓練持續2~5 min,3次/天。兩組均連續干預至出院后8周。
1.3 觀察指標:①護理后手術效果:于護理后根據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斷指再植功能評定標準[7]對患者斷指功能進行評分,得分≥80分為優、60~79為良、40~59為差、≤39為劣,總優良率=(優+良)例數/總例數×100%;②自護能力:分別于出院時及護理8周后利用自我能力實施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進行評估。該量表主要包括健康知識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責任感及自我護理技能4項因素,總共43項,每項得分0~4分,總分172分,分數高低與患者自主護理能力強弱呈正相關;③手功能:于護理8周后利用手功能量表(Michigan hand outcomes questionnaire,MHQ)進行評價。該量表主要包括總體功能、日常活動、工作情況、疼痛、外觀、滿意度6個維度,每項滿分100分,各維度平均值記為總分,分數高低與手功好壞呈正相關;④生活質量:于出院時及護理8周后利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74,GQOLI-74)進行評估。該量表主要包括軀體健康、社會功能、物質生活、心理健康四個維度,各維度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參數采用“xˉ±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后手術效果比較:觀察組護理后手術效果總優良率為86.3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典型病例見圖1。
2.2 兩組出院時和護理8周后自護能力比較:兩組出院時自我概念、為我護理技能、自我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8周后較出院時各項評分均明顯上升,組內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護理8周后評分升高程度較對照組更加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護理8周后手功能比較:護理8周后,觀察組的外觀、滿意情況、工作情況、日常活動、總體功能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4 兩組出院時及護理8周生活質量比較:出院時,兩組軀體健康、社會功能、物質生活、心理健康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8周后,兩組較出院時各項評分均明顯升高,組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較對照組各項評分升高更明顯,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目前,斷指再植術成活率相對較高,但如果術后護理不到位、缺乏康復訓練或訓練不當可能會導致患處出現瘢痕攣縮、肌腱粘連等并發癥,嚴重者甚至喪失手指功能,造成終身殘疾,對患者生活產生較大影響[8]。受醫療條件受限的影響,斷指再植患者往往住院時間較短,因此,術后恢復訓練主要在家庭成員的幫助下居家進行,但由于大部分患者未能得到科學系統的康復訓練,導致手功能恢復情況欠佳[9]。延續性護理要求將護理延伸至患者出院后,對患者進行全方位,多舉措的康復指導,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與斷指再植術后恢復要求相契合。宋俊麗[10]等研究發現,延續性護理可明顯改善斷指再植患者手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是傳統的延續性護理仍存在信息交流欠缺,溝通不及時等缺點,因此隨著互聯網及移動通信的普及,微信等溝通工具憑借其方便快捷的優點迅速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領域[11]。研究證實,利用現代化APP工具對斷指再植患者進行延續性護理具有較好的效果[12],本研究也使用微信群對斷指再植患者進行延續性護理,確實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后總優良率為86.3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18%,與上述結論一致,提示基于微信群的延續性護理模式可提高斷指再植患者康復效果。分析原因可能與以下有關:①相比傳統模式,該模式采取以小組為單位的護理結構,群中各成員各司其職,醫師負責對患者康復效果進行評估,康復訓練師對患者康復訓練進行科學的指導,心理咨詢師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疏導,全方位多角度對患者康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大大提升了患者康復訓練的效果;②患者每日訓練后需上傳相關訓練圖片至微信群,起到了良好的監督作用,同時康復訓練師可根據圖片顯示的內容對患者康復訓練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使患者能夠進行科學有效的康復訓練,避免因不及時、不當訓練而出現不良后果;③通過微信群向患者推送康復指導相關信息,如飲食指導、康復訓練視頻等信息,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指導患者康復訓練。
研究發現,斷指再植患者術后康復鍛煉效果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患者自護能力較低[13-14]。因此,提高患者自護能力對于提升術后康復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沈望平[15]等研究發現,對斷指再植患者實施術后護理可提高患者自護能力,提高其術后恢復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較對照組自護能力評分更高,提示該方法對于提高患者自護能力具有積極作用,其與該模式下利用微信對患者推送相關康復知識,同時及時對患者康復訓練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提高了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情況,增強了患者康復信心,使患者從被動訓練轉向積極主動的自我訓練中,因此患者自護能力明顯升高,治療效果明顯增強,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基于微信群的延續性護理模式可明顯提升患者自護能力,提升手功能恢復效果,改善生活質量,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軍,陳福生,王茂榮,等.10指完全離斷同時再植與再造修復的臨床分析[J].中華手外科雜志,2020,36(3):229-231.
[2]耿俊梅,景雅帆.31例斷指再植患者的術后護理體會[J].實用骨科雜志,2017,23(2):191-192.
[3]馮縉,丁爽,仲媛媛.綜合護理對斷指再植術患者再植成活率、舒適度及血管危象發生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29(9):1001-1003,1012.
[4]李霞,倪倫,仲崇華,等.延續性康復護理在斷指再植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中醫正骨,2017,29(8):79-80.
[5]李矜然,魯元剛,宋燕瑩,等.基于微信平臺延伸服務在微創重瞼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3):149-152.
[6]Ngo S,Shahsahebi M,Schreiber S,et al.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ty and hospital medical record integration on management of behavioral health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J Behav Health Serv Res,2018,45(4):651-658.
[7]潘生德,顧玉東,侍德.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會上肢部分功能評定試用標準[J].中華手外科雜志,2000,16(3):130-135.
[8]段少華,胡芳,齊秀會,等.基于精準護理理念的改良方案在斷指再植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8):41-44.
[9]陳晚霞,徐丹,楊小雪,等.時效激勵理論下的延續性護理對斷指再植術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20):87-89.
[10]宋俊利,張莉,羅曉云,等.延續性護理模式對斷指再植指功能恢復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0):85-86,93.
[11]Zhao N,Yin F,Wu X,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a WeChat-based multimodal nursing program for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rotocol[J].Medicine,2020,99(52):e23526.
[12]胡艷艷,王琦,鄭捷,等.運用醫療APP延續性護理促進斷指再植患者手功能康復的效果觀察[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8,35(7):1033-1035.
[13]歐昌良,鄒永根,羅旭超,等.多指離斷再植的體會[J].創傷外科雜志,2018,20(5):384-387.
[14]張麗姣,施玲玲,陸征峰.斷指再植術后病人再植指體功能的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9,33(5):891-893.
[15]沈望平,沈玲麗.多元化健康教育對斷指再植術患者康復效果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2):73-75.
[收稿日期]2021-02-01
本文引用格式:李曉暉,汪曉霜,王志新.基于微信群的延續性護理對斷指再植患者自護能力及手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22,31(2):157-160.
37045005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