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虎
(常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兒科,江蘇常州 213011)
小兒支氣管肺炎為幼兒群體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發(fā)病的特點,在春季及冬季發(fā)病率較高。小兒支氣管肺炎主要是由于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所致,也可能是多種致病菌混合感染導致的。兒童的呼吸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完全成熟,支氣管管腔相對較為狹窄、黏液少,氣管內纖毛運動功能較弱,且肺部血供豐富,故極易感染病原體而發(fā)生肺炎。該疾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氣喘及肺部啰音等,若患兒病情未能得到及時控制可能發(fā)展為重癥肺炎,會引起呼吸衰竭,并可引發(fā)神經(jīng)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及消化系統(tǒng)病變,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健康[1]。當前臨床常采取抗生素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其中阿奇霉素是治療本病常用的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可清除病原體,改善患兒的癥狀及體征。然而,隨著治療時間延長,部分患兒由于受耐藥性、藥物不良反應等因素影響,實際療效會受到限制。中醫(yī)認為小兒支氣管肺炎屬于“肺炎喘嗽”范疇,小兒體弱,易感風邪,蘊而化熱,肺衛(wèi)失宣,肺葉受熏而致病,故治療主張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燥濕化痰[2]。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是一種有清熱導滯、疏風解表作用的中成藥,但目前關于阿奇霉素聯(lián)合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研究較少。為此,本研究通過對比癥狀消失時間、炎性因子水平,旨在探討阿奇霉素單用與聯(lián)合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差異,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常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0例支氣管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前瞻性研究。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研究組患兒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3~9歲,平均年齡(5.11±1.46)歲;病程1~7 d,平均病程(4.25±0.21)d;病情嚴重程度:31例輕度,19例中度。對照組患兒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3~8歲,平均年齡(4.88±1.36)歲;病程1~7 d,平均病程(4.16±0.31)d;病情嚴重程度:33例輕度,17例中度。兩組患兒在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蘇州大學附屬常州老年病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取得父母或法定監(jiān)護人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3]中有關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診斷標準;②X線片檢查雙肺野可見片狀模糊影或點狀影,存在不同程度咳嗽、氣喘及發(fā)熱癥狀;③經(jīng)過實驗室檢查確診為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感染。排除標準:①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②存在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③免疫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障礙者;④腎功能缺陷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進行常規(guī)治療,具體包括:氨溴特羅口服溶液(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317,規(guī)格:60 mL/瓶)止咳祛痰,口服,10 mL/次,2次/d;孟魯司特鈉咀嚼片(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53,規(guī)格:4 mg/片)每晚睡前口服,4 mg/次。對照組患兒采取阿奇霉素注射液(湖北潛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648,規(guī)格:0.25 g/支)治療,將阿奇霉素注射液加入到250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或5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使得阿奇霉素濃度為1.0~2.0 mg/mL,靜脈滴注,滴注時間不少于1 h,1次/d,連續(xù)用藥7 d。研究組在上述基礎上給予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濟川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154,規(guī)格:2 g/袋)治療,1~3歲:2 g/次,4~6歲:3 g/次,7~9歲:4 g/次,3次/d,連續(xù)用藥7 d。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患兒臨床療效。顯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兒咳嗽、氣喘、發(fā)熱等癥狀消失,血常規(guī)檢查相關指標恢復正常,X線片檢查肺部炎癥基本吸收;有效:咳嗽、氣喘、發(fā)熱等癥狀有所好轉,血常規(guī)檢查各項指標有所改善,X線片檢查肺部炎癥部分吸收;無效:相關癥狀、血常規(guī)等并未發(fā)生明顯變化,X線片檢查肺部炎癥依然存在。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對比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癥狀包括:咳嗽消失、退熱(體溫降至正常持續(xù)72 h以上)及肺啰音消失。③對比兩組患兒炎性因子水平。炎性因子包括: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檢測方法:取患兒空腹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轉速,離心20 min,處理后獲得血清,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對血清IL-6(正常值為56.37~150.33 pg/mL)、IL-8(正常值為0.26~0.38 ng/mL)及TNF-α(正常值為0.74~1.54 ng/mL)進行檢測。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完成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96.00%)較對照組(82.00%)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及肺啰音消失時間均要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s )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s )
組別 例數(shù) 咳嗽消失時間 退熱時間 肺啰音消失時間研究組 50 6.03±1.23 2.98±1.01 6.44±1.32對照組 50 7.56±1.35 3.98±1.11 7.85±1.56 t值 5.924 4.711 4.879 P值 0.001 0.001 0.001
2.3 兩組患兒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IL-6、IL-8及TNF-α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經(jīng)過治療,兩組患兒IL-6、IL-8及TNF-α水平存在不同幅度下降,且研究組各項炎性因子水平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

表3 兩組患兒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IL-6:白細胞介素-6;IL-8:白細胞介素-8;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
組別 例數(shù) IL-6(pg/mL) IL-8(ng/mL) TNF-α(n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50 217.22±43.12 106.85±29.78* 2.12±0.67 0.18±0.08* 2.21±0.56 0.98±0.32*對照組 50 211.05±40.44 139.56±34.59* 2.08±0.52 0.27±0.12* 2.16±0.51 1.33±0.39*t值 0.738 5.067 0.333 4.413 0.467 4.906 P值 0.462 0.001 0.739 0.001 0.642 0.001
幼兒群體由于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尚不完全,免疫功能較為低下,容易受到病菌(如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入侵而引發(fā)支氣管肺炎。若患兒病情未能得到及時控制,會對患兒發(fā)育及生命健康產(chǎn)生嚴重影響。有研究表明,早期及時治療是改善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預后的關鍵[4-5]。臨床常選用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該藥為第3代大環(huán)內酯類半合成藥物,具有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半衰期較長、組織滲透性較強、毒副作用低等優(yōu)點,是臨床公認的治療支氣管肺炎的一線藥物。阿奇霉素能夠通過抑制細菌的蛋白質合成,從而阻斷致病菌增殖,進而緩解患兒病情。但也有研究表明,近年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呼吸道感染致病菌耐藥性顯著增強,而且長時間使用抗菌藥物還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導致部分患兒采取單純抗生素治療并不能達到理想預期,致使其病程延長,反復發(fā)作[6]。近年隨著中藥制劑的發(fā)展與成熟,中醫(yī)藥在小兒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療中優(yōu)勢越發(fā)突出。中醫(yī)認為小兒支氣管肺炎屬于“肺炎喘嗽”“肺痹”范疇,由于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易感外邪,入里化熱,與痰濁相搏,肺氣無法宣通,肺失肅降而犯病,故治療主張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燥濕化痰[7]。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采取了阿奇霉素聯(lián)合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治療,結果表明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P<0.05),與韓鵬[8]研究結果相似;研究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及肺啰音消失時間均要短于對照組(P<0.05),這與陳峰等[9]報道結果相似,說明阿奇霉素聯(lián)合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能夠快速緩解患兒癥狀,整體療效較優(yōu)。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是由淡豆豉、連翹、荊芥、炒梔子等14味中藥所組成的中成藥,其中連翹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清熱止嘔;黃芩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青蒿可清虛熱;赤芍可清熱涼血;檳榔可殺蟲,消積,行氣,利水;厚樸可燥濕消痰,下氣除滿;柴胡和解表里,疏肝解郁;淡豆豉可解表,除煩,宣發(fā)郁熱;薄荷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荊芥可解表散風;梔子可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半夏可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甘草可調和諸藥。以上諸藥聯(lián)用,可共奏清熱導滯、疏散風熱、燥濕化痰、消腫散結、涼血解毒之效,達標本兼治之功效[10]。
IL-6、IL-8及TNF-α在小兒支氣管肺炎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其中IL-6 水平變化可直接反映炎癥反應程度;IL-8能夠調節(jié)炎癥反應;TNF-α可介導機體免疫損傷,誘發(fā)炎癥反應[11]。目前已有研究證實,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兒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呈高表達狀態(tài),而且其表達水平與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可以有效反映患兒肺部炎癥嚴重程度[12]。在本研究中,經(jīng)過治療,兩組患兒IL-6、IL-8及TNF-α水平存在不同幅度下降,且研究組各項炎性因子水平要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與單一應用阿奇霉素相比,小兒豉翹清熱顆粒聯(lián)合阿奇霉素有較強抑制炎癥反應的效果,能夠更好地減輕支氣管肺炎患兒機體炎癥反應。這主要是由于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當中的黃苓,其含有的黃芩多糖、黃芩苷等活性成分可抑制炎性因子,誘導炎癥細胞凋亡;淡豆豉中的異黃酮有具有較強的抗炎功效,且含有的大豆皂苷有抗凝血及免疫調節(jié)作用;梔子中富含苷類化合物,可發(fā)揮抗病毒作用;連翹當中的連翹酚及甾醇化合物具有消炎、鎮(zhèn)痛效用。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也顯示,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對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多種細菌性病原體有抑制作用[13]。與此同時,阿奇霉素能夠減少支氣管粘膜分泌黏液,可減少炎性物質滲出,具有抗炎作用。阿奇霉素聯(lián)合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有協(xié)同抗炎作用,能夠進一步緩解炎癥反應,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綜上所述,阿奇霉素聯(lián)合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能夠快速緩解患兒癥狀,抑制炎癥反應,穩(wěn)定患兒病情發(fā)展,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