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京/張繼
備受關注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于今年1 月1 日正式生效,標志著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正式起航。RECP 的正式生效,將有力促進區域貿易投資的增長,加快區域供應鏈、價值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我國與東盟同屬RECP 的重要成員,協定對促進中國與東盟的經貿關系所起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從宏觀層面看,RCEP 生效對包括皮革業在內的雙邊產業合作與經貿往來至少將起到三方面積極意義:
一是促進中國—東盟之間在互惠互利基礎上的技術交流和經貿往來,加快區域間的協調、均衡發展,為建立中國-東盟之間開放型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格局創造有利條件。
二是有助于降低貿易壁壘和生產要素間的自由流動,促進中國與東盟間產業鏈更為有效的分工合作。
三是為中國—東盟之間深化貿易合作,擴大經貿往來,走向互利共贏開辟了更大空間。據中國東盟理事會發布的數據,中國-東盟貿易額由1991 年的83.6 億美元,增長到2020 年的6852.8 億美元,已互為最大貿易伙伴。2021 年前三季度,雙方貿易額突破6000 億美元大關,達到6305 億美元,發展勢頭強勁。中國-東盟涵蓋的人口逾20億,構成了龐大的市場,消費潛力巨大,RECP 的生效為雙方產品進入對方市場、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創造了更加有力的條件。
從皮革業自身發展來看,我國與東盟皮革業之間貿易往來頻繁,2021 年,我國皮革業與東盟貿易額達到164.7 億美元,占貿易總額比重達到15.0%,僅次于歐盟(占比21.9%)和美國(占比19.0%),居第三位。RCEP 的正式生效,將進一步提升雙方皮革業的貿易便利化水平,降低出口企業成本。同時,也將使雙方皮革供應鏈的緊密程度進一步強化。
在進口方面,近年來,我國每年從東盟進口的皮革原材料、箱包和鞋類產品一直占據高位。據統計,2021 年我國從東盟進口的皮革及制品金額達到57.96 億美元,同比增長9.6%,占進口總額比重高達29.4%。其中,鞋類產品進口量值同比下降,但仍為第一大進口產品,進口量值分別達到1.8 億雙、38.5 億美元,同比分別減少8.4%和0.9%。這其中,紡織面鞋進口金額為18.3 億美元,同比增長1.9%,皮面皮鞋進口金額13.8 億美元,同比增長2.5%。半成品革進口8.5 萬噸,9226 萬美元,同比分別減少5.4%和增長7.0%,旅行用品及箱包進口7.7 億美元,同比增長25.6%(見表1)。RCEP 的生效,將極大地提高這些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效率,更好地滿足我國制革、皮革制品企業和消費市場的需求,降低我國企業的生產成本。

表1 2021 年1-12 月我國皮革業從東盟進口額
從出口來看,去年我國皮革業對東盟出口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出口金額達到106.7 億美元,同比增長19.4%,占出口總額比重為11.8%。其中,半成品革出口3216 萬美元,同比增長122.9%,成品革出口6.1 億美元,同比增長59.5%,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27.9 億美元,同比增長8.6%,鞋類出口44.6 億美元,同比增長11.0%。鞋靴零件是另一類對東盟的主要出口產品,去年出口金額達17.7 億美元,同比增長42.8%(見表2)。RCEP 的實施,將有力促進這些產品對東盟的出口,滿足東盟的市場和行業需求,同時,關稅的降低,也將進一步減少我國企業對東盟的出口成本。

表2 2021 年我國皮革業對東盟出口額(金額:百萬美元)
一是充分挖掘RCEP 帶來的商品和服務貿易機遇。貨物貿易項下,中國已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而東盟是中國皮革業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與RCEP 成員國貿易總額約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3,與東盟的皮革貿易額逐年增加。根據RCEP 規則,成員國之間絕大多數商品可以享受零關稅待遇,加之原產地累積規則的出臺,以及簡化海關程序、推動貿易便利化、提供更透明、更公平、更可預測的貿易規則等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中國皮革、皮革制品及配套產品在東盟將擁有更廣闊的貿易空間,更有助于我國企業在東盟建設制革、制鞋、皮具、鞋材等為一體的生產基地和產品市場。
相對東盟,我國皮革業具有管理和運營優勢、電子商務和科技優勢。RCEP 進一步擴大了自有服務貿易領域,做出了自然人臨時移動等約定,我國服務貿易的輸出將更加方便快捷。為我國皮革業的海外投資與合作帶來了更多機遇。
面對上述諸多利好,我國皮革及制品企業應充分挖掘對東盟的商品和服務貿易機遇,拓展新的投資與合作領域,以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二是加快皮革產業鏈和供應鏈在東盟的調整和布局。當前,中國已是RCEP 多個成員國的第一大外資來源國,同時來自RCEP 成員國的實際投資占中國實際吸引外資總額的比重也超過了10%。我國與東盟皮革業關聯度高,企業在東盟設立制革、制鞋和生產園區的意愿較強。根據RCEP 的相關規定,RCEP 區域內將采用統一的經貿投資規則,這將有利于我國皮革企業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整合配置資源,助力產能轉移和供應鏈、產業鏈的升級重構。尤其對我國投資的境外皮革經貿園區而言,可以充分利用便利的駐地優勢和強大的產業組織能力,掌握跨境資源配置的話語權,在東盟重點地區強化皮革產業布局力度。
三是積極推動皮革產業鏈的配套,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緊密度。我國與東盟國家在鞋材、五金配件、半成品革、成品革等產品和領域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大。可以通過設立境外中小企業合作園區、產業集群等形式,與東盟國家在產業鏈方面形成緊密合作,提升產業鏈的融合能力,使東盟的產能成本與我國皮革制鞋業完備的產業鏈實現優勢互補。
四是充分發揮商協會的作用。我國皮革行業商協會在推動行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各地皮革商協會應根據本地區行業實際情況,做好相關調研,提出RCEP 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行業商協會的獨特優勢,與東盟各國行業組織建立更密切的溝通和磋商機制。利用中國—東盟理事會鞋業分會等平臺,及時互通信息,探索新的合作商機,及時解決RECP 實施后企業遇到的新問題,助力雙方皮革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