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淑婉,朱慶艷
(1.內江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內江 641000;2.嘉興南湖學院,浙江 嘉興 314000)
縫口紕裂對服裝的美觀性和耐用性有很大影響,同時也是絲織服裝在出廠時需檢測的重要性能之一,薄型面料尤其是絲綢面料更易產生紕裂[1]。一般情況下,織物經紗更易沿著緯紗發生滑移,即緯向紕裂或稱為經紗紕裂。目前國內外在縫口紕裂方面的的相關研究主要有織物結構、織造工藝與后整理等[2-3]。經文獻查閱專家咨詢,縫紉條件對縫口紕裂有一定的影響[4-5],并可知不同線跡密度、縫紉線、機針及縫型等對縫口紕裂有影響[6-7]。結果表明:線跡密度與滑移量呈現非線性相關,即隨著線跡密度的增加滑移量呈現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縫紉線和機針與滑移量呈現線性相關,縫紉線與滑移量負相關,機針與滑移量正相關。
首先從市場采集了13 種不同原料、密度等參數的薄型絲織物,且平方米質量處于30~98 g/m2,并對其按照順序進行命名,即1-13 號試樣。參照GB/T 13772.2-2008《紡織品機織物接縫處紗線抗滑移的測定第2 部分定負荷法》,按照相同的縫紉條件即縫紉線選擇40 tex 100%滌綸包芯紗;機針為11 號;線跡密度為15 針/3 cm 來縫合試樣。其結構參數和滑移量見表1。
對選取的13 種面料結構參數進行測試,測試方法和設備如下:
織物厚度:數字式織物厚度儀對織物的厚度進行測定,在面料上截取10 cm×10 cm 試樣5 塊,測其厚度,求得平均值,結果見表1。
織物經緯密度:用織物密度鏡測定單位長度紗線根數,結果見表1。
織物面密度:采用電子天平進行測定,在面料上截取10 cm×10 cm 的試樣5 塊,測其面密度,求平均值,實驗結果見表1。
織物緊度:通過顯微鏡測紗線直徑,再通過如下公式計算而得,結果見表1。
式中:Ej為經向緊度,%;Ew為緯向緊度,%;Ez為總緊度,%;Dj為經線直徑,cm;Dw為緯線直徑,cm;Pj為經線密度,根/cm;Pw為緯線密度,根/cm。
采用美國Instron-3365 型萬能材料實驗機對織物縫口進行測定,測試標準為GBT 13772.2-2008《紡織品機織物接縫處紗線抗滑移的測定第2 部分定負荷法》,在面料不同位置分別裁取100 mm(經向)×200 mm(緯向)的縫條,將縫條對折,折痕方向平行于試樣的經紗方向,在距折痕20 mm 處縫合試樣。按照抓樣法夾持試樣,夾距為10 cm,按照測試標準設定拉伸速度為50 mm/min,測定縫口緯向滑移量,每個試樣測試3 次,求平均值,結果見表1。

表1 織物結構參數和滑移量
服裝縫紉條件主要包括線跡密度、縫紉線種類等[8]。結合文獻查閱和市場調研,本文考慮選取縫型、線跡密度、縫紉線種類、機針這4 個因素作為研究對象,在實驗中其它縫紉條件盡可能保持一致。根據相關文獻查閱、市場調研等多種渠道,發現對于紕裂影響較大是線跡密度和縫型,故這2 個因素各取4 水平,縫紉線和機針對于紕裂影響相對較小,故縫紉線和機針各取2 水平。本文選用L16(44×23)混合水平正交表[8]進行正交實驗設計,見表2。

表2 正交實驗各因素水平
以6 號試樣為例,其紕裂實驗方差分析如表3 所示。在紡織服裝工業中,常以F0.05 和F0.01 進行顯著性水平檢驗[10]。
對比顯著性,由表3 可知,對縫口紕裂影響較大的是線跡密度和縫型,對縫口紕裂影響較小的是縫紉線種類和機針,即在正交實驗設計時線跡密度和縫型各選擇4 水平,縫紉線種類和機針各選擇2 水平。

表3 6 號試樣紕裂實驗方差分析
經以上分析,可得每種薄型絲織物相對合理配伍的縫制工藝參數組合。結果見表4。
由表4 可知,1 和11 號面料合理的縫制工藝參數組合是:線跡密度選擇11 針/3 cm,縫型選擇內包縫,縫紉線種類選擇7.4 tex×2 滌綸短纖紗線,機針選擇11 號;6、7、8、10 號面料合理的縫制工藝參數組合是:線跡密度選擇15 針/3 cm,縫型選擇內包縫,縫紉線種類選擇7.4 tex×2 或9.8 tex×2 滌綸短纖紗線,機針選擇11 號或9 號;2 和3 號面料合理的縫制工藝參數組合是:線跡密度選擇11 針/3cm,縫型選擇內包縫或來去縫,縫紉線種類選擇7.4 tex×2 或9.8 tex×2 滌綸短纖紗線,機針選擇11 號或9 號;4、5、9、12、13 號面料合理的縫制工藝參數組合是:線跡密度選擇13 針/3 cm,縫型選擇內包縫,縫紉線種類選擇7.4 tex×2滌綸短纖紗線,機針選擇11 號。

表4 縫制工藝參數優化結果
(1)薄型絲織物自身的性能對縫口紕裂有一定影響,對于紗線線密度較小、交織阻力小的薄型絲織物,當受到外部作用力時縫口處易發生紗線滑移從而產生縫口紕裂。
(2)對于薄型絲織物,通過方差分析知,不同的縫紉條件對縫口紕裂的影響是不同的,其中對縫口紕裂的影響較大的是線跡密度和縫型,縫紉線和機針對縫口紕裂的影響較小。
(3)對于大多薄型絲織物,在合理選擇縫紉線和機針的同時,線跡密度應控制在11~15 針/3 cm 以內,縫型選擇內包縫,可使薄型絲織物縫口處相對不易發生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