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繪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第三中學 江蘇·南京 211800)
近年來,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受到關注,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開始顯現,在這種背景下,教育模式的變革成為必然趨勢,教師們也在不斷嘗試新的教育方式以適應時代發展的用人需求。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一種新方式,適應了新課改需求,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筆者結合實際工作經歷,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重要性、現存問題以及應用策略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同一個班級,有的同學數學成績每次都接近滿分,而有的同學卻只是剛剛及格,造成同學們的學習效果差別的因素有很多,其實同學們的智商相差無幾,無非是學習習慣、學習方式的不同罷了。因而學生想要提升數學水平就需要在學習中做出改變。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增強了學生們溝通、交流的機會,為同學們構建了一個互助互補的平臺,能夠發現自身的不足、吸取他人的長處。同時,小組間通過分工協作,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自我價值,學習的自信心油然而生。但有一點需注意,教師在小組組建階段,應充分了解學生的現狀,力求讓小組內包含不同水平、性格的同學,旨在推進同學們共同成長與進步,力求讓每個學生在自身基礎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對于學生而言,班級是一個集體,每個學生都是班級的一分子,但當前的初中生對于集體的概念比較淡薄,缺乏應有的團隊凝聚力。小組合作學習是增強學生交流、溝通的有效方式,讓學生在相互溝通中增加彼此間的情感,這對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團體協作能力的提升、團隊的榮譽感都有重要的意義,讓學生提前意識到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團體間相互協作,才能在學習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當前我國的物質生活較為富足,長輩們不想孩子們受苦,所以在面對孩子們的請求時幾乎是“有求必應”,這也造成了大部分初中生成為各自家庭生活的中心,他們大多自尊心極強、追求個性、缺乏團隊意識,一旦遇到挫折往往心態崩塌,心理素質較差,若不及時加以引導很容易誤入歧途,某某學生因一件小事而離家出走的新聞屢見不鮮,可能是父母幾句批評的話語、又或是沒有得到心儀的禮物而憤然出走,這都是極不成熟的心理表現。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很多同學學會了分享,學會了如何與他人溝通、交流,增強了學生的心理素質,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所提倡的育人理念與育人方式。
科學合理地進行小組劃分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首要步驟,同時也是極為關鍵的一步,小組劃分是否合理關系到最終的學習效果,但當前不少教師在劃分小組過程中,缺乏科學性,沒有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最終造成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有的小組學習氣氛火熱,學生們討論得熱火朝天,而反觀另外一些小組卻絲毫沒有學習的氛圍,甚至有的同學開始聊天,這種兩極化的學習現象是由于小組劃分缺乏科學合理性所造成的,沒有起到讓學生共同進步、互助互補的學習目的。
小組內成員成績、性格各異,一些基礎較好的同學積極參與其中,樂于與其他同學分享,而一些基礎較差的同學,因缺乏自信心,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缺乏積極性,對于學習任務的完成往往依賴小組內其他同學,造成了最終的學習效果有較大的差異。在這種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效果,還需要改進、完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其目的在于提升初中生邏輯思維、自主學習以及團體協作能力,但這并不意味著課堂學習不再需要教師,教師可以對課堂學習不管不顧放任同學“自由自在”的學習。當前就有部分教師打著“自主學習”的名號偷懶,這是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認識不夠,沒有領會到該模式的真正含義。其實,在該模式下,教師的任務更為艱巨,因為作為“引導者”,教師要時刻關注各小組學習動態,對于一些偏離主題的小組及時加以糾正、引導,同時在小組討論最后環節進行總結點評,加深學生對本節內容的理解與認識。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雖然有著諸多優勢,但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用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小組合作的初衷是提升學生獨立思考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但當前不少教師并未真正領會到該學習模式的真諦,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上毫無節制,對于一些不適合的教學內容也應用該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但此舉不僅浪費了同學們寶貴的時間與精力,還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在這種情形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只是流于形式,沒有達到應有的教學目的,教師純粹為了讓學生討論而討論,對于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意義不大。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僅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是外在的體現方式,是其新課改推動下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它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教學理念的變化,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想要破陳出新,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改變,意識到當今時代變遷對于用人需求的轉變,合理運用小組合作模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同學們共同進步的目的。
教學理念直接關系到最終的教學效果,假若教師教學理念不能及時轉變,只是單純的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搬上課堂,那僅僅是形式上的運用,并不能發揮該模式應有的作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徒有其表而已,沒有太大的實際價值。
人有了目標才會有前進的動力,教學同樣如此,尤其是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倘若學習目標不明確,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能就比較散漫,課堂學習效率自然不會太高。為此,教師有必要在課前準備階段精心設計學習任務,讓小組在學習中有“章法”可循,在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現狀的基礎上設計課堂問題,并且課堂問題應具有一定的難度,給予學生發展思維的空間,同時也鼓勵同學們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假如條件允許,教師還可針對小組內不同成員分配不同任務,做到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從而實現了“共同進步”的教學目的。
自信心是成功人士的首要條件,學習同樣如此,一些學生之所以學習態度消極就是因為缺乏學習的自信心,在回答老師問題的時候沒有底氣。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體現,小組內成員的交流與溝通的機會大大增加,學生面對的不再是不茍言笑的“嚴師”,更多的是同學間的討論,心理壓力較小,不用擔心回答問題錯誤受到教師的批評,因而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信心會逐漸得到提升。
同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課堂氣氛較為輕松愉悅,因為沒有“師生”之間的“地位差別”,小組內成員在討論問題時也能夠暢所欲言,能夠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這為老師了解學生學習現狀提供了有效途徑,能夠以學生反饋結果為依據去完善教學方案,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將教學內容一點一滴、事無巨細進行講解,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雖然當時能夠聽明白,但印象不深,過不了多久便會混淆相關教學內容,其教學效果不佳。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給了學生較大的自由空間,該模式的目的就在于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去領悟數學的奧秘。
教學模式的轉變對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對于課堂學習的把控應該更為嚴格,在學生自由討論過程中,教師應及時關注討論進程,對于一些跑題小組及時加以引導,認識到教師角色的轉變過程,從不茍言笑的“嚴師”向引導者的角色轉變,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愛心、耐心,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體會到來自教師的關愛,從而認可老師、相信老師,在學習過程中敢于向老師表達、善于表達,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有效的激勵措施是提升初中生學習興趣、學習自主積極性的關鍵因素,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通過制定小組內部激勵措施以及小組間的激勵措施來提升小學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比如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對于一些表現優異的小組,教師可安排該小組展示討論成果,并且給與一定的物質、精神獎勵,以此激發其他小組的進取精神,樹立榜樣的作用。同時教師還可以將自評、互評的評價模式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去,讓學生在自我批評、同學互評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任何事之所以能夠成功,是經歷無數次失敗的不斷改進的結果。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并不是沒有缺點,比如課堂節奏不好把控、學生談論容易跑題等等,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養成課后反思的習慣,善于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同時注重加強與其他教師的溝通與交流,取長補短,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響應素質教育需求,不斷探索、嘗試新型教學模式的結果,雖然該模式在當下并不完善,但是其教學模式深受師生的喜愛,并且相對傳統教學模式有諸多優勢,比如有效的增強了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有效激發了學生創新意識、集體意識,提升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等等,相信在教師們不斷改進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必將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