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華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昌吉 831100)
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出現是教育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課堂作為高職院校開展思政教育的主要陣地,只簡單的通過思政課堂來提高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是非常困難的,為促進我國思政教育的發展,課程思政模式逐漸的走向了我們的視線。高職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特殊性,而這種特殊性是非常有利于開展課程思政的,尤其是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框架下,開展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構建過程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全面促進我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建設發展。
隨著先進教育理念在我國不斷推廣,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形成,并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混合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演講者變成了引導者,在日常的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發揮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教師也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放。但隨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成了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主要因素。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各種網絡教學資源不但基本實現了共享,而且英語教學還具有較高的包容性以及兼容性,這進一步降低了英語教學資源收集的難度,這對于高校學生的自主學習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這也是對高職英語教師的一種考驗,高職英語教師提高學習資源信息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混合式高職英語教學的開展將會打破傳統的授課模式,借助新媒體手段進行線上教學。因此在這種背景之下,高職英語教師的信息化能力也在不斷學習中獲得大幅度提升。
混合式教學模式最大的優點便是其具有較強的兼容性。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將傳統的線下教學與網絡教學方式融合起來,形成一種線上線下兼顧的教學模式。教師不但可以根據線上平臺的反饋來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與學習狀態,還能以此為根據調整線下課堂的授課計劃。高職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對線上學習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對老師傳輸的線上學習資料進行反復學習,提高自身對課程知識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網絡教學中的學習資源豐富,高職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找到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資源進行針對性學習,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習效率。同時網絡上還有各種比較新穎的學習資料,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混合式教學模式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高職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
開展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立德樹人”,這也正是“教書育人”中“育人”的真正含義,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育時應該更加注重對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英語作為高等院校中的必修課程,其包含了大量的國外文化,高職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會有較大的可能性會受到國外文化的影響,從而導致其生活習慣與思想政治素養出現一定程度的改變,進而產生崇洋媚外的心理。同時受到社會科技快速發展的影響,高職學生受到網絡信息的影響較強,并且對網絡上的國外文化輸入缺乏一定辨別能力。在此背景下,我國高職英語教育應該加強對高職學生的思政教育,提高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思政意識。
語言類學科的過程具有非常強的持續性與系統性,因此在開展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時應該基于英語教學和學習的特點,融入與英語教學相契合的課程思政內容,從而更加合理的開展課程思政。高職英語教材是與日常生活內容相關的英語知識,其教材內容和教學活動設計匹配的思政元素相對單一且缺少。這也使得高職學生在學習了高職英語課程之后,對自己的日常行為規范、正確的三觀形成和職業規劃意識還比較模糊。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應該合理發掘并融入英語教學過程當中的思政元素內容,分析英語教學中思政元素的內涵并優化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模式。
混合式教學模式所具有的教學效果評價模式相較于傳統的授課模式來講也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評價,這使得傳統課程上不可能出現的學生評價教師得以實現。在這種評價模式之下,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會受到更多的監督,從而使其產生一定的動力。但是現有的考核方式卻無法滿足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這就導致了教學考核結果與評價結果不符合的問題出現。因此在開展高職英語課程思政過程中應該進一步完善現存的考核方式,構建出更加多元化、合理化的考核方式。只有制定出更加多元化、合理化的考核制度才可以從根本上提高我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成效。
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構建首先需要充分發掘出高職英語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從而對其中的思政元素進行加工處理,同時在對英語教材中的思政元素進行加工處理時還應該充分貼近高職學生的日常生活,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思政元素中所蘊含的深層含義。在發掘英語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時,高職英語教師可以從這些內容入手:(1)英語教材中與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相關的內容。(2)英語教材中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或積極向上正能量的內容。(3)英語教材中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等。同時職業院校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因此在職業教育過程中,誠信、責任、工匠精神等更是我們不容忽視的思政元素。
高職英語教材是開展英語教學的主要資源,我們在開展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過程中應該提高對教材內容的重視,以教材為依據,合理豐富教學內容。這就要求高職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課程思政時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拓展,將英語教學融合到中華文化的框架之下,用外語教學來提高中國的文化自信。
教學評價體系在教學過程中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課程思政體系之下,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無法滿足課程思政的綜合評價,因此加強對教學評價模式的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評價制度的建立可以更好地促進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模式的開展,同時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課程思政的效率。
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的建設相較于傳統評價體系來說是比較復雜的,這需要對學生的態度、情感以及價值觀都進行較為深入的了解。因此在構建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時需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生對與英語課程思政的態度,充分了解其情感波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英語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學生的關注,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充分把握學生情感變化。同時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也應該采取動態的評價方式,根據教學的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最終將其所有階段的評價結果進行綜合匯總得出綜合評價。
伴隨著社會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社會已經逐步進入到了信息化時代,在此背景之下,我國的教學模式也已經基本完成了從傳統教學模式到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改變。隨著教育事業發展,國家對教育行業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教育時還應該重視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因此我國逐漸開始推行課程思政模式,但是現階段我國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高職英語課程思政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全面促進我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