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笑天
(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鄉村振興戰略是2017 年10 月18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在同年12 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的共同探討、研究下,得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內容,同時,還總結出近年來關于鄉村建設的重點工作方向,并對“三農”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以及相關任務進行全面解析。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國土空間規劃不僅是其重要組成部分,還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維系社會穩定進步的重要方法和措施[1]。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主要是從以下5 個層面著手進行設計,分別是全國、省、市、縣以及鄉鎮,其主要工作內容是對我國現有的國土空間資源進行合理保護和規劃利用。另外,相關工作人員要在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制定、實行、管理以及監督的基礎上,盡快分析、研究出“多規融合”的模式。
現階段,在鄉村中出現較為嚴重的青壯人員流失現象,這就導致該地區農村“空心化”問題較為明顯,同時,也突出對鄉村布局進行合理規劃設計的重要性[2]。但是,在多數的鄉村布局規劃中都面臨著規劃人員或者是公司水平不一、當地政府在要求方面存在明顯差異、規劃在時間方面的緊缺以及當地村民參與程度不高、現場實施困難等多種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鄉村布局規劃特性不足、不具備較好使用性等狀況的出現。結合以往的土地規劃經驗來說,對于鄉村布局規劃方案的制定,要在堅持遵循、貫徹國土空間規劃標準原則的前提下,對當地實際情況展開深度調研工作,同時,還要積極聽取當地村民提出的一些相關建議和意見,并進行合理采納,做到因地制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區別類型,從而高效、高質量地推動鄉村規劃項目的實施和開展。另外,對于功能板塊的占用面積比例也應進行合理規劃,盡可能地做到土地資源合理分布以及在土地資源功能方面的合理劃分,使得各區塊能實現相互協作、共同發展,從而為推動鄉村產業的穩定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是實現鄉村空間規劃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現階段,中央已經對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了一系列的部署和設計,但是,還要根據當地區域特色做好具有一定針對性的規劃工作以及重點劃分工作,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實現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進行[3]。另外,在加快鄉村建設,帶動農村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加大對保護生態環境和土地資源的重視力度,采用較為嚴格的手段加強對空間用途的管制,同時,還要對生態、農業、城鎮等空間以及生態保護線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并對其進行重點把控。除此之外,要站在鄉村特色的角度分析鄉村未來發展方向,確保鄉村功能、屬性得到有效提高,從而為鄉村功能優質化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為了最大程度地幫助鄉村解決在發展中不具備較好平衡性以及不充分的問題,推進鄉村振興的開展,需對國土空間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布局,將各功能區塊所具備的利益擴展到最大化。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國土空間的科學、合理規劃,能使鄉村獲得嶄新的生態面貌,這不僅能起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作用,還能幫助鄉村擴充資金融入,使其除了擁有中央資金的投入外,還能獲得來自社會、金融方面的資金投入,使得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中,既有優秀的人才作為基礎保障,還能獲得一定的資金保障、物質保障。
從客觀的角度來說,鄉村發展逐漸呈現出衰落的趨勢[4]。在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不斷發展進程中,城鎮與鄉村在經濟發展方面呈現出較大的差距(城鎮發展迅速,鄉村停滯落后),而這一現象的出現是造成鄉村落后,甚至是走向消亡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切實提高對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視程度,還要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去分析、看待鄉村振興發展,因為在我國歷史上,鄉村的富庶是展現盛世的歷史標志,為此,鄉村振興的高效發展還是實現我國歷史與現實統一化的直接體現,同時,也是建設現代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所以,在黨和政府高效、合理的帶領下,才能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實現國土空間的合理規劃,滿足當前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
現階段,在我國社會進步以及經濟不斷發展進程中,人們已經實現向小康生活的邁進,但是,在實際的情況中,我國在貧富這方面還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導致人均GDP 無法實現提升,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整體發展出現較為緩慢的現象。為此,在新時代發展進程中,要想從最大程度上實現國家的富強,就要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案去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盡可能地去幫助、扶持各地區的鄉村發展,同時,這也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基礎。
在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首先,由于設計人員未對當地資源特點進行全面勘察和了解,使國土資源規劃無法從最大程度上貼合當地的實際情況[5]。其次,大部分的鄉村在自然生態環境方面的狀況不是很好,且鄉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較為低下,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空間規劃實施的困難程度,倘若空間規劃的實施基礎較為薄弱,那么規劃工作將不具備良好的保障性,最終導致國土空間規劃無法最大程度地滿足鄉村振興提出的標準要求。
我國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目的是幫助鄉村實現精準扶貧、全面脫貧,又因我國本身就屬于一個較為典型的農業大國,且鄉村地區占據比例較大,這就導致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資源匱乏的現象,再加上政府政策方面的執行力度不足等問題,造成鄉村在發展中出現動力欠缺的情況,這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6]。另外,我國大部分鄉村區域種植農作物、畜牧產品,是產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一小部分的鄉村,有食品加工或者是輕工業產品生產制造等行業的存在,由此可以看出,我國鄉村在產業結構方面是比較薄弱的,在這一現象的背景下,也使得鄉村規劃建設的困難程度明顯增加。另外,在鄉村規劃中,由于大量青壯勞動力涌入城市,使得發展外在動力也出現較為欠缺、不足的狀況。
在現階段國土空間規劃中,由于不具備統一的規范、標準,導致在實施過程中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又因基本技術規劃與具體指導體系不具備較好的統一性和協調性,所以就出現同類用地,分類不統一、歸類有區別的現象。另外,在各城市劃定的規劃區域中,在范圍方面有著較大差距,實際的規劃工作也不具備統一指導方針,并且也沒有相對完善的技術標準,導致不同規劃在選擇基本底圖、坐標系統以及土地利用指標和分類標準這幾方面出現較為明顯的技術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對規劃協調性和具體實施造成不小的阻礙。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要對國土空間布置規劃的重點有一個明確的了解,這樣才能在規劃過程中做到有條理。首先,要對城鄉的發展空間有一個統一的規劃,以從最大程度上做到均衡發展。在當前城市飛速發展中,城鎮土地的價值越來越高,這就導致部分青壯人員在城鎮不具備較好的經濟實力來實現下一步的發展,但是,又因鄉村發展呈現落后狀態,這是造成青壯人員不想回歸本土發展的主要原因。為此,就要切實提高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視力度,比如,可以先對城鎮周圍的鄉村進行發展,合理將城鄉中部分生產加工廠或者是企業遷至城鄉的交接處,然后再對附近商業鏈、居民進行合理規劃、發展。其次,要運用切實可行的方案對鄉村的布局進行規劃和改善,將建設“最美新村”作為發展目標。對于當地政府來說,要根據鄉村所具備的歷史文化、人文文化以及鄉村風景,同時還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對鄉村空間進行整改。倘若鄉村屬于一座有著歷史文化的古城,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在此基礎上對鄉村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從而打造出一座具有豐富歷史文化的古城,以此來吸引人們觀光、旅游,從而帶動鄉村的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按規律辦事。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近14 億人口的大國,實現鄉村振興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偉大創舉,沒有現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經驗。我國鄉村振興道路怎么走,只能靠我們自己去探索。”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曾發表的言論。所以,在鄉村振興道路中,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在不斷探討、研究中得出規律,并加以掌握,同時,還要不斷積累經驗,以更好地為下一步發展做好相應的整合工作。第一,要以當地實際情況作為空間規劃的出發點,并針對鄉村自身存在的環境問題,采取可行性較高的方法措施來健全鄉村中的各項基礎設施,以從最大程度上保證鄉村醫療、通信以及交通等方面的系統構建具備一定的完善性,同時,還要為鄉村居民提供較為便利的生活條件以及信號發達的通信,這是確保減少青壯人員流動的重要方法和措施。第二,結合鄉村現有的人文基礎和經濟基礎,并在此基礎上合理引入和借鑒新媒體技術,從而實現鄉村規劃的整合發展,這能在很大程度上使鄉村產業鏈得到高效、高質量的發展。第三,要在遵循鄉村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對現有產業鏈進行加工發展或者是開展人文旅游產業,從而為推動鄉村特色發展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過程中,要根據實踐性規劃的實際需求,做到與當地特色的有效融合,另外,還要提高對生態宜居發展理念的重視程度,并在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上實現對鄉村空間布局的完善與優化,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要將“適用、經濟、綠色、美觀”作為建筑指導方針,同時,還要深入研究《安徽省農村特色民居設計圖集》,并將其作為規劃編制的參考,以更好地為人們提供優質的服務。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在國土空間規劃實際編制過程中,首先,要始終堅持目標與問題導向,站在鄉村居民實際需求角度出發,對空間進行具有較強針對性的規劃,實現空間布局的高效整合。其次,相關工作人員要向當地村民宣傳和講解編制的工作內容,積極聽取、采納村民意見,并將鄉村集體利益放在空間規劃的首要位置上。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向村民講述規劃成果時,要盡可能運用簡單易懂的語言進行表述,必要時可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使村民加深對這一成果的理解,從而提高村民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配合度。再次,規劃項目的實施方案不僅要具備較強的針對性,還要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尤其是鄉村文化、周圍環境、耕地等相關類型的項目規劃。最后,對于不同地區鄉村特色的不同,所采用的鄉村振興方式也大不相同,相關工作人員要具備足夠的耐心,且較為詳細地做好鄉村空間規劃,并以國土空間規劃的最高標準要求來約束自己。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國土空間規劃要將其作為重要的戰略指導,通過對城鄉建設進行統一籌劃和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的規劃體系,加快城鄉經濟向一體化方向的邁進。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國土空間規劃與鄉村建設的好壞有著一定的關系,同樣的,鄉村建設是否具備較高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鄉村空間規劃的實施。具備較高科學性、合理性的國土空間規劃不僅能提高鄉村產業結構,還能起到加強鞏固農業發展基礎地位的效果,使得國土資源的利用率得到顯著提升。另外,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國土空間的合理規劃、布局,一方面能使鄉村居民獲得安全感、幸福感,村民在生活質量和水平方面也能得到較為明顯的提高;另一方面還能加強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溝通,大大縮短了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差距,促使中國鄉村向更具活力、高速發展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