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偉
(安徽中廈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
工民建建筑是城市建設發展的主要部分,現階段社會發展快速,工民建建筑行業要緊跟新時代發展的步伐,在開展施工時,要運用好綠色施工技術,將綠色環保理念與可持續發展觀相融合,突出體現在建筑上,在高效減材的同時保證建筑質量,降低成本,提升收益,在施工中貫徹綠色環保理念,保證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施工技術并不是新技術理念,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便體現了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可持續觀念。綠色施工技術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建筑行業只有運用好此發展理念,才能更好地發展,讓建筑施工過程中的破壞更少一些,保護更多一些,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是現階段建筑行業的發展要求。
綠色施工指的是在工程建設中,利用科學的技術管理手段和現代化設備在保證建工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施工,通過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和環境保護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節約。綠色施工技術是全方面、多方位地對工程項目進行施工保護,提升房屋質量和居住體驗。在工民建建筑施工中,合理地利用綠色施工技術可以提升建筑的使用壽命,結合新科學技術,采取人性化的材料,具有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其經濟回收率是比較高的。在實際的建筑工程上,建筑人員要采用環保綠色性能好的材料,搭配科學技術進行綠色施工,在施工環節中有的放矢,合理監管,從而使建筑物在質量和功能上比傳統技術方式搭建的房屋更具有耐用性。與一般的施工技術相比,綠色施工技術不僅可以滿足可持續發展理念,節約資源,帶來更高的經濟回報,還能減少對建筑工地周邊人群的影響,減輕工業污染,獲得更多的社會效益。
綠色施工技術實際上就是將可持續發展觀運用到建筑施工上,用綠色環保的眼光對傳統建筑行業施工方法進行創新,以達到符合時代變化的目的,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建筑業,是當前的工民建建筑施工的必然發展道路。綠色施工技術不是新的技術途徑,現在一些建筑商會根據施工規章和群眾需求進行文明施工,在一定程度上會采取減少噪聲、減少環境污染等技術來降低對周圍群眾的干擾。現在很多群眾環保意識強、對房產要求高,加上政府的引導,一些房產承包商在綠色施工技術上采取的措施都是有效的,會起到一定作用,但有部分承包商在綠色施工方面是消極的,對綠色施工技術的理解比較片面單一,沒有建立多元的認知體系,他們不愿意主動嘗試,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統籌規劃,缺少系統的思維模式,在綠色施工技術上操作不規范,沒有達到相應的目的。綠色施工技術不僅僅是簡單地降低塵土、減少噪聲、采用環保材料等內容,其涵括大量的實踐操作,是要將可持續理念滲透到建設環節的方方面面。如施工周邊的生態和環境保護、資源重復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社會與經濟發展等多方面。綠色施工是將環保節能的綠色方式運用到施工整體上,將整個施工過程作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產業鏈來進行全面的系統設計。綠色施工技術除了減少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的干擾外,還要減少對施工現場的干擾,保護施工人員的安全,遵循地面環境,合理科學施工,節約施工中非必要的水電資源,減少垃圾制造量和填埋量,保證施工質量。現階段我國大多數建筑承包商都是根據項目計劃來指揮施工任務,缺乏全局觀,沒有考慮公眾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施工技術的運用尚不成熟,施工技術與科技發展出現斷層,綠色施工技術沒有跟隨新科學技術的腳步,沒有更好地為環境保護貢獻力量[1]。
工民建建筑當前的施工技術已是成熟期,在工程建筑行業穩步前行,但從工民建建筑的整體發展周期上來看,各施工環節均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壞,這不利于我國的生態環境發展觀念。例如,在施工前期,開采地面土塊都造成地表破口,若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還會導致地面塌陷,在開采過程中會產生粉塵污染,不僅污染環境還會對人群造成危害;在材料再加工環節,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和各類垃圾,廢水的隨意排放和垃圾隨意填埋都會對生態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材料的運輸和儲藏環節會造成設備老化、能源損耗等問題,在施工中會浪費大量資源。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會有各種污染問題,充斥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施工完成后一些垃圾得不到有效處理對環境又造成二次污染,在漫長的建筑周期中,工民建建筑對環境的影響十分惡劣,因此,建筑商應根據中國國情,以和諧發展的眼光減少建筑過程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的同時讓生態環境得到可持續發展[2]。
綠色施工技術運用于工民建建筑,主要是為了達到資源合理利用、統籌兼顧保護環境的目的。在施工環節采取綠色施工技術可以保護周邊生態環境、節省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材料利用率等綠色環保的方法,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工民建建筑在施工工程采取綠色施工時,要制定詳細的環保計劃,對節能減排、垃圾排放、資源再次利用等施工中遇到的污染問題進行規劃,讓施工人員嚴格執行,這樣既能節省資源,也可以降低成本。比如,對施工中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將可回收的資源合理篩選,把土塊、磚瓦等材料進行回收,做成原材料二次利用。施工中不少垃圾都是可以再次運用到工程中的,因此,工程項目在施工周期內要合理分配,將廢棄物進行統一分揀,實現資源回收再利用。同時,綠色施工技術可以減少施工產生的粉塵粉末,降低噪聲污染,讓城市更安靜,減少對周邊居民身體健康的危害。由此可見,在工民建建筑中運用綠色施工技術可以帶來更多的收益,具有重要意義。
可持續發展觀是我國的基本發展觀念,因此,工民建建筑行業應遵循發展基本原則,將可持續發展觀融合到施工過程中,在施工過程中要兼顧收益和環保,在滿足實用性、人性化的前提下尊重自然環境,進行可持續資源利用,不破壞周邊生態環境,因地制宜地利用周邊環境優勢建造高質量的產業[3]。
工民建建筑行業在施工過程中會嚴重干擾基地環境,對于未開發新建項目周邊的場地影響更是嚴重。施工建造期間會進行土方開挖、場地平整、施工降水等必需項目,這些項目多多少少會對周邊的花草樹木、周邊經濟、地下資源、地形地貌造成影響。因此,在施工中應遵循減少場地干擾、尊重周邊生態環境的原則,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謹慎考察地面環境、確定是否適合施工,維持該地現有的特色文化和自然資源特征,將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做到明確區域內應被保護的植物、清理施工區域的管線、減少資源浪費、多樣化處理廢棄物。
建筑工地一般要使用大量的材料資源、通常水電能源都是不限量使用的,這也造成了施工人員的浪費、對一些不必要的消耗毫不在意,缺乏節能觀念。在施工環節中,項目工作人員要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消耗,節約水電資源,節省成本,提高效益。工民建建筑行業可以利用高新技術安裝監測設備,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降低電力使用時長,同時可以收集施工廢水和降雨,進行二次利用,降低工業用水費用。
工民建建筑在施工中必須要保障房屋居住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選材時要充分考慮材料的韌性,既要選擇安全有保障的材料又要降低施工費用,合理規劃建筑物的結構美觀性和實用性,在施工中運用科學技術融合綠色施工技術將傳統的建造材料替換成綠色環保的施工材料,讓綠色環保理念和工民建建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具有可持續性又不失建筑經濟收益,讓建筑房屋更加安全可靠。現在城市中很多建筑樓層都較高,一旦發生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高層居住人群很難快速跑到安全區域,對人們的生命造成較大威脅。因此,在建造高層房屋時,設計人員要采用抗震設計,在硬件設施的采購中,要選取安全性高的材料,工作人員進行科學規劃,保證房屋的安全性和群眾居住的舒適性。
工民建建筑在平面布置上運用綠色施工技術,規劃施工地面場地,盡可能少的占用公共道路,保證群眾的出行方便,避開岔路口和商場、地鐵口附近這些人車流量大的地方。在建筑施工場地內,要規劃好大型器械的電路線路,整理好地面設備,避免出現不慎破壞的情況,減少挖掘機、起重機等大型機械設備的耗油量和用電量,從而降低工程成本。科學合理地規劃工作人員的施工區域和生活區域,將兩區域分開,避免員工在休息時間內操作不慎出現意外。建筑基地要滿足工作人員的生活便利,區域內要嚴格配備安全系統,同時兩區域不能間隔太遠,要方便施工。此外,在施工過程中要減少臨時建筑物,多搭建能夠永久使用的建筑物,避免臨時建筑物拆除后造成大量垃圾形成資源浪費。
在工民建建筑施工環境中,最讓周邊人群煩惱的便是各種設備發出的噪聲,對周邊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多困擾,大型器械運作時必然會有很大的聲音,因此,建筑工程隊在施工前要先考察一下周邊區域,分析施工區域與居民樓的距離,若距離較近要封閉整個施工區域,使用降噪設備,按法律規定在工作時間內施工,在晚上八點前結束施工,保障居民休息。此外,要對施工基地周圍進行定期檢查,安裝降噪設備,盡可能地降低對周邊人群的生活影響。
建筑基底在施工時對土塊、水泥等材料進行加工,必然會有很多粉塵顆粒飄浮在空中,周邊人群吸入后會對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這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因此,工程隊要注意粉末管控,保持施工基地周邊空氣的潔凈度。工作人員要遵循國家相關規章條例,將粉塵污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保障周邊居民的身體安全。建筑工程地要配備檢測系統,能夠及時感應粉塵濃度,超過一定濃度值,會出現警報提示。這樣施工人員可以及時接收施工時的粉塵信息,進行區域內降水,防止粉塵飛散,同時施工現場可以搭建防塵網,減少粉塵的擴散,降低粉塵飛沫對空氣的污染,保障周邊居民的安全。
水電是施工中必須用到的資源,工程隊在施工中挖地基、攪和水泥會用到大量的水資源,一個項目周期下來,會產生很多廢水污水,如施工操作用水、工作人員生活用水、地下水等,這些水都是一些廢水污水,若隨意排放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工程人員可以將廢水進行統一收集,將泥沙過濾二次利用或通過管道運輸到污水溝進行統一排放,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提升資源利用率,為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綠色施工技術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便是資源的回收再利用,在工民建建筑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合理地進行資源有效利用、循環使用[4]。在建筑施工環節,混凝土是搭建房屋必須要用到的材料,但因為實際施工中材料計算、需求變更等原因難免會出現材料購買過多,部分混凝土被閑置的情況。這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還使工程成本變多,與綠色施工技術背道而馳,因此,施工人員可以在施工基地放置專門的閑置混凝土處理場所,將多余的混凝土進行二次加工,根據項目需求轉換成其他材料,如再生性骨料等,將不用的混凝土利用起來,達到節省資源的目的。
綜上所述,綠色施工技術在工民建建筑行業可發揮的作用極大,具有現實意義。為了實現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建筑行業必須采取綠色施工技術,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于施工環節中,讓建筑行業和綠色生態共同發展。建筑承包商要有環保意識,施工人員更要有環保操作,將施工中的材料浪費減少到最低程度,最大程度地控制環境污染,讓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共同體現在施工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