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寧
(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色彩是建筑藝術表現形式的重要內容,具有象征、裝飾、標志等重要功能。建筑師可以考慮通過色彩的有機搭配、調和,為人們創造一個自然、舒適、美好的人居環境。從古至今,建筑色彩的發展歷程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生產設計工藝、施工裝備技術等的進步飛速進步,經歷了由簡單逐漸到復雜,由相對單調發展到豐富,由原始自然逐步到人工創造的藝術過程,并最終達到一個高級的藝術水平。色彩在工業建筑領域中的作用非同一般,它的綜合運用可直接反映、體現當代設計師的情感意識和藝術修養,增強建筑的整體內涵。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綜合考慮周圍各種自然因素,運用自然色彩本身的魅力,展現建筑的多種豐富形態,反映建筑背后的深層文化內涵、意蘊和精神實質,將當今人們的社會生活環境也裝點得更加瑰麗、多姿多彩。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保證建筑能夠與社會環境融為一體,這是必須遵循的設計準則。對于建筑來說,形體以及色彩是其美感的外顯形式,尤其是建筑色彩,它決定了人們對建筑的第一感覺。在建筑中,不同的建筑類型有著不同的色彩應用。在選擇建筑色彩時,設計師還應將各個地區的生活習慣、文化特色以及傳統文化等融入建筑設計之中,通過色彩的變化,將建筑之美充分展現出來。當物質生活得到極大豐富之時,人們的生活需求也發生了轉變,建筑的舒適性已不再是人們追尋的首要目標,大家更為關注的是建筑的附加值。這就使得建筑設計師必須創新自身的設計理念,在建筑的設計中,融入更為先進的設計理念,從而使得設計水準得到全面提升,特別是建筑色彩的設計更要彰顯出地域性、人文性、時代性等。恰到好處的建筑色彩,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獲得心靈的愉悅感,所以在建設設計中,應將色彩作為考量的重點,通過色彩的搭配來提升整個建筑的藝術品位,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然而在建筑色彩設計的過程中,要將三個要素納入到考量范圍之中,即整體協調、地域文化以及個人感受,要在設計中將這個三要素融為整體,并加以外顯,才能使得建筑色彩設計真正起到作用[1]。
建筑的色彩是不同波長范圍的光在建筑表面進行的一種反射,不同的建筑材料在顏色、豐滿度、光澤度、明暗度上有所不同。也就是說,建筑色彩是建筑設計師對建筑結構整體思想情感的凸顯。深色的建筑比其他淺色的建筑更容易吸收能量。因此,在我國干燥或炎熱濕潤地區,建筑物外墻所用的各種建筑外墻表面色彩一般是白色,有極少量采用各種較淺色,以更有利于建筑達到反射或吸收部分陽光的直射陽光和反射吸收大部分熱量等方面的功能目的,在冬季較為寒冷地區,如我國北方地區,建筑外墻表面多選擇以各種較深色系,常見的如深紅、橙褐色系為主,這類則有利于保證房屋墻體在冬季嚴寒時,能夠達到反射和吸收一部分太陽光,輻射紫外線,達到利用太陽光調節建筑室內溫度的效果。在如今綠色發展的理念下,色彩這一物理特性逐漸得到并引起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且在建筑行業的發展過程中,人們也逐漸將建筑色彩作為建筑設計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建筑的形式中,有兩個最主要的元素能夠對人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刺激,一個是建筑色彩,另一個是造型。建模通常被設計師認為是整個建筑物設計的主體,而顏色則會被認為是建筑的一件“衣服”。通過合理科學的建模設計,這兩個要素間實現了相互依存、相互協調、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顏色的設計有美化的效果和藝術價值,因為人對于顏色的敏感度明顯要高于造型。許多的建模比例缺陷需要用顏色來完美表達。通過顏色的變化、調整和顏色之間的相互比較,建筑設計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實現美化功能和裝飾造型一體化的功能[2]。
城市建筑設計中,利用顏色凸顯建筑的整體價值是建筑設計的重要目標,因而應用建筑色彩就必須要滿足建筑功能性的特定要求。在建筑裝飾設計工作中,盡管當前人們沒有對建筑色彩做出硬性規定,但自然客觀環境色彩是真實存在的,所以自然環境的色彩與建筑的色彩不能有太大的差異,否則就會導致建筑工程的突兀,不能與周圍環境實現較好的融合。比如在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香港的建筑設計中,文化區建筑往往擁有一種雅致且含蓄內斂的建筑色彩,淋漓盡致、完美、充分展現出了一種文化風格特質;公共居住區域建筑設計中,應用著溫暖且柔和的建筑色彩來為社會群體提供了舒適與安靜、和諧的空間體驗感;而娛樂性建筑色彩通常比較活潑和鮮明,一旦有人進入過此建筑區域,人們樂觀且向上、積極的情緒必然隨之而產生;辦公建筑,建筑色彩多以冷色系調為主,使得工作人員能夠冷靜、客觀與科學理智地進行工作,對于保證工作的科學性以及整體性十分有利。
建筑設計領域中,建筑色彩的設計首先要注意全面分析、考慮建筑物的各項相關因素,比如該建筑占地面積、所處區域位置、地方民俗風情、服務對象、功能與使用環境的關系等,根據每個建筑需要表達的各種不同的信息,合理搭配、選擇相應建筑色彩,摒除設計的主觀和隨意性,尊重人們的審美行為以及客觀規律。建筑設計工作中,如果整體建筑色彩沒有明顯變化,和諧建筑也就無從談起。但如果建筑色彩上變化得過強,與周圍的環境不能相呼應,那么也不存在美感。建筑色彩在與同類空間色相的配置及使用的過程中,“大同”與“小異”是可同時配置或存在于空間的,為使人們呈現一個簡潔、大方、清爽、舒展、自然而又和諧的完整與統一的建筑性格應協調各種建筑色彩,能更有效、合理地整合公共空間里的各種雜亂的空間形態,為城市全體公眾空間展現另一種干凈整潔的、與自然有序相和諧統一的空間形態[3]。
4.1.1 設計師必須重視運用建筑材料上的各種形式色彩效果
一般來說,對各類不同結構、色彩材料的合理設計、應用效果,其呈現或傳達出來的效果,因此,要想完全地依托這些自然色彩特點,對建筑姿態特征和建筑風格特征來進行一種綜合的強化,必須要以符合現代都市建筑整體特征要求為根本立足點,通過建筑設計手段,對各種建筑的色彩特性進行一系列的優化與組合化的應用,使其綜合效果能更加地接近預期的效果。在初步設計確定建筑工程的整體色彩使用方案時,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也是需要注意的:
其一,通過色調明暗度對比分析的設計方式,對各類建筑物色調、冷暖對比度和整體色彩明暗度等分別再加以分析和明確,在此對比、分析的基礎上,對建筑各種色調關系分別進行一些適度的調整,使各種建筑物的整體色系搭配也能變得更加統一、合理與協調。
其二,根據色彩冷暖、明度關系,分析對其色彩的合理搭配及其運用順序,對其進行充分的分析以及規劃,這樣做既可有效達到優化其整體建筑色調給人們帶來的愉悅感受,同時也能夠凸顯出色彩搭配的整體價值,對于建筑工程的綜合發展而言十分有利。
4.1.2 建筑設計師應善于運用建筑色彩的表現效果
在進行現代建筑設計時,設計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通過建筑色彩的合理設計以及運用,可以進一步優化建筑整體的設計藝術效果;通過各種色彩的巧妙組合,可以增強建筑的整體表現效果。由此可見,在整體設計與開展整體色彩及相關設計研究領域工作緊密結合時,設計師同樣也需要一直堅持著以研究設計為建筑色彩應用的主要切入點,真正要能夠做到“整體-局部-整體”,這樣做,方能使整個色彩設計研究及設計分析體系真正得到高度積極動態的優化。
其次,通過深入實地入戶調查訪問的各種方式,對項目所在投資區域和現有各種建筑形態及內部設施結構的裝飾風格、式樣和基本色調加以充分了解認識。
最后,通過實地環境調查中所了解、掌握的信息,對項目建筑工程整體色彩效果進行整體設計,保證使該工程項目設計既保持和建筑物所處空間環境相高度和諧契合,同時建筑設計又體現有其鮮明自身的個性特色。
4.2.1 屋頂應用
作為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屋頂在建筑工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更是地域風情和當地民俗文化的一種縮影。在最終確定屋頂色彩設計應用策略時,設計師就應以城市外立面主色調為參考依據,保證其屋頂色和建筑墻面色相一致。簡單來說,從文化、美學和藝術的角度出發,通過設計科學和應用藝術色彩的處理方法,充分發揮城市屋頂的藝術裝飾和空間美化功能。在此理論基礎上,結合地域風情或傳統民俗文化的元素,根據現代城市空間的特點對屋頂設計方案進行調整和設計,確保建筑的屋頂不僅能充分展示其個性,還能繼承和發揚地域文化以及傳統文化民俗。由于建筑的風格屬性是明顯的,設計師還可以通過改變房屋立面色彩圖案的設計方法,直接區分項目風格相似、項目屬性完全不同的色彩建筑產品。例如,某座大型的劇場建筑是以磚紅色外墻建筑為主打色調,屋頂色彩是中國紅,墻體顏色上要更接近于磚紅,建筑的廣場綠地及其周圍的顏色均為綠色,通過如此鮮明的對比,對人們造成視覺上的對比,給人們形成極大的視覺沖擊。綠色與中國紅的巧妙結合,不僅使劇場獨特的建筑結構、獨特的風格和建筑個性得到充分體現和更直接的展示,而且使其隱形化,進一步增強劇場建筑本身的吸引力,吸引人們的視覺吸引力。
4.2.2 綠色墻體
建筑環境中占空間比量最大的一部分自然是指墻體,可以說,墻體色彩本就是整個建筑結構的環境主色調,對其設計進行一種科學組合搭配處理與色彩創新和應用研究很顯然有必要。在選擇并確定好各種風格墻體色彩時,設計師應以體現色彩的和諧美與和諧共生為裝修創作風格指導和基本原則。單色型建筑墻體裝飾的一種設計特點即是為建筑墻體色調設計較為復雜單一,借助建筑墻面的單一的顏色裝飾,打造設計新穎、設計搶眼、功能更加鮮明的新型綠色建筑。在現代城市建筑中,單色墻的使用越來越頻繁,旨在突出其建筑嚴肅莊重的建筑風格特征。彩色建筑墻也可以稱為彩色墻。其突出特點是可以合理、科學地運用不同墻面色彩效果的處理方法,豐富的建筑色彩可以給建設者豐富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從而最終實現空間動態色彩變化的豐富多彩的裝飾效果。明暗墻中選定的應用墻顏色通常為淺白色和深灰色。這類建筑墻壁之間往往有一些統一而清晰的顏色層次,這可以使各種建筑結構形式更具體和更具表現力。此外,白色、黑灰色和其他顏色是房間中的中性色調,因此,對運用了上述的明暗色彩來設計進行的大面積墻體色彩應用,通常來說都能夠達到給人一種清新、淡雅而明快的視覺感,相比較于室內其它的深色調,更容易能夠讓人心情得到自然的放松[4]。
由于現代建筑設計色彩理論研究在我國城市規劃與實踐中始終占有重要地位,鑒于目前我國在建筑色彩規劃與設計相關問題理論上還存在很大爭議,設計師們應注意在設計工程中充分認識并了解各種建筑物裝飾色彩元素之間的表達方法及其綜合意義,在此前提下,綜合地分析并考慮城市整體色彩規劃、建筑地域風貌環境和城市自然氣候、建筑文化涵義、建筑技術、建筑材料合理運用方式等眾多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對城市各單體建筑物裝飾色彩的裝飾色彩元素要進行科學、合理、有序的空間選擇與規劃布局和色彩設計,積極地去創造對一個城市空間環境的另一種獨特的環境色彩印象,以達到城市最佳環境的色彩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