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岳芳麗 樊征


摘要:目的 觀察牙體牙髓病患者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療與一次性根管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牙體牙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行多次法根管治療,觀察組行一次性根管治療。比較兩組咀嚼功能恢復情況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SBI、GI、咬合力、咀嚼效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3.33%)低于對照組(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一次性根管治療應用于牙體牙髓病的臨床診療中可達到更好的臨床效果,利于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復及改善牙齦狀態,有效降低二次感染率及并發癥發生風險,緩解疼痛、紅腫等典型病癥。
關鍵詞:牙體牙髓病;多次法根管治療;一次性根管治療;并發癥;臨床療效
牙體牙髓病是一種由口腔中多種因素復合作用所致的牙齒硬組織進行性病損,以患牙疼痛為典型臨床表現,隨疼痛加重,可放散至同側三支神經分布區域[1]。長期病痛及炎癥反應會對患者的口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易致患者出現厭食、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等伴隨癥狀,降低其機體健康狀態、生活質量。根管治療是當前主要的牙髓治療方式,具有清除牙髓壞死、牙根感染組織,保留牙齒,維持患者口腔美觀等特征。但隨醫療技術及材料發展,目前已發展出多次法根管治療、一次性根管治療這兩種診療措施,多次法根管治療需就診2~4次,但能減輕根管治療給患者造成的不適感,一次性根管治療僅需就診1次,可降低時間成本、提升臨床療效等[2]。多次法根管治療、一次性根管治療各有一定的優劣勢。本研究旨在探討牙體牙髓病患者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療與一次性根管治療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牙體牙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6~65歲,平均年齡(45.51±5.87)歲;病程5~63 d,平均病程(34.16±4.97)d;急性牙髓炎14例,慢性牙髓炎16例。觀察組男14例,女15例;年齡25~65歲,平均年齡(45.06±5.43)歲;病程5~66 d,平均病程(34.97±6.15)d;急性牙髓炎13例,慢性牙髓炎1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牙體牙髓病診療中牙科顯微鏡操作規范的專家共識》[3]中牙體牙髓病診療標準;有疼痛、紅腫等典型病癥;基本資料齊全;年齡25~65歲;患者、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通知書。
排除標準:近期接受過牙體牙髓病相關診療;有不可控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有嚴重凝血功能障礙;嚴重藥物過敏史;有精神障礙、語言障礙、意識障礙,配合度過低;中途退出本研究,或已參與其他試驗;失訪者。
1.2 方法
1.2.1 觀察組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療
術前行X線檢查,根據患者牙體根管部位具體病變情況,制定個性化根管治療方案。針對炎癥患者,需于術前行抗炎治療,待消除炎癥后,才可給予根管手術治療。局部麻醉,上橡皮障,清除齲齒壞死組織,調整咬合,修復缺損部位。患牙去髓,去全髓室頂后清除壞死牙髓組織,EDTA潤滑根管,后用2%次氯酸鈉、生理鹽水進行交替沖洗,沖洗干凈根管管腔。根管定位、定量長度(用10號或15號根管銼),根管預備后進行根管蕩洗,吸潮紙尖干燥根管狀態下,給予根管AHplus根充糊劑填充,選用熱牙膠垂直加壓法使根管充填密實。再行X線檢查,觀察根管填充情況,若填充不足或太過,需及時給予調整,確保根管處的有效填充。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過敏史等,給予消炎、抗感染、止痛等方面的藥物治療。
1.2.2 對照組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療
診療方式與觀察組一致,根管填充時用氫氧化鈣糊劑進行暫封,3 d復診一次,待患者完全符合根管填充診療標準后,沖洗出氫氧化鈣糊劑,行根管填充,給予根管AHplus根充糊劑填充,選用熱牙膠垂直加壓法使根管充填密實,同樣加固、X線檢查后,給予藥物治療。
兩組患者經根管治療后,均接受6個月的跟蹤隨訪。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咀嚼功能恢復情況:于完成根管治療后1周,對患者進行齦溝出血指數(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牙齦指數(Gingival Index,GI)、咬合力、咀嚼效率的評估,其中SBI共計1~4分,GI共計0~3分,分數與出血改善情況及牙齦恢復情況呈負相關。(2)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咀嚼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SBI、GI、咬合力、咀嚼效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26.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牙體牙髓病是較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其主要致病機理是病灶部位無機質的脫礦和有機物分解,隨病情發展,逐漸形成從色澤變化到實質性病損。一般情況下,導致牙齦牙根部位無機質的脫礦和有機物分解的因素較多,如鏈球菌、乳桿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化學刺激,以及溫度、電流、創傷等物理刺激,均會致牙齦受到嚴重損傷,增加牙體牙髓病患病風險。流行病學顯示,我國牙體牙髓病發病率在50%左右,但部分患者病癥較輕,牙齒美觀度、咀嚼功能等未受到顯著影響,無就診傾向與記錄,因而我國實際發病率保守估計在80%左右[4]。目前,牙體牙髓病已同癌腫、心血管疾病并列為人類三大重點防治疾病,有牙齒牙齦疼痛、牙齒硬組織明顯磨損者,需重視牙體牙髓病的防治工作。在醫學技術及新型材料支持下,當前已有多次法根管治療、一次性根管治療這兩種診療措施,其優劣勢存在一定差異,兩種診療方式的對比研究尚少。所以,本研究擬針對牙體牙髓病患者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療及一次性根管治療后的實際療效進行對比探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BI、GI、咬合力、咀嚼效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一次性根管治療可幫助牙體牙髓病患者達更好的咀嚼功能恢復效果,利于進食狀態的恢復。牙齒為人體最硬器官,其主要生理功能為切咬、咀嚼,保持面部外形、輔助發音等。正常解剖狀態下,牙齒主要由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牙髓這四部分組成。其中,牙髓作為髓腔內的疏松結締組織,牙髓腔外形同牙體形態相似,內含血管、淋巴管、神經、成纖維細胞、成牙本質細胞等,有形成繼發性牙本質的作用。就其生理結構而言,髓室是指牙冠部髓腔,根管是指牙根部髓腔,根尖孔是指根尖部的小孔。基于牙齒這一解剖特征行根管治療,去除牙根部髓腔內感染物,并填充根管、封閉冠部,在避免病原微生物對牙髓、根尖周造成進一步侵損的同時,可避免病原微生物對牙髓部位的再次侵損,對促進牙體牙髓的恢復有積極影響。一次性根管治療在去全髓室頂、清除根管感染物及壞死組織后,及時填充根管、封閉牙冠,可避免牙髓根管部位的二次感染,對促進牙髓炎癥反應的消除,及患者咀嚼能力的恢復均有重要意義。同對照組多次性根管治療相比,及時填充、封閉根管部位可幫助患者盡早恢復較正常的牙髓狀態,減輕病灶對牙髓神經的刺激,減少患牙處炎性因子釋放,進而改善紅腫、疼痛等癥狀。
此外,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一次性根管治療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安全性更高。除形成牙本質外,牙髓組織還有營養、感覺、防御的能力,隨病原刺激物作用的不同及機體抵抗力差異的不同,不同牙體牙髓病患者的病理表現存在一定差異。但不同病癥患者,其牙體牙髓病致病機理相似,行根管治療后普遍可達較好的疼痛緩解效果。同時,哥藍光治療作為牙醫學中治療牙髓壞死及牙根感染的一種手術治療方式,仍屬侵入式操作,會對患牙周圍正常組織、器官造成一定損傷。多次法根管治療過程中,多次、反復地對患牙進行侵入式治療,會加重患牙處及周圍正常組織、器官損傷程度,增加牙折、牙齦痛等并發癥發生風險。且在多次法根管治療中,患牙及周圍牙齒、組織的反復、微小損傷,會加重炎癥反應,增加病痛,影響牙齦出血的恢復,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多次法根管治療需每隔3 d左右復診一次,治療周期長,易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多次法根管治療首次在根管部位填充的是氫氧化鈣糊劑,僅做暫封。若患者居家期間未做好口腔清潔工作,會增加根管部位二次感染風險,致患者長時間不能達根管填充診療標準,時間成本增加。多次法根管治療每隔3d就診復查時,醫師需及時換藥,促進牙髓處炎癥反應的緩解與消除,這不僅會增加患者的換藥痛苦,還會加重換藥及藥物對牙尖周組織的刺激,增加炎癥反應及感染發生風險,加重牙齒損傷,影響診療進程與療效。一次性根管治療在首次進行根管治療時及時填充、封固根管和髓室,可有效降低上述問題發生風險,對促進牙髓、咀嚼功能的恢復有積極影響[5~6]。
綜上所述, 將一次性根管治療應用于牙體牙髓病的臨床診療中可達致更好的臨床效果,利于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復及改善牙齦狀態,有效降低二次感染率及并發癥發生風險,緩解疼痛、紅腫等典型病癥。
參考文獻
[1] 薛建峰.一次性根管治療牙體牙髓病的效果及對術后疼痛的影響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21):3646-3648.
[2] 謝嘉盛,林少云.多次法與一次法根管治療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臨床軍醫雜志,2019,47(4):396-397.
[3] 中華口腔醫學會牙體牙髓病學專業委員會.牙體牙髓病診療中牙科顯微鏡操作規范的專家共識[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20,55(5):333-336.
[4] 彭亦,張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牙體牙髓病患者就診過程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2):627-628.
[5] 趙曉梅,萬莉,郭慶圓,等.急性牙髓炎根管治療一次法與多次法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刊,2019,54(8):874-876.
[6] 吳萍,張紅梅,王飛.一次性根管治療對牙體牙髓病的干預效果及其對血清骨保護素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藥,2019,14(4):60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