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霞 潘景枝



摘要:目的 探討消毒供應中心護理工作風險與對策。方法 采集醫院2020年4月~2021年8月消毒供應中心護理工作情況,分析其中護理工作風險,采用風險管理,觀察管理前后護理人員風險意識、護理工作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等情況。結果 在風險識別意識、服務意識、專業知識與實操技術等方面,管理后各項評分明顯高于管理前(P<0.05);在收回及時、供給及時與包裝質量等方面,管理后各項評分明顯高于管理前(P<0.05);在護理工作滿意度上,管理后位95.24%,管理前為76.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消毒供應中心護理工作風險與護理人員自身、醫院管理都要一定關系,無論是噪聲污染、燙燒傷、粉塵污染,可以采用針對性的風險管理來減少傷害,提升護理工作安全與質量。
關鍵詞:消毒供應中心;護理工作;風險;對策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主要承擔著醫院內的醫療物品清潔消毒、包裝、供應等工作。其工作質量水平高低直接關系醫院感染等情況的控制效果。不僅影響患者的健康安全,同時也關系護理人員自身的健康安全。保證清潔消毒的徹底性,是有關工作的核心目標。具體執行中需要不斷細化、流程化,保證各環節有效配合,提升最終的工作成效。本研究采集醫院2020年4月~2021年8月消毒供應中心護理工作情況,分析工作風險,觀察風險管理前后護理人員風險意識、護理工作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等情況。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集醫院2020年4月~2021年8月期間消毒供應中心護理工作情況。
1.2 方法
(1)強化安全意識培訓管理:一般培訓管理除了定期的講座會議,也可以通過每天的晨會、周會以及各種業務學習的機會,做好安全意識的培養。除了常規安全問題的強調,也要提供對應的安全防控技巧說明[1]。通過典型的案例,尤其是科室內部、身邊同行的案例做對應的宣講,提高重視程度。
(2)安全指導人員需要做好實時的監督管控工作:對有關安全巡視情況要做好對應的記錄,規定時間做好常態化有關工作間的巡視工作,了解有關設備運行的狀況以及水電氣設備是否有異常情況,及時做好記錄和反饋[2]。
(3)有效落實職業防護制度:做好有關制度落實的監督管理工作[3],例如做好分離針頭、刀片放置在銳器盒;穿戴有關隔離用品,避免徒手接觸銳器。在進行物品手洗過程中,要在清洗液下面做刷洗,之后再通過流動水做漂洗,防控氣溶膠生成;在消毒液以及清洗液進入到眼部時,不可用手揉搓,及時到眼科就診;在污染物的運輸工作中,要做好專用渠道的運送;工作中如果出現職業暴露情況,需要按照規定做好記錄反饋,同時做好對應的就診、隨訪等各方面處理;在進行重物運送、收發過程中需要通過有效工具輔助,確保姿勢正確,避免損傷[4];強化設備安全運行管控工作,對有關設備做好定期的檢測以及維護保養,保證其正常運行,避免故障而引發的風險問題。有關定期檢測以及維護保養需要定時的反饋有關情況信息,做好記錄,幫助有關工作的開展有對應的信息基礎做支撐。有關設備的操作規程需要制成書面展板放置在醒目區域。對于有關壓力蒸汽滅菌器、低溫滅菌器等相對專業的操作,需要有對應的專業負責人執行,還需要保證持證上崗,做好有關制定培訓工作[5]。
(4)落實保管責任制:每周做好清潔,每月需要有專業的設備維護管理人員做好設備的檢測、維護保養,同時做好有關檢測維護保養的記錄。對高壓蒸汽滅菌器需要每3個月做好一次疏水閥清理,半年做好壓力表校驗,每年做好安全閥的校驗[6]。有關設備運用中需要保證其處于正常狀態后才可以啟動使用。同時,在運用過程中還需要觀察其運行的狀況,有異常情況需要及時報備到有關科室做維護管理,讓專業人員做好維修,避免出現因故障性運行而導致不良后果[7]。
(5)做好急救管理:消毒供應中心的突發性問題不可避免,因此要做好有關應急預案,保證有關設備藥品的急救措施準備到位。還需要對這些急救措施物品做好定期的質量監督管理,保證質量合格,這樣才能在實際應用中能夠發揮作用。還需要做好急救物品器械庫存狀況的檢查[8],如果有不足的情況需及時補充。對于需要重復性使用的急救器械包以及醫療用包,還需要通過兩人做包裝檢查。保證合格之后,需要讓器械功能保持完好,齊全沒有遺漏之后再做好包裝,避免重要器械出現遺漏或者失去使用功能。做好消防安全管控工作,有關工作區域需要禁煙,同時做好醒目的標識提醒。對于有關環氧氣乙烷氣罐等還需要保持專業區域專門的管控,避免明火、高溫等風險。
(6)落實電氣設備管控:每天質檢員需要做好中午以及晚上下班之前的巡查工作。確保每個工作間正常有序,及時的完善有關查漏補缺工作,確保有關設備使用之后有效斷電,保證安全的狀況。同時要做好滅火器等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的培訓指導,能夠在應急情況下發揮實際作用。同時要確保消防通道的通暢,做好消防安全的定期巡查。
(7)做好應急預案的演練工作:一般職業暴露在消毒供應室中心發生較為頻繁,包括機器故障處理,高壓蒸汽滅菌器故障,氣罐泄漏火災等,都需要做好定期的培訓以及應急預案演練,保證每個人都參與。同時有關應急訓練需要落實到實處,避免過于形式化而導致的實際應用能力不足問題。要保證有關人員出現問題能夠臨危不亂,保持冷靜的狀態應對實際問題。
1.3 觀察指標
觀察管理前后護理人員風險意識、護理工作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等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管理前后護理人員專業意識、理論與實操技術評分情況比較
管理后風險識別意識、服務意識、專業知識與實操技術等評分明顯高于管理前(P<0.05)。見表1。
2.2 管理前后護理工作質量評分比較
管理后收回及時、供給及時與包裝質量等評分明顯高于管理前(P<0.05)。見表2。
2.3 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管理后護理工作滿意度高于管理前(P<0.05)。見表3。
3討論
消毒供應室的危險情況較多,例如常見的感染問題,消毒供應室中回收大量的醫用器械、工具等,需要做好對應的清潔。特別提醒,有關手術刀、注射器、穿刺針等各種器械容易接觸患者體液以及血液。而如果這些器械對工作人員造成損傷,則容易導致有關血液性疾病傳播,包括乙肝、艾滋病等,由此導致醫院感染風險提升。消毒供應室要做好此類物品的回收清潔,以及對應的防護措施管理,包括隔離衣、手套、護目鏡、口罩等。嚴格落實防護制度,盡可能地減少有關職業暴露。如果工作人員存在皮膚創口問題,則不可以從事有關工作。如果出現意外性的刺傷,需要及時擠壓傷口之處,同時運用清水做流動性的沖洗,立即消毒。同時及時進行免疫球蛋白注射,及時上報防控危險問題。
長期在噪音環境下工作,容易導致工作人員出現聽力障礙、耳鳴、頭暈、疲勞等。噪音一般是有關清潔消毒滅菌的設備所發出,消毒供應室應集中清洗器械,同時清洗過程中最好讓工作人員離開。滅菌完成之后需要及時地將滅菌器關閉,控制噪聲污染。同時要做好設備潤滑劑的使用,避免因為磨損而導致的噪音問題。
消毒滅菌設備以及烘干設備等有高溫蒸汽、高熱、高壓等,容易導致工作人員的燙傷以及燒傷問題,甚至導致其生命威脅,需嚴格的做好有關操作執行,防控安全危險。對于有關器械設備需要定期檢查,如果出現問題應及時報修,盡可能地將問題做好預先防控。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有大量的纖維制品,在棉球整理以及有關包裝中易導致空氣中有大量的纖維,長時間的吸入會導致其呼吸道的刺激,從而導致呼吸道功能受損。有關工作中需要做好加濕口罩的佩戴,盡可能地減少運動幅度以及粉塵污染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在使用的消毒液、清洗液中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化學制品,會導致鼻黏膜水腫、氣管黏膜水腫、咳嗽、流涕等癥狀。高濃度的化學劑接觸皮膚,還會導致皮膚燒傷、接觸性皮炎等。因此,需了解有關化學品使用的注意事項,在使用過程中佩戴手套防護,避免直接性的接觸。同時要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如果身體感覺不適感,需要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時地反饋,做好對癥治療。空氣中如果環氧乙烷氣體濃度超標會引發爆炸。在無人情況下還需要做好室內紫外線消毒,做好院內電器的管控工作。定期地進行漏電情況的檢查,如果有問題及時報修,慎訪防控工作人員接觸觸電而導致的不良后果。
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在風險識別意識、服務意識、專業知識與實操技術等方面,管理后各項評分明顯高于管理前(P<0.05);在收回及時、供給及時與包裝質量等方面,管理后各項評分明顯高于管理前(P<0.05);在護理工作滿意度上,管理后位95.24%,管理前為76.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針對性的風險管理之后,護理人員自身的專業意識、理論以及實操技術水平明顯提升,有關護理工作質量得到優化,工作滿意度也得到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消毒供應中心護理工作風險與護理人員自身、醫院管理都要一定關系,無論是噪音污染、燙燒傷、粉塵污染,可以采用針對性的風險管理來減少傷害,提升護理工作安全與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瀟.消毒供應中心護理工作中的風險及防范[J].飲食保健,2021(6):236.
[2] 黃茜.護理安全管理方案對消毒供應中心風險控制的應用價值[J].遼寧醫學雜志,2021,35(1):86-88.
[3] 王惠良.細節管理對消毒供應中心護理質量及風險事件發生率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1,28(8):180-181.
[4] 胡義正.細節管理對提高消毒供應中心護理管理工作滿意度及護理人員風險識別意識的作用[J].特別健康,2020(19):147.
[5] 黃琳涵.護理風險管理在消毒供應室中心管理中運用價值探討[J].家有孕寶,2021,3(13):212.
[6] 梁慧,范玉紅,彭德忠,等.消毒供應中心應用可追溯管理系統對風險事件及管理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4):577-580.
[7] 張愛君.基于護理安全理念的管理模式對消毒供應中心消毒質量的影響[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20,15(z1):115-116.
[8] 劉淑華,于愛玲,趙婷婷,等.基于細節管理的風險防范措施在消毒供應中心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2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