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搬家行業市場潛力無限,互聯網釋放了更多的閑置資源。在這一增長的市場中,搬家公司和第三方平臺最起碼要做到合理、合規和透明。
要是數數過日子有幾件糟心事,搬家肯定名列前茅。
搬一次家,就像遭遇一次風暴洗禮,物品打包、收拾、搬運、后期整理,每一個環節都讓人心力交瘁。對多數人來說,搬家再糟心也就幾天時間,但如果遇到像“天價”搬家這類事,那可真是扯起皮來沒完沒了。曾經有網友稱,自己跟搬家平臺商量好搬一次1200元,等東西搬到新地點后,卻坐地漲到18000元。因為,司機是按照搬家公司的算法來結賬的,稱每人300元,工作了7個小時,每個工人2100元。6個工人的人工費近13000元,加上距離費,總計超過18000元。后來,雙方僵持了近兩個小時,最終這位網友不得不支付了4000元的搬家費用。更有甚者,搬家途中還丟了性命。去年2月,有位湖南長沙用戶在貨拉拉平臺預約搬家訂單,后來在跟車搬家途中跳車,醫治無效去世。
搬家亂象層出不窮,大致而言,至少有三類問題:
一是行業供給端比較混亂。搬家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從業者受教育水平參差不齊,不少人缺乏契約精神,加上市場競爭激烈,很容易發生糾紛。在缺乏行業標準的情況下,從業者都能主觀給出交易條件,而且不同主體提供的價格、服務、車輛、資質等信息的可比性不強,也讓客戶難以選擇。甚至,有些搬家公司本身就“小而亂”,搬運車輛不具有運營資質等。
二是價格不透明,坐地起價頻有發生。不同搬家公司和私營個體提供的車輛費用不同,收費缺乏合理標準,同為10公里的路程,市場報價也不盡相同。這當中,有不少搬家個體為了拉客戶,先報出最低價,然后等貨物上車后,在現場以搬運費、超時費、樓層費、拆裝費、超重費、交規費、辛苦費等形式加價,部分違規限重車輛出現的超載罰款還需要由需求方承擔。如果消費者不額外付費,司機就直接不上貨或卸貨。
三是服務質量有待提高。通常情況下,對一個家庭而言,搬家相對低頻,因此,“一錘子買賣”的觀念比較盛行。在搬運過程中,暴力搬運現象屢見不鮮,家具和電器損壞都是稀松平常的事件。此類糾紛發生之后,一般也難以解決。
搬家行業并非一個新興產業,此前的搬家公司基本都是線下的實體公司。但隨著O2O的興起,互聯網開始解構這一傳統行業,大量資本蜂擁而至,搬家平臺跟著風生水起。快狗打車、貨拉拉、搬運幫、滴滴貨運等利用移動互聯網的場景襯托,促使搬家需求更容易被滿足,推動市場全面進入平臺時代。理論上而言,搬家行業進入互聯網平臺時代,透明度大大提升,各類亂象應當有所遏制,但事實并非如此,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一些貨運平臺通過“低價戰”吸引客戶。表面來看,這對客戶來說是好事,但司機的收入被壓得很低,導致一些貨車司機私下加價,這便極大影響了消費體驗。
與此同時,搬家行業屬于公認的搜索引擎競價排名重災區,在信息紅海中,品牌壁壘并不存在,你不知道真實的平臺是哪一個。很多公司為了拉客戶,必須購買競價廣告,還巧妙盜用別家公司的關鍵詞。
這些亂象的背后說明搬家行業亟須標準化和規范化。對貨運平臺來說,要盡到自身的管理責任,保障好司機與客戶的合法權益,加強平臺標準化建設。比如,設定必要的準入門檻,對司機資質予以必要審核,并加強對司機的業務培訓,促進其誠信經營,不能以低價誘導等方式欺騙消費者。此外,還要加強收費標準化建設,提高價格透明度等。對監管部門來說,則要加強監管力度,督促平臺履職,對失信企業予以必要懲治等。
搬家行業市場潛力無限,互聯網釋放了更多的閑置資源。2018年,中國搬家市場規模就已經達到了1204.5億元,市場增速常年保持在10%以上,增速遠超GDP增長。在這一增長的市場中,搬家公司和第三方平臺最起碼要做到合理、合規和透明,才有良性的發展和競爭力。
3307500218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