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可卸式充氣墊穴位按摩丁字鞋用于骨科臨床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0.06-2021.06本院骨科臨床收治的72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術后采取傳統丁字鞋)和觀察組(術后采取可卸式充氣墊穴位按摩丁字鞋)分別包含36例,比較兩組術后并發癥、滿意度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差異。結果 觀察組的足內旋、足下垂、肌肉萎縮、關節僵硬以及足跟部壓瘡等并發癥出現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 可卸式充氣墊穴位按摩丁字鞋用于骨科臨床護理效果確切,能減少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出現,提升其滿意度,縮短其住院時間,促進其康復,值得采用。
關鍵詞:骨科;可卸式充氣墊穴位按摩丁字鞋;并發癥;滿意度;住院時間
【中圖分類號】 S853.63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4--01
伴隨醫學護理模式轉變,骨科術后患者的功能康復已經變成骨科術后護理中的重要內容。在骨外科中,各類原因導致的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等開展內固定手術的患者均需維持患肢在外展中立位,以確保手術有效且安全,防止足內旋、足下垂、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等一系列并發癥出現[1]。因此,這些手術患者的術后護理重點為患肢體位管理,在確保手術效果的同時,考慮到患者主觀感受。丁字鞋臨床護理應用范圍較為廣泛,但傳統丁字鞋有著固定不穩容易脫落、腳跟位置布不夠柔軟穿著不舒適等問題,長期應用易出現壓瘡,開展功能訓練時不夠靈活,會影響到護士對患足的血液循環觀察,增加護理工作量[2-3]。據此,我科在原本基礎上改良了丁字鞋,選取2020.06-2021.06本院骨科臨床收治的72例手術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可卸式充氣墊穴位按摩丁字鞋在該類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06-2021.06本院骨科臨床收治的72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分別包含36例,兩組男女比例依次是20:16、21:15;年齡分別為54-80歲、55-80歲,均值分別為(64.25±6.58)歲、(64.30±6.40)歲;骨折類型: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比例分別為22:14、23:13。兩組各項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數據之間可比對分析。本研究得到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許可,同時取得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同意。
納入標準:(1)均為骨科臨床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或股骨粗隆間骨折開展內固定手術者。(2)年齡≥18歲。(3)需維持外展中立位。(4)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1)肝腎心等重要臟器存在嚴重疾病者。(2)存在認知障礙或者精神病等無法配合研究者。(3)入院時已經發生皮膚破損、足內旋、足下垂、足外旋或者壓瘡等并發癥。(4)拒絕或者中途退出此次研究者。
1.2方法
對照組術后采取傳統丁字鞋,在平底鞋的后跟位置釘入木條以固定肢體,木條大小是25cm×8cm×1cm,鞋子附近是密閉狀態,透氣性較差,護士指導患者穿鞋,間隔3h松解1次,單次10min,并對患肢的感覺、血運活動等進行觀察,連續進行3個月穿戴治療。
觀察組術后采取可卸式充氣墊穴位按摩丁字鞋,鞋面的外層和里層是環保PVC植絨制作而成,鞋面外層和里層中間采取氣體填充。鞋面從鞋底兩側一直延伸到足背部大約10cm,將足趾和足背暴露,鞋面的一側縫制兩條寬度2cm左右、長度10cm左右的粘扣,粘扣之間距離是2cm左右。足后跟從鞋底一直延伸到腳踝和腳踝上方10-30cm,鞋幫的外側有氣閥口,且氣閥口的連接位置有開關。鞋底和支撐條間采取氣墊固定,使鞋底縱軸和支撐條呈現85°。依次于鞋底的足面心肝脾肺腎反射區安裝上1cm×1cm的按摩釘。鞋面、鞋底足面和鞋幫一體化,且鞋底著地面和支撐條一體化,鞋子采取可卸式的充氣氣墊制作而成。護士指導患者穿鞋,打開粘扣,患肢足部放在鞋內,結合醫囑對丁字鞋的鞋底和支撐條角度進行調整,合理拉緊粘扣。手動擠壓球囊充氣,直到丁字鞋和皮膚間能放入一根手指,間隔3h對粘扣進行1次松解,單次時間是10min,并對患肢感覺、血運活動等進行觀察,連續進行3個月穿戴治療。
1.3觀察指標
(1)術后并發癥:統計兩組足內旋、足下垂、肌肉萎縮、關節僵硬以及足跟部壓瘡等并發癥的出現人數占比。
(2)滿意度:采取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內容涉及滿意、一般和不滿意共3個選項,對總滿意度進行觀察。總滿意度=滿意及一般數/總數×100%。
(3)住院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經SPSS2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代表,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代表,行t檢驗,將P<0.05作為評定存在差異的標準。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并發癥出現情況對比
觀察組的足內旋、足下垂、肌肉萎縮、關節僵硬以及足跟部壓瘡等并發癥出現比對照組更少(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滿意度情況對比
觀察組的滿意度比對照組更高(P<0.05),詳見表2:
2.3 兩組住院時間情況對比
觀察組的住院時間是(13.25±2.68)d遠遠低于對照組(16.94±2.75)d,差異顯著(t=5.766,P=0.001)。
3 討論
撞擊傷、跌倒傷、交通事故、墜落傷等均是骨折出現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骨骼產生退行性病理改變,骨質疏松導致骨骼變得脆弱,跌倒之后可發生骨折,尤以老年人較為常見[4]。骨折出現后,結構完整性會被疾病破壞,會使患者失去運動功能甚至產生肢體感覺障礙,嚴重影響其日常工作和生活。手術復位固定是骨折常見的治療方案,但因術后常存在較強的疼痛感,且需長時間臥床,無法下床進行活動,能增加足部下垂和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影響患者的康復進程[5]。
以往骨科臨床采取的丁字鞋是將和患者腳部大小相當的鞋釘于一個長方形的木板中,鞋底和木板呈現縱軸垂直,有著固定不牢固、應用時間長易出現壓瘡等缺點,降低患者的依從性,同時不利于醫護人員對末梢血液循環、皮膚溫度和足背動脈搏動等方面的觀察[6]。為此,本研究對以往丁字鞋進行了改良,研制出了一種可卸充氣墊穴位按摩丁字鞋,將其用于骨科臨床患者的護理中,結果得出:觀察組足內旋、足下垂、肌肉萎縮、關節僵硬以及足跟部壓瘡等并發癥出現少于對照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說明骨科臨床護理中采取可卸充氣墊穴位按摩丁字鞋能減少術后各類并發癥出現,提升患者的滿意度,縮短其住院時間。分析原因是可卸充氣墊穴位按摩丁字鞋除能充氣又能對足部開展按摩,可防止壓瘡出現,促進下肢部位的血液循環和患肢功能恢復;其對穿戴方式進行了改良,鞋子結構和腳部的解剖角度更相符,穿戴期間舒適度更高,能將踝關節牢固維持在功能位,減少并發癥發生,提升患者的康復效果和護理質量,獲得患者高度認可。
綜上所述,可卸式充氣墊穴位按摩丁字鞋用于骨科臨床護理效果確切,能減少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出現,提升其滿意度,縮短其住院時間,促進其康復,值得采用。但本次研究依舊有不足之處,如選取的樣本總數不多,且病例均是來源于一家醫院,未對兩組客觀量化指標進行統計分析等,這些均需在日后研究中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1]車小喬,彭志華.可卸式充氣墊穴位按摩丁字鞋的研制及在骨科中的應用[J].中醫藥導報,2017,23(17):97-98.
[2]廖兆豐,張晴,方成.多功能丁字鞋預防壓力性損傷的應用與研究[J].河北醫藥,2021,43(1):90-93,97.
[3]黃玲,熊云娟.丁字鞋在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后應用不適及對策的護理研究[J].云南醫藥,2019,40(3):277-279.
[4]李玉鳳.改良丁字鞋在骨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24):3467-3468.
[5]曹婧,王玉,王歡,等.改良丁字鞋在骨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20,9(2):55.
[6]唐甲云,劉生梅,夢蓉,等.一種舒適型防壓瘡短腿托丁字鞋的設計與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0,6(1):116-117.
課題名稱: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自籌經費科研課題(可卸式充氣墊穴位按摩丁字鞋在骨科患者中的應用)
合同編號:Z2016009
185150170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