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征 丁玲巖 劉艷
濱州市中心醫院特檢科,濱州 251700
暈厥是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現象,主要原因為腦供血不足而致意識喪失,臨床上可分為心源性與非心源性2種類型,而老年人群為心源性暈厥的好發群體,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生風險以及發病頻率也隨之增加[1-2]。據相關統計顯示,我國老年心源性暈厥發生率高達20%,表現出較高的發病率和病死率。雖然暈厥不會直接致死,但是會給患者留下一定程度的后遺癥,使患者猝死風險明顯增加[3]。因此,如何快速、準確對老年心源性暈厥進行診斷成為臨床一直致力研究的重點課題。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成熟,動態心電圖在臨床上的應用愈發廣泛,有研究表明,動態心電圖可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診斷率[4]。鑒于此,本研究觀察常規與動態心電圖的診斷效果,分析其對老年心源性暈厥患者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濱州市中心醫院收治的疑診心源性暈厥的老年患者110例,均行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檢查。其中,男62例、女48例,年齡為63~85(76.07±6.15)歲,病程2周~3個月[(1.60±0.31)個月]。本研究經濱州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暈厥發生次數>1;檢查前7 d停用抗心律失常類藥物;伴有程度不一的暈厥、意識缺失癥狀;年齡>60歲,性別不限;檢查配合度較高;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協議書。排除標準:罹患癲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者;存在神經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或心力衰竭等嚴重器官性病變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負性情緒嚴重患者。
由2~3名專業護士采集患者病例資料,掌握患者病史資料、體格檢查數據等并進行校正,入組患者都予以常規心電圖與24 h動態心電圖檢查。(1)常規心電圖檢查:選用日本ECG-9130P十二導聯全自動心電圖機,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先用乙醇棉球對患者心電監測區域皮膚予以清潔,再與心電圖導聯相連接,在相應區域貼上貼片后,打開心電圖機開關,設置走紙速度,將抗干擾鍵打開,待患者肌肉放松、呼吸平穩后開始進行測試并進行走紙記錄[5-6]。(2)動態心電圖檢查:選用CB-2302-A動態心電圖機(無錫中健科儀)對患者實施連續24 h的動態心電圖檢查,檢查前囑患者停用可能影響心率的藥物以及檢查期間相關注意事項,予以導聯連接區域皮膚乙醇棉球擦拭干凈與消毒,在予以電極片備皮專業砂輕拭患者皮膚,目的為進一步提升導電液滲透效果[7]。
(1)比較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在疑診老年心源性暈厥患者中的不同檢查診斷結果;(2)比較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在疑診老年心源性暈厥患者中的檢查診斷準確度、靈敏度、特異度;(3)觀察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檢查診斷心源性暈厥心律失常類型檢出情況。
應用SPSS25.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10例疑診老年心源性暈厥患者中,經過臨床查體、腦電圖、腦血流圖、心臟超聲等檢查最終確診結果為88例(80.00%)為陽性,22例(20.00%)為陰性。
在對疑診老年心源性暈厥患者檢查診斷中,動態心電圖檢查診斷準確度、靈敏度及特異度分別為90.91%(100/110)、93.18%(82/88)、81.82%(18/22),均明顯高于常規心電圖63.64%(70/110)、72.73%(64/88)、27.27%(6/22),差異均有統 計 學 意 義(χ2=23.294、13.019、13.200,均P<0.05)。見表1。
表1 110例疑診老年心源性暈厥患者不同檢查方法的診斷準確度、靈敏度及特異度比較(例)
動態心電圖檢查診斷老年心源性暈厥各類型心律失常的檢出率均明顯高于常規心電圖檢查,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老年心源性暈厥患者不同檢查方法診斷心源性暈厥心律失常類型檢出率比較[例(%)]
暈厥為臨床多種疾病的癥狀表現之一,是短暫性的意識喪失,輕癥暈厥患者通常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癥狀,重癥暈厥患者則可導致猝死發生[8]。暈厥病因復雜,不同病因所致暈厥的治療方法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針對暈厥患者采取有效診斷的相關研究十分必要,可為患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提供依據,從而利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常規心電圖作為臨床診斷心臟疾病最基本、最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其操作簡單、易行、并且價格相對低廉。然而心源性暈厥患者多為驟然發病,未發病時常規靜態心電圖檢查通常顯示無異常,難以發現暈厥發生風險,存在較高的漏診率、誤診率。心律失常為心源性暈厥中最為常見的發病原因,通過動態心電圖對患者進行持續24 h的跟蹤檢查,可對患者暈厥時心電變化情況予以實時記錄,從而了解患者的致病原因[9]。曾元杰[10]認為,與常規心電圖相比,動態心電圖檢查可有效延長心電活動監測時間,部分超長時程甚至達到14 d,為心律失常等疾病診斷提供了更準確的依據,從而提高臨床診斷率[11]。本研究結果顯示,110例疑診老年心源性暈厥患者中最終確診88例(80.00%)為陽性,22例(20.00%)為陰性。動態心電圖檢查診斷準確度、靈敏度及特異度(90.91%、93.18%及81.82%)均明顯高于常規心電圖(63.64%、72.73%及27.27%);動態心電圖檢查診斷老年心源性暈厥心律失常類型檢出率明顯高于常規心電圖檢查。該結果說明動態心電圖對疑診心源性暈厥患者的鑒別與診斷價值更大,對心律失常的檢出率更加精準,且效率更高。動態心電圖檢測時借助計算機對心電活動進行記錄、分析與處理,從而發現體表心電圖檢查不易發現的心電異常情況與心律失常。老年患者于日常活動狀態下隨身攜帶動態心電圖儀,可實現對患者心電活動變化的全天候監測,通過收集大量數據及時發現心電圖異常情況,并結合患者實際病情判斷發病原因和發病類型,從而為疾病的診斷、治療與療效評估提供重要的客觀依據[12]。
綜上所述,在對老年心源性暈厥診斷中,動態心電圖檢查的診斷準確度、靈敏度及特異度較常規心電圖更高,心律失常的檢出率更加精準且效率更高,臨床診斷效果更理想,應用優勢更突出。
利益沖突 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