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國媚,林俏明,趙浚樂
(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廣東肇慶 526000)
帕金森病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現為肌強直、運動遲緩、肌肉震顫等,疾病發展到晚期可合并有癡呆表現。據調查顯示,帕金森患者并發癡呆的患病率約為40%,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多巴絲肼、鹽酸美金剛為臨床治療帕金森病的常用藥物,而丁苯酞對改善腦缺血具有療效。本研究探討丁苯酞聯合美金剛協同改善帕金森病性癡呆(parkinson disease with dementia,PDD)的療效和安全性,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72例帕金森病性癡呆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治療組、美金剛組、丁苯酞組及聯合組,各18例。常規治療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齡67~89歲,平均年齡(79.53±6.25)歲;病程2~8個月,平均病程(4.53±1.25)個月。美金剛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齡66~89歲,平均年齡(79.08±6.47)歲;病程2~8個月,平均病程(4.47±1.34)個月。丁苯酞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齡66~88歲,平均年齡(79.11±6.40)歲;病程2~8個月,平均病程(4.52±1.20)個月。聯合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齡67~88歲,平均年齡(79.28±6.38)歲;病程2~8個月,平均病程(4.49±1.37)個月。4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其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帕金森病癡呆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中關于PDD的診斷標準;②在此基礎上1年后隱匿出現緩慢進展的認知障礙,且此認知障礙足以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社交、家庭財務管理和藥物服用等)。排除標準:①其他原因所致癡呆;②合并嚴重視聽功能障礙、溝通障礙、精神障礙及意識模糊者;③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及其他嚴重基礎疾病者。
1.2 治療方法 常規治療組患者口服多巴絲肼(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198,規格:250 mg/片)行常規治療,125~175 mg/次,3次/d。丁苯酞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丁苯酞膠囊(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99,規格:0.1 g/粒)口服治療,0.2 g/次,3次/d。美金剛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鹽酸美金剛片[靈北制藥(天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03,規格:10 mg/片]治療,第1周劑量為5 mg/d,晨服;第2周劑量為10 mg/d,分早、晚2次服用;第3周劑量為15 mg/d,分早、晚2次服用;3周后劑量為20 mg/d,分早、晚2次服用。聯合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丁苯酞膠囊聯合美金剛片治療,丁苯酞膠囊用法同丁苯酞組,美金剛片用法同美金剛組。4組患者均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第4、12周采用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估患者認知功能,得分越高提示患者認知功能越好[3]。②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估量表(ADL)評估患者生活能力,量表包括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軀體生活自理量表兩大部分,共20個條目,總分0~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獨立性越好[4]。③比較4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多組間比較行方差分析,不同時點比較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4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MoCA評分比較 組內MMSE、MoCA評分比較,4組患者治療12周評分最高,治療4周次之,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MMSE、MoCA評分比較,聯合組患者治療4、12周評分高于美金剛組、丁苯酞組及常規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4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MoCA評分比較(分,)

表1 4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MoCA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同組治療4周比較,#P<0.05。MMSE: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oCA: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
MMSE組別 例數MoCA治療前 治療4周 治療12周 治療前 治療4周 治療12周常規治療組 18 14.42±3.15 16.21±1.88* 21.54±2.18*# 15.44±2.09 17.54±1.24* 17.91±1.60*#美金剛組 18 14.40±3.14 17.59±1.89* 24.48±2.16*# 15.44±2.10 18.40±1.46* 19.70±1.79*#丁苯酞組 18 14.43±3.16 17.60±1.85* 24.51±2.15*# 15.48±2.15 18.39±1.45* 19.69±1.78*#聯合組 18 14.24±3.20 19.49±2.04* 26.72±3.05*# 15.51±2.30 19.44±1.84* 21.41±2.15*#F時點,P時點 16.169,0.000 15.528,0.000 F組間,P組間 23.691,0.000 25.946,0.000 F組間×時點,P組間×時點 21.004,0.000 20.014,0.000
2.2 4組患者治療前后ADL評分比較 組內ADL評分比較,4組患者治療12周評分最高,治療4周次之,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ADL評分比較,聯合組患者治療4、12周評分高于美金剛組、丁苯酞組及常規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4組患者治療前后ADL評分比較(分,()

表2 4組患者治療前后ADL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同組治療4周比較,#P<0.05。ADL: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估量表。
ADL治療前 治療4周 治療12周常規治療組 18 43.28±4.05 45.54±2.15* 47.88±2.84*#美金剛組 18 43.30±4.06 47.94±3.46* 50.01±3.57*#丁苯酞組 18 43.48±4.10 47.84±3.45* 50.05±3.59*#聯合組 18 43.58±4.18 49.84±3.85* 54.10±3.40*#F時點,P時點 18.934,0.000 F組間,P組間 39.618,0.000 F組間×時點,P組間×時點 27.558,0.000組別 例數
2.3 4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4組患者治療期間均無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異常等嚴重不良反應,4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4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帕金森病引起的椎體外系癥狀是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的主要原因,帕金森病并發癡呆會使患者自理能力進一步降低,認知功能受損,預后較差[5]。目前臨床對帕金森病性癡呆尚無特效治療措施,藥物治療是延緩帕金森病性癡呆疾病進程的最主要手段[6]。鹽酸美金剛是一種新型非競爭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近年來在臨床使用廣泛,逐漸成為帕金森病性癡呆的一線治療藥物[7]。丁苯酞對改善腦血流、緩解患者認知功能減退具有臨床價值[8]。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治療4、12周MMSE、MoCA及ADL評分均顯著高于美金剛組、丁苯酞組、常規治療組,提示美金剛片聯合丁苯酞治療帕金森病性癡呆效果更好。羅為禮等[9]研究也顯示,丁苯酞聯合鹽酸美金剛具有較好的改善癡呆患者精神行為及認知功能作用。鹽酸美金剛治療帕金森病性癡呆的機制是通過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濃度,從而保護神經細胞,還可使多巴胺受體興奮性增加,促進多巴胺釋放,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肢體震顫、肌強直等癥狀[10]。美金剛可增加大腦邊緣皮層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mRNA濃度,抑制煙堿型膽堿受體,起到保護神經細胞的作用,改善患者認知。丁苯酞為多靶點作用的抗腦血管缺血藥物,其具有提高腦血管內皮前列環素、增加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炎癥等作用,可有效改善腦部血氧,利于患者記憶功能提高[11]。另有動物學研究顯示,丁苯酞與芹菜素有相似結構,為我國獨自研發合成的化學藥物,其可有效改善微循環,提高能量代謝,抑制炎癥反應,保護線粒體,降低細胞鈣庫釋放鈣,對抗脂膜出現脂質過氧化,從而降低自由基生成,并在缺血缺氧試驗動物中表現出可改善糖、氧供應不足問題,阻斷細胞凋亡,進而加快恢復神經功能[12]。丁苯酞聯合美金剛協同治療可改善腦部微循環,滋養神經細胞,提升患者認知活動能力,有效緩解癡呆發展進程。此外,本研究顯示,4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丁苯酞聯合美金剛協同治療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丁苯酞聯合美金剛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且安全性較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