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苗
(無錫市惠山區職業病防治院內科,江蘇無錫 214155)
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對患者的生活造成較大影響。目前臨床對于2型糖尿病的治療原則較為積極,但是由于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因此臨床治療的難度較大。臨床認為2型糖尿病的發生與胰島素抵抗、病毒感染、炎癥等均有直接關系[1]。目前臨床上對于2型糖尿病的治療,主要的目的是降糖,但是也會增加低血糖的可能性,因此,提升臨床治療的安全性十分重要[2]。目前二甲雙胍為首選藥物,能夠使患者血糖耐受性得以提高,并且能夠使基礎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下降,增強胰島素敏感性,且能夠減少肝糖的產生,使腸對糖的吸收降低;而達格列凈是一種SGLT2抑制劑,通過抑制SGLT2,減少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葡萄糖的腎閾值,從而增加尿糖排泄。但研究發現,單一治療效果不顯著,而采用聯合用藥方式能夠使發病率得以降低,并且能夠延緩疾病的發展,改善疾病預后。本研究探討達格列凈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無錫市惠山區職業病防治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齡42~68歲,平均年齡(55.52±2.52)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齡43~68歲,平均年齡(55.52±2.85)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無錫市惠山區職業病防治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對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3]中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②均為初發疾病;③臨床資料完整,符合本次研究需求。排除標準:①心臟肝腎等異常者;②I型糖尿病患者;③藥物過敏者;④合并惡性腫瘤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二甲雙胍治療(遼寧奇爾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714,規格:0.5 g/粒),0.5 g/次,1次/d,于餐后口服,并根據患者耐受程度和血糖情況調整劑量,最大劑量<2 g/d。觀察組患者采用達格列凈聯合二甲雙胍治療:達格列凈(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0040,規格:10 mg/片)口服治療,10 mg/次,1次/d。二甲雙胍治療方案和對照組相同。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及胰島素日用量。②比較兩組患者血壓指標。包括治療前后的舒張壓和收縮壓。③比較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包括CD3+、CD4+及CD4+/CD8+。收集患者血清標本,選擇免疫比濁法測定治療前、治療后的免疫指標水平,包括CD3+、CD4+及CD4+/CD8+。④比較兩組患者糖脂代謝指標。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取患者清晨肘部靜脈血5 mL,置入無抗凝劑真空采血管內,采取1 000 r/min的轉速離心5 min后,分離出上層血清,采用貝克曼AU5811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山東博科滅菌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證號300463.SZ,型號:BK1200型)檢測,按試劑盒(寧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說明進行操作。⑤比較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紅蛋白(HbAlc)。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4 mL空腹和餐后2 h肘靜脈血,靜置20 min,血清分離后置于-45 ℃的冰箱內待檢。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進行檢測,按試劑盒(四川好醫生藥業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說明進行操作。⑥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低血糖及胃腸道反應。⑦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顯效:患者經治療后,血糖降低幅度≥90%;有效:患者治療后血糖水平降低幅度為50%~89%;無效:患者經治療后,血糖降低幅度<50%或未發生改變[4]。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及胰島素日用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為(6.28±1.05)d,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胰島素日用量為(19.74±1.54)U,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及胰島素日用量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及胰島素日用量比較()
組別 例數 血糖達標時間(d) 胰島素日用量(U)觀察組 25 6.28±1.05 19.74±1.54對照組 25 11.65±1.74 25.88±1.64 t值 13.212 13.646 P值 0.000 0.000
2.2 兩組患者血壓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壓指標比較(mmHg,)

表2 兩組患者血壓指標比較(mmHg,)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1 mmHg=0.133 kPa。
收縮壓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5 86.92±9.57 75.81±8.55* 151.57±12.17 131.38±11.45*對照組 25 86.88±9.55 82.35±8.22* 150.89±12.15 141.76±12.02*t值 0.015 2.757 0.198 3.126 P值 0.988 0.008 0.844 0.003組別 例數 舒張壓
2.3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比較()

表3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CD3+(%) CD4+(%) CD4+/CD8+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5 55.66±1.34 65.98±1.67* 31.52±1.16 38.54±1.03* 0.72±0.21 1.59±0.11*對照組 25 55.82±1.14 60.02±1.34* 31.88±1.17 33.21±1.64* 0.79±0.14 1.21±0.14*t值 0.455 13.918 1.093 13.761 1.387 10.671 P值 0.651 0.001 0.280 0.001 0.172 0.001
2.4 兩組患者糖脂代謝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LDL-C、TG及T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LDL-C、TG及TC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糖脂代謝指標水平比較(mmol/L,)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TG:三酰甘油;TC:總膽固醇。
組別 例數 LDL-C TG T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5 5.76±1.22 2.88±0.99* 2.98±0.21 1.68±0.09* 7.11±0.78 4.25±0.61*對照組 25 5.69±1.20 4.98±1.15* 2.97±0.22 1.99±0.13* 7.12±0.76 5.86±0.63*t值 0.205 6.920 0.164 9.803 0.040 9.180 P值 0.839 0.001 0.870 0.001 0.964 0.001
2.5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HbAlc、FBG、2 hPG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HbAlc、FBG、2 hPG均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表5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HbAlc:糖化血紅蛋白;FB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
組別 例數 HbAlc(%) FBG(mmol/L) 2hPG(m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5 9.88±1.32 6.85±1.32* 13.58±1.64 6.22±1.34* 10.58±1.13 7.12±1.39*對照組 25 9.82±1.54 7.89±1.34* 13.85±1.74 11.21±1.09* 10.74±1.74 8.77±1.54*t值 0.148 2.765 0.565 14.444 0.386 3.977 P值 0.883 0.008 0.575 0.001 0.702 0.001
2.6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例(%)]
2.7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7。

表7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相關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中老年疾病,主要以進行性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持續性胰島素抵抗等作為臨床表現[5],治療不及時會嚴重影響患者健康[6]。根據臨床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人群約有1.2億,其中2型糖尿病占比約95%,其發生機制與遺傳機制、環境因素等密切相關[7]。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進程的加劇,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也逐年增加,其并發癥發生率高,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血脂和血壓的異常,對患者的各項循環功能產生影響,并且多數血脂高的患者往往伴隨肥胖等表現,而肥胖也是誘發糖尿病的高風險因素之一,因此,臨床對于血脂和血壓的監測非常重要,也能夠從側面評估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發展與治療效果、預后效果等[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和治療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二甲雙胍是雙胍類降糖藥物,能有效抑制糖異生現象,使機體內部的葡萄糖分解和輸出受到抑制,還能夠使細胞葡萄糖的無菌酵解過程增強,進而降低血糖[9]。雖然該藥物效果顯著,但易出現低血糖等不良反應,故應用受到限制。達格列凈是一種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的抑制藥物,能夠對腎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產生阻斷作用,使排泄率增加,具有極高的選擇性和特異性,能夠使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圍內,能夠對患者腎臟功能起到保護作用[10];此外,該藥物還能夠對腎臟血管重構產生抑制作用,抑制病情發展,提高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降低糖尿病腎病的發生風險,使胰島素的用量減少,縮短血糖達標時間。達格列凈能夠與體內的葡萄糖苷水解酶進行競爭,對于機體內部糖類的分解起到抑制作用,并且,大大降低機體對果糖、葡萄糖的吸收能力,起到抑制血糖升高。此外,達格列凈不會對胰島功能產生刺激,不會降低外周靶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作用,也在側面控制了血糖水平,降低了低血糖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同時血壓和血脂的改善,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卒中、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減輕血壓、血脂對患者機體循環的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達格列凈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十分顯著,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且能有效減少低血糖等不良反應,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