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裴 培 王春林
2月14日,筆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實事惠民生 聚力謀出彩”主題系列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1年我省農村電網提檔升級建設任務圓滿完成,全省農村地區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進一步提升。
我省是農業大省、人口大省,農村電網覆蓋省內108個縣(市、區),供電面積占全省的九成,供電人口占全省的八成,縣域用電量占全省用電量的六成以上。近年來,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持續推進農村電網改造,2021年,全省投資18.47億元,提前建成10千伏及以下電網項目3082個,新建改造配電變壓器5004臺、容量101萬千伏安,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線路7503千米,實現了老百姓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轉變。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立慶用一組數據概括農網提檔升級取得的成效:供電能力持續提升,2021年我省全社會用電量達到36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群眾用電更可靠安全,農網10千伏線路互聯率顯著提高,同比增長17個百分點,10千伏線路停運率同比下降48.88%;供電服務水平大幅提升,農網電壓合格率提升到99.847%,低電壓和頻繁停電問題工單同比下降80%以上,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充足可靠的電力供應,點亮了人民幸福生活。
“大家注意,在施工作業過程中,請務必嚴格按照規程標準、圖紙施工。”國網許昌供電公司員工李釗經常在施工現場反復叮囑。作為負責民生實事建設任務的專責,他跑遍了許昌181個電網工程的每一個現場。
為建設“安全可靠、堅固耐用、先進適用、經濟高效”的民生工程,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樹立精品工程意識,專門制定管理考核辦法,在工程進度、質量、現場安全管理、檔案等多方面明確責任,嚴格考核。同時,組織開展施工標準化工藝培訓,提升施工人員安全責任意識、施工技能水平,加強重點環節質量管控和現場督察,嚴格執行驗收標準,做到施工安全、施工文明、工程優質。

可靠電力助村民走上致富路。張喆/攝

為客戶介紹線上服務,方便其辦理業務。張喆/攝
民生實事工程建設是一項政治任務。我省已連續7年把農村電網建設改造納入重點民生實事,累計投資超1000億元。我省農網保持年均10%的用電增長,實現“六個全覆蓋”:110千伏變電站覆蓋所有產業集聚區,35千伏變電站基本覆蓋所有鄉鎮,動力電覆蓋所有自然村,光纖通信覆蓋所有站所,智能電表覆蓋所有電力客戶,平原地區機井通電全覆蓋。
2021年,國網河南電力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和洪澇災害影響,多措并舉、齊心協力,加快推進電網建設。2021年7月下旬起,我省連續遭遇多輪極端強降雨天氣,全省近三分之一的輸變電設備受到影響,國網河南電力集中全部力量投入抗洪搶險保供電戰役中,民生實事工程的人員和物資也被調配到抗洪搶修一線,工程基本處于暫停狀態。另一方面,疫情高風險地區市縣的工程建設也受到影響。
為克服不利影響,國網河南電力統籌災后恢復重建和民生實事工程建設,堅持“保安全、保質量、保工期”,加強施工力量配備,組織1.6萬余人參與工程建設,提高施工效率,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集中力量打攻堅戰。
經過國網河南電力多個部門協同配合、全力推進,全省如期建成10千伏及以下電網項目3082個,新建改造配電變壓器5004臺、容量101萬千伏安,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線路7503千米,2021年民生實事農村電網工程建設任務全部完成,切實緩解了農村用電薄弱局面,有效提高了農網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
“種菇講究技術,特別要控制好溫度,電力穩定了溫度才能控制好。”安陽縣東部的北郭鄉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內,正在檢查作物生長情況的技術人員盧海勇說。不遠處,國網安陽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李海臣和王玉成正在調試產業園新增用電設備,以確保產業園內新增項目和冬季用電無憂。
自提升供電服務水平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國網河南電力開展“三零”服務提升和領導包所活動,創新臺區服務方式,實施常態走訪等主動服務,將“人民電業為人民”企業宗旨融入每一個鄉所、每一個臺區,進一步提高了服務精準性,做到農民想到哪里,供電服務就跟到哪里。
為把服務做到位,送到人民心坎上,國網河南電力開展客戶經理主動服務,按照“一個臺區一個服務群”的模式,設立網格客戶經理,客戶經理定期以小區、村為單位,主動收集辦電、用電需求和問題,能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解決的立即上報,需要專業治理的,形成包干領導掛牌督辦事項、限時辦結。設立總經理熱線,網格客戶經理主動服務不到位,不及時響應客戶“急難愁盼”用電問題了,打總經理熱線就能解決問題。客戶最關心的電費政策、停電問題,通過網格化微信服務群,在執行政府價費政策調整、新服務舉措要求時,點對點告知涉及客戶;在發生計劃停電、故障停電時,通過微信群及時發布相關信息。

積極維護農電設施,保障可靠用電。丁大睿/攝
此外,國網河南電力還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優化營商環境、服務鄉村振興等工作緊密結合,在全省各縣積極推進155個鄉村電氣化項目建設落地;在國家發改委要求農村地區10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業用電報裝實行零投資基礎上,全國率先將接入標準提高至160千瓦,幫助農村地區小微企業減少辦電成本;針對農村宅基地權屬登記的特殊性,農村居民僅需提供身份證和村委會及以上出具的產權證明即可按照“兩證辦結”辦理低壓用電報裝手續,極大方便了農村居民。
“供電公司服務很超前,機井開挖剛啟動,電力配套就到位啦,村里1200畝優質油葵有了豐收保證。”鶴壁市浚縣王莊鎮周井固村魏學看著農田里新安裝的變壓器說道。
作為電力民生實事工程之一,周井固村電網改造工程包含9臺新裝變壓器,以及對原有臺區、線路進行改造升級工作。
魏學介紹,周井固村現有村民1230余人,原有變壓器總容量240千伏安,人均容量0.2千伏安,電力供應緊張。“特別是近兩年,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農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家用電器逐年增多,用電量也隨之提升,經常會出現電壓低、帶不動的現象。現在供電公司這么一改造,不僅澆地用電方便了,而且家里空調、電視、冰箱也能隨便用了,想想都高興!”
農網的快速發展為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奠定堅實基礎。據了解,每百戶家庭擁有空調數量比改造前增長九成,電冰箱數量增長了八成,電熱水器和電磁爐數量都增長了五成。農田機井通電工程也使3200多萬畝農田受益,大幅減輕了勞動強度,在農村“空心化”問題突出、勞動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保障了河南糧食增產、提高了農民收入。
農網改造升級還有力促進了手工作坊、農副產品加工等農村特色產業發展,滿足了現代種植業、畜牧養殖業、鄉村旅游業等特色優勢產業用電需求,實現了廣大農戶在家門口就業,目前全省農村93.7%的加工作坊使用動力電。
“有了充足可靠的電力供應,農民生活更加便捷,農業生產方式更加靈活,農民收入也增加了。”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發展部副主任孫建華說,以信陽新縣某茶廠為例,電網改造前,通過煤炭加熱、人工炒茶,成本高、速度慢、品級低;電網改造升級后,供電穩了,茶廠引入全電動生產設備,能自動殺青、揉捻、干燥,炒出來的茶葉色相好、品質穩定,每年光成本就降低了近20萬元。
省發改委電力處副處長周勇杰表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實施農村電網六大專項工程,即脫貧地區電網提升工程、高標準農田電網配套工程、鄉村產業電能替代工程、實施村莊電網改造升級工程、農村現代能源建設工程、鄉村供電服務提升工程,確保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供電需要。其中,將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服務66個分布式光伏試點縣新能源發展,加強可再生能源、分布式電源接入及消納電網建設,實現“應并盡并、應發盡發”,促進實現“雙碳”目標。
下一步,國網河南電力也將繼續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創新服務手段和載體,及時了解群眾用電訴求,加大電網投入,提升供電質量和可靠性,充分發揮責任央企的頂梁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