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歡 核工業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綿陽分公司
融資約束會對企業投資項目和研發創新帶來影響,政府部門的補貼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金緊張問題,但應該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尋求更多投資機會,著重開展研發創新以及合理利用政府補貼等多渠道的資金來緩解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優化企業的發展模式,為企業研發創新提供有效保障。
中小企業對研發投入和創新產出十分重視,提升企業研發創新水平會使企業變得強大,對保持宏觀經濟穩定起到重要作用。對企業創新產生影響的因素比較多,外部因素包括知識產權保護、融資環境、宏觀經濟政策等,內部因素為企業財務狀況、股權結構等。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提升可以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相反則會起到消極作用,也有學者發現短期知識產權創新也存在負面影響。好的金融環境可以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企業可以更為順利地實現創新轉型,良好的融資渠道和保護股東利益,可以具有較高的長期研發投資率,特別是中小企業。而企業創新能力質量越高,銀行等金融機構面臨的困境就越小。信貸政策、政府補貼等宏觀經濟政策會對中小企業融資約束帶來影響,間接對企業研發創新產生影響。企業財務狀況為企業研發的基礎條件,會對企業創新與運營發展等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企業發行的股票期權等激勵會對創新產生積極作用,對中小民營企業影響更大。企業創新研發周期變長,市場經濟環境的改變,會使企業面臨更大的風險,但也可以獲取更多的收益,而如果企業缺乏對創新的重視,會影響盈利水平。
企業的投資與創新研發對企業可持續發展有正向影響,對企業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具有積極作用。如果企業投資選擇不合理,對企業預期收益產生一定影響。企業投資能力可以參考投資組合是否科學、合理,投資價值是企業研發投入資金前主要考慮因素,與控股企業進行比較來看,家族企業與國有企業對研發投資關注度更高。對外直接投資對企業創新具有推動作用,研發支出可以表現出企業的吸收能力,可對外投資活動可以借助技術入股方式獲得一定收益,提升企業全要素生產率。通過對多種對外投資類型分析,不同對外投資類型和目標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性,對外直接投資可以使企業創新研發費用投入變多,可以提升新產品產值,將高收入國家作為投資目標,研發加工等方面的投資可以推動企業創新。直接投資可使上市企業有效專利數量增多,綜合投資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在企業直接投資與創新兩者間的調節方面,企業產權性質等方面,對外直接投資和專利數量間存在著調節關系,而融資約束對企業投資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也研究表現對外直接投資對融資約束起到緩解作用,可以促進創新研發支出,但受到融資約束的影響,對外直接投資方式獲利能力仍受到局限。
如果融資體制存在問題,無法達到中小企業對資金的需要,則會存在資金缺口?,F實中,理想的資本市場并不存在,企業融資對企業生存與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受到外部融資易出現溢價問題,企業發展更多采取自有資金,融資約束會限制企業投資行為。我國實體經濟和創新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多受到上市公司融資渠道少所帶來的影響,通過拓展融資渠道來擴大企業經營規模,助推企業的穩健成長,可以更好應對外部環境,更易于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受到融資時間長、盈利能力和規模等因素的制約,如何拓展外源融資是社會關注的話題。經濟社會轉型要求金融市場和資本體系應更好的服務于經濟發展需要,商業信用已經作為獲取融資的重要因素,可以緩解企業融資壓力,提升資金周轉率,幫助企業走出融資困境。
中小企業以間接融資作為主要手段,直接融資作為輔助,外部融資成本高,資金來源于風險投資,要求達到較高的年回報率,為了減小投資風險,對企業成長速度要求比較高,多有用折價轉讓股權等,中小企業面臨更大的壓力。股權融資可以使中小企業獲取到更多的資金,也可以通過向銀行貸款方式來進行融資,融資方式更為正規,很多企業可以接受,也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如果企業經營良好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融資障礙與限制也更少,更多中小企業更傾向于通過銀行進行融資。但銀行貸款存在著局限性,中小企業生存壓力較大,市場淘汰率比較高,為了獲取銀行貸款會設置更多條件,也需要進行更為嚴格的審批,融資環節繁鎖且審批時間長,無形中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民間集資也是重要的融資渠道,該種融資方式較為簡易,如果得到投資人信息可以快速得到資金,可由于較高的利息和沒有法律法規的保護,會使企業承擔更多的融資成本。除上述融資方式外,也可以通過債券、金融租賃等方式進行融資。
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環境較為嚴峻,如果生產經營狀態不好,盈利則更為困難,企業需要付出更多的融資成本,無法將資金用于研發項目。中小企業規模不大,配套的管理機制也不完善,財務管理信息無法及時披露,投資者不能了解企業的真正生產經營狀態,拒絕向企業提供資金,企業發展愈加困難,融資困境主要存在如下階段:
中小企業在創業初期會面臨多個問題,生產運營成本、抵抗風險能力差等制約著企業的發展,技術與工藝的創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還需要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做好市場定位,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如果不適應市場環境變化,則會存在著較大的失敗概率。企業初創業階段要通過大量的資金來維持,該階段的融資能力較弱,多借助于企業的自籌資金,可由于資金數量有限無法達到企業快速發展的要求,很可能錯過發展時機,如果生產運營所需資金斷裂,企業會通過多種渠道來籌集資金。中小板上市的企業年融資約為5000萬元左右,可企業上市的門檻較高,很多企業無法通過該渠道實現外部融資,外部融資難度導致企業陷入融資困境。
創業成功并取得發展的企業形成一定規模,獲得更多的市場占有率,原始資金得到一定程度的積累,開始進入到盈利模式。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提升市場競爭力,會逐步擴大規模并投資研發新產品,還會購置大量的固定資產,再將資金用于產品推廣與營銷等方面。在該階段的企業大多不再選擇具有更高融資風險的方式,但內部融資風險小且資金有限,多尋求銀行貸款等風險小的融資模式。處于成長期的企業,市場份額會不斷增加,規模也會逐漸變大,企業資產也會得到積累,生產管理與財務管理配套的機制也已經建立起來,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更多的金融機構會更為主動地為其提供更低融資成本的貸款和融資,股權融資占比會不斷減小,一些企業也可以通過資本市場來得到更為充足的資金,也可以采取債券的方式來進行融資。融資困境得以改善,可由于籌集的資金不能達到企業快速發展的要求,若想在銀行等金融機構中獲得更多成本低的融資仍面臨著較大的困難。政策性銀行機構數量較少,可提供的服務范圍比較有限,多為融資者提供技術援助貸款、特色金融等服務,很難達到中小企業融資需要。大型商業銀行對企業資質和風險防范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如果企業財務管理情況不好,投放的資金額度數量也比較有限。中小商業銀行不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無法完全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對貸款風險控制能力有限,對中小企業放貸的意愿也比較差,銀行即便將貸款放給中小企業,一般為了規避風險,利率也會相應的上浮,因此,過度依賴銀行資金是無法轉變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
企業為了生存與發展投入了數量巨大的資金與資源,具備了較強的抵抗風險能力,也掌握著較為穩定的現金流,隨著資本積累的不斷變多,社會對企業信譽給予足夠的認可,具有較強的融資能力。中小企業融資方式會從原來的股權融資轉變為更低成本的銀行貸款和債券融資方式,融資渠變得更為多元化,為了形成健全的融資體系,企業會留存生產經營收益與資本來為后續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或者去資本市場上獲取融資,通過發行中短期債券來得到更多的資金。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水平還不高,一些制度還沒有建立,對公司債券融資額度設置較多限制,資本市場融資難度也比較大,可以進入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的中小企業并不多。
銀行行為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的影響因素,每個銀行業務形式不同,采用的制度和標準也存在差異,大銀行不會投入更多成本為中企業提供資金,不具備貸款的主動性。中小企業很難從傳統的金融渠道來獲取資金,而民間融資成本與風險都比較高,監督管理機構還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規,還需要對現有的金融體系進行創新與改革,建立起更為合理的金融體系制度,還需要形成金融信用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合適的金融產品。一些學者認為,償債能力、融資環境為融資難主因,受到融資約束影響,商業信用對中小企業融資緩解并不大,相關政策間存在著矛盾性,也是導致融資難的重要因素。
中小企業信用水平不高對融資起到抑制作用,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建立起信用評價體系,通過創建信用模式來提升投資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任。政府部門要起到引導作用,為中小企業搭建更好的融資平臺,可以緩解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面對的難題,可以擔保機構給予資金補貼或稅收優惠,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進一步規范擔保和融資活動。加強對科創板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數據的分析,分析科技創新型企業面對融資時存在的困難與問題,制定出緩解融資難的措施,培養中小企業自我發展意識,形成中小企業信用服務體制,為中小企業提供幫助,做好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修訂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也可以通過建立起積極的社會關系,通過建立起社會資本關系網,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企業開展研發創新活動時,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和預期收益不確定等問題,與企業的其它生產經營活動有所不同,研發創新活動面臨著更多的融資難題,自籌資金是確保研發創新活動繼續開展的前提,在投資中占比較大,而中小企業受到企業規模等因素影響,面臨著更為嚴峻的融資約束,借助政府部門給予的資金補助和管理激勵等,為企業開展研發創新提供資金保障。融資約束降低企業投資機會,抑制企業研發創新發展,家族企業具備的異質性、政府部門提供的保障,作為緩解融資約束的手段,可以為中小企業制定研發創新提供幫助。
家族企業為市場經濟中較為活越的力量,對經濟增長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主板資本市場中,家族企業數量在不斷增多,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家族企業所有權中,家族成員參與管理,采用非線性主式調節所有權與生產經營間的關系,很多家族企業研發創新潛力不足,創新體系不完整,與政府部門合作可以推動企業研發創新,降低企業成熟度和減小負面影響。企業的內外部環境為研發創新保證,管理者不希望存在投資成敗,上市家族企業數量較少,經濟表現力并不高,多希望實現跨代控制。創業板家族企業去家族化與融資約束間存在相關的關系,緩解融資約束方可以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并購商譽可以對企業研發創新投入形成正向影響,具備的風險承擔能力發揮著中介作用。
政府部門對中小企業創新研發進行干預,體現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面,對研發創新活產生的影響還沒有形成定論。很多研究成果都表明,政府干預對中小企業研發創新具有積極影響,采用財政激勵手段,對中小企業研發活動給予支持,可以使企業更好地分解研發風險,降低研發創新成本,也可以更好地激勵企業加入到創新活動中來。也有學者發現,政府干預會給企業研發創新形成擠出效應,補貼形式、補貼期限、企業資源結構等也與其存在屬性影響,激勵存在著異質性。還有研究人員發現,政府干預中小企業研發創新,產出效應具有不確定性,對初期創業企業研發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成長期企業卻存在增長與減緩的關系。從上市企業數據信息中可以看出,融資約束對企業發展戰略和實質創新存在抑制,政府補貼可對成長期、成熟期企業形成調節。政府補貼對企業研發投入帶來的影響,多集中于門限區間,政府稅收優惠在該區間內,補貼政策對研發創新起到正向作用,否則為反作用。政府補貼可以對企業開展研發創新活動起到促進作用,可受到財務冗余和資金偏好等因素的影響,還存在著滯后性和門檻異質性的特點。
本文重點對中小企業投資、融資約束和研發創新進行系統地分析與論證,發現企業間均存在著一定程度異質性和局限性,面臨著不同的融資約束問題,推動企業開展創新研發活動、開展投資行為是企業發展與壯大的必要條件,政府干預對企業研發創新具有積極作用,還需要考慮到內在機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