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
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發展科學技術,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沒有知識,沒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學技術這么落后怎么行?要承認落后,承認落后就有希望了。現在看來,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科學技術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科研人員美國有一百二十萬,蘇聯九十萬,我們只有二十多萬,還包括老弱病殘,真正頂用的不很多。日本人從明治維新就開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明治維新是新興資產階級干的現代化,我們是無產階級,應該也可能干得比他們好。
抓科技必須同時抓教育。從小學抓起,一直到中學、大學。我希望從現在開始做起,五年小見成效,十年中見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見成效。辦教育要兩條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辦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大學。要經過嚴格考試,把最優秀的人集中在重點中學和大學。
要從科技系統中挑選出幾千名尖子人才。這些人挑選出來之后,就為他們創造條件,讓他們專心致志地做研究工作。生活有困難的,可以給津貼補助。現在有的人家里有老人孩子,一個月工資幾十元,很多時間用于料理生活,晚上找個安靜地方讀書都辦不到,這怎么行呢?對這些人的政治要求要適當。他們在政治上要愛國,愛社會主義,接受黨的領導。他們做好研究工作,出了成果,就對政治有利,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好處。
一定要在黨內造成一種空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反對不尊重知識分子的錯誤思想。不論腦力勞動,體力勞動,都是勞動。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也是勞動者。將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更分不開來。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有許多工人的工作就是按電鈕,一站好幾小時,這既是緊張的、聚精會神的腦力勞動,也是辛苦的體力勞動。要重視知識,重視從事腦力勞動的人,要承認這些人是勞動者。
在軍隊中,科研和教育也要一起抓,進行現代戰爭沒有現代戰爭知識怎么行?要使軍隊領導干部自己有知識而且尊重知識。要辦各級學校,經過訓練,使軍隊領導干部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現代戰爭知識;同時使我們的部隊干部年輕化。六十歲的人當軍長是不行的。
科技和教育,各行各業都要抓。大的企業都要有科學技術研究機構,有科學技術研究人員。每個部門都要進行科學研究。
【題解】
本文摘自鄧小平同志于1977年5月24日同中央兩位同志談話內容的一部分。這篇文章為當時科技教育戰線的撥亂反正指明了方向。隨后,全國科學大會的召開和高考制度的恢復,使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尚重新在社會上形成,為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好了知識、人才方面的儲備。
在本文中,鄧小平同志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出發,重新確立了科學技術、教育和科學的內涵,并概述了黨完善對教育和知識分子工作的原則和要求。貫穿全文的一條紅線是“一定要在黨內造成一種空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首先,鄧小平同志立足現實,聯系中國與世界發展的戰略大局,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全局的高度論述發展科學技術、教育和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在他看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是實現現代化的關鍵,而培養科技人才的基礎在教育,這就把科技、教育、人才作為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系統性戰略問題來看待。其次,在抓好教育工作的方略上,鄧小平同志強調要做好統籌規劃,有領導有計劃地實現教育成效,同時指出“辦教育要兩條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論原理。再次,在黨的知識分子工作方面,鄧小平同志科學地確定了對知識分子的政治要求,提出要幫助解決知識分子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讓他們專心致志地做研究工作”,極大調動了知識分子的積極性。最后,鄧小平同志對我國知識分子的本質屬性做了正本清源,深刻指出“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也是勞動者”,從而肯定了我國廣大腦力勞動者,解放了人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