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斐 山西建投物資貿易有限公司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進入了經濟建設發展的新常態狀態,在此階段,新稅制改革逐步深化面臨著新的政策環境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企業有必要在新稅制環境下加強對稅務籌劃工作的創新探索,提高建筑企業的稅務籌劃水平。制定可行的策略,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效能,為企業爭取更高的經濟效益、綜合效益。
我國全面實施營改增稅制以來,逐步出臺和實施了減稅降費的政策,大規模地進行對增值稅政策內容的調整,在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企業在面對稅負時,在稅收籌劃工作實踐方面高度重視。在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建筑施工企業作為支柱型的產業,是新稅制改革中受到影響的主要主體,建筑施工企業應結合新稅制背景,在稅務籌劃中加強實踐探索,提高稅務籌劃工作的水平,增強建筑企業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有效性,促進企業長遠的建設和發展。稅務籌劃需要在具體的實踐中,嚴格的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要求,在稅法的約束下,籌劃和安排生產經營活動,調整企業的各項經濟行為,確保企業的經濟行為合法合理的前提條件下,能夠最大限度地節約運行成本,降低納稅金額,實現經濟效益、綜合效益最大化的發展目標,強化企業的行業競爭力。
稅務籌劃在建筑施工企業中指的是要根據稅法規定的要求,用合理投資的方式和稅務籌劃的方法提前進行稅務籌劃,降低稅費,旨在節約稅務費用、確保企業可以獲取良好的經濟效益。稅務籌劃工作在企業的財務管理領域內又被稱為納稅籌劃,是企業獲取更多經濟利潤的前提條件,也是保證企業穩定經營、合法經營、提高經濟水平的基礎,稅務籌劃具有顯著的合法性、專業性特點,目的性明確,在具體的實踐中,要由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稅務籌劃工作。
稅務籌劃工作的合法性特征主要凸顯了企業需要在法律要求和約束下展開各項工作方面,企業在實施稅務籌劃工作的過程中,要確保避稅的合理性、合法性,按照法律的要求進行稅務籌劃,增強稅務籌劃和法律要求之間的步調一致性,確保實施稅務籌劃工作具有較強的合法性[1]。
稅務籌劃工作具備一定的專業性特征,因為在實施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由具備較強專業能力的專業型人才進行稅務籌劃,由稅務人員、財務管理人員共同將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落實到位。尤其是在面對著新稅務制度的大環境時,企業的稅務人員作為稅務籌劃的主體展開相關事務時,已經形成了一定缺陷,無法滿足標準的稅務籌劃要求,因此專業型的人才成為企業稅收籌劃必要的資源支持。稅務代理產業因此發展起來,在專業的稅務人才的幫助下,企業可以獲取更高的利潤空間,節約納稅投入,這體現出了稅務籌劃工作專業性強的特征。
稅務籌劃工作還具有極強的目的性,因為稅務籌劃工作在企業中的實踐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以合理避稅為規劃目標,確保企業可以獲取良好的經濟效益、綜合效益。新稅制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開展中,有關人員有必要立足于稅務籌劃工作的特點,緊跟新稅制改革的時代發展潮流,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進行策劃和實施。
在新稅制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在實施稅務籌劃工作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困境問題有待突破,因為在新稅制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復雜,因此必須要落實全方位地監督和控制措施,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效能。然而稅務籌劃工作的實踐中,監督和控制工作落實不到位,缺少有效的監督和控制措施,導致了新稅制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工作面臨重重的困境和阻礙。新稅制政策的實踐中,發生了政策內容的變化,營業稅被更改成了增值稅,建筑施工企業的多項成本都可以抵扣到進項稅額中,例如設備費用、材料成本費用等,此類費用情況需要被詳細地記錄下來,以此為稅務籌劃工作提供依據和支持。建筑施工企業的工期長、施工工序煩瑣、流程復雜,在費用記錄和稅款抵扣等多個層面,形成了不合理的漏洞問題,費用的估算準確性不足,對施工企業進項稅額的準確性、全面性產生了負面影響。再加上受到了內控監督力度不足的影響,建筑施工企業在內部控制監督體系的建設方面出現了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的問題,降低了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綜合發展效益[2]。
稅務籌劃工作需要在大量完善的信息支持下展開,尤其是隨著新稅制改革的深化,建筑施工企業在稅務籌劃工作中要獲取完整、全面的供應商信息,提高稅務籌劃工作的準確性,企業通過對供應商信息的整合、分析,提高避稅工作的科學性效果。在新稅制的大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缺少對信息的整合、分析和有效運用,供應商信息的完整性不足,在信息的應用和整合方面不具備完整性、全面性的優勢,企業沒有建立起專門針對供應商信息進行整合和使用的信息數據庫,導致了稅務籌劃工作的實施面臨著諸多的困境。建筑行業發展規模大,與建筑施工企業合作的供應商分布在全國的各個領域內,缺少對實際情況的考察,供應商的信息數據不全面、準確性不足,供應商的信息應用形成了一定的漏洞、短板,降低了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準確性和實施效率。
建筑施工企業在策劃稅務籌劃的方案和實施有關的稅務籌劃策略時,應考慮到新稅制的環境,結合稅務籌劃工作的功能、特點、現狀進行合理規劃。在統籌規劃的視角,建立起符合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需求和發展需要的內控監督管理體系,發揮出內控監督的功能,體現出稅務籌劃工作的透明性、公開公正性,完善內控體系的功能、作用,對稅務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和治理。建筑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工作的過程中,要采取有效的內控監督措施,從多個層面對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的關聯環節進行有效控制,立足于現實情況,建立內控體系,遵循著有關的規章制度開展稅務工作,改進監督管理的流程[3]。
對監管工作不合理的現象要進行及時的改進,規范監督管理的程序,對于重復性的監督問題要加強治理,重新梳理監督管理的程序和規范性,提高監督管理工作的效能。全面落實監督管理工作,確保投入的監督管理工作中的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用動態化的視角,對稅務業務處理環節進行控制,對籌劃環節的各項工作進行動態化監管,提高對稅務籌劃風險的防治效率。創建起專門的稅務籌劃監督機構,確保稅務籌劃監督機構具有一定的專業性,保持稅務籌劃監督機構的工作人員崗位獨立性、機構和部門的獨立性,防止出現其他部門或崗位人員帶來干擾、影響,導致稅務籌劃工作出現無法正常運作的情況。在專業性的稅務籌劃監督機構人員的工作中,使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可以順利地展開,提高稅務籌劃工作水平,強化工作效能[4]。
在稅務籌劃工作的實踐中,有關的信息資源必不可少,新稅制的環境下,建筑施工企業要結合有關聯的供應商信息,進行信息資源的共享,收集提高信息的使用率,借助先進的科技手段、信息化平臺,建立起供應商數據庫,選擇符合建筑施工企業運轉和發展要求的供應商進行合作。建筑施工企業具有一定的行業特性,供應商的區域分布范圍廣泛,在稅收籌劃工作中,要通過對信息的收集、整合,提高信息使用效率,優化稅務籌劃工作的方案,強化稅務籌劃的效果。合理收集和運用信息,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人員要建立起供應商信息庫,進行對數據信息的整合,對供應商展開深層次、合理化的分析,選擇符合建筑施工企業發展需求的供應商,提高避稅的合理性,在信息數據的支持下,促進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順利、合法運轉。確保供應商信息庫的規范性、完善性,其中要詳細記錄與供應商有關的信息,包括供應商的資質情況、小規模納稅人的信息、普通納稅人的有關信息資源等,均需要納入信息庫當中,充實供應商信 息資料[5]。
定期地做好信息的更新、完善,對供應商的檔期加以明確,能夠為后續選擇供應商提供支持和協助,確保供應商的選擇和稅務籌劃工作能夠齊頭并進,共同地落實規范化的目標,提高信息資源的使用率。在發票管理中,加強管控力度,獲取發票信息,因為建筑施工企業有些費用的支出不多,例如修理費、廣告費等,發票信息不全面,此類消費無法獲取發票,破壞了發票管理工作的規范性,這也導致建筑施工企業無法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工作。在信息資源的使用中,為了提高發票管理的水平,有必要在供應商的信息資源收集中,選擇符合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需求的單位,最大限度地確保發票管理的規范性,獲取完善的發票信息,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節約施工企業成本的輸出,優化施工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方案計劃,促進稅務管理工作規范化、高效性 的運轉[6]。
在新稅制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在實施稅務籌劃工作的過程中,有必要打造一支專業型的人才隊伍,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水平,優化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計劃、工作方案,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各項業務水平、人力資源效能。人力資源作為企業核心資源,在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中擔負著重要的職能,企業需要定期地組織和實施人才培訓工作,針對稅務籌劃工作人員、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進行知識技能的培訓、職業素養的培訓、安全意識的培訓,適當的提高稅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入門門檻、入職資質要求。
由具備較強專業性和一定經驗的稅務籌劃工作人員充實到企業的人才隊伍中,用嚴謹、細心的態度進行稅收籌劃工作人才隊伍的組建,從公平公正的視角進行人員招聘,確保新入職的員工具備稅務籌劃工作的專業能力。定期的展開培訓工作,針對稅務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專業技能進行培養,用實際的案例和技能指導等方式,在專家的培訓教育中,提高稅務工作人員的道德素質、業務能力,強化其稅務籌劃的意識,在考核評價機制的配合下,促使稅務工作人員在自我完善、自我優化中提高工作效率,實現稅務籌劃工作的目標,為建筑施工企業節約運行成本、稅務成本[7]。
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需要結合新稅制的背景,全過程地貫穿其中,相關工作人員有必要在合同簽訂階段、預繳階段和增值稅留抵稅額階段,全過程地做好稅收籌劃工作,例如在合同簽訂階段,需要合理地選擇合同的類型和計稅方式,針對稅率調整的變化,要確保合同內容清晰、具體,在選擇供應商和工程分包的合作時,做好稅收籌劃準備。在建筑施工企業的預繳階段進行稅收籌劃,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要求,應確保稅收籌劃工作符合稅法的規定,重點管理分包業務,爭取業務和發票之間的同步性,與分包商計價工程量之間要具備一定的匹配性,在同一月份取得分包發票,在業主計價批復和發票開具的時點和分包商計價的時點獲取發票,提高在預繳階段的稅收籌劃工作水平。
在增值稅留抵稅額的階段進行納稅籌劃工作,要結合新稅制改革的背景,做好納稅籌劃處理,例如未取得的進項發票可以按照計入后期的方式進行處理,獲取發票之后,需要對各期的留抵稅額進行準確的調配,始終保持6個月時間的增量留抵稅額,要對第6個月的增量進行控制,確保第6個月增量超過50萬。由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根據專票認證時間的調節空間,向不同月份分配進項稅額,確保進項稅額滿足留抵退稅的條件,使企業可以獲取退還的留抵稅額,調試當期的留抵稅額,降低納稅成本[8]。
綜上所述,在新稅制改革逐漸深化的背景下,我國的建筑施工企業發展有必要針對稅務管理工作加強實踐探索,將稅務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合理地制定稅務籌劃工作方案、工作計劃,提高稅務籌劃工作的水平。結合目前在建筑施工企業稅收優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加強制度建設,制定可行的監管措施,在信息資源的互動共享中,提高企業稅務籌劃工作效能,為建筑施工企業長遠、可持續的發展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