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旭
(深圳市深水水務咨詢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00)
目前廣東省以開展小型水庫標準化、中型水庫安全生產標準化為工作目標,致力于開展全國小型水庫樣板縣創建等重要工作,為此,需排除各類不良因素確保運行管理工作能順利進行,防止對工程項目的運行情況產生不良影響,從而實現新時代所提出的優化管理目標。
水利工程項目在運作期間需通過運行管理提升管控質量,尤其是在工程中具備功能性較強的情況下,運行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對各項工作環節的正常開展發揮重要管控作用。但在以往的項目中普遍會忽視這一類問題,受管理單位及負責人重視程度影響,建設管理與運行管理的實際比重偏差過大,大部分非營利性水利工程缺少監管力度,頻繁出現老化失修等問題,缺少相關維修資金支持相關工作,因此對周邊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影響明顯[1]。
我國地理環境條件復雜多樣,所形成的山川河流存在不同差異性,在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期間,需結合河流情況進行深入勘察,合理設計并規范建設,才可確保工程項目得以安全運行。為確保工程在開發利用期間獲取最大效益,應在工程中慎重制定防汛調度計劃及工程管理運行方案,為后續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在工程項目完成建設環節后,易在不同因素及客觀條件下受到影響,一旦出現薄弱環節,將會在工程后期運作時出現問題。由于所處環境條件較為特殊,可能會因自然條件變化或管理問題而引發事故,為此,應在長期監護工程項目的情況下加強管理力度及規范性,針對出現概率較高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才可在工程項目管理工作期間提升管理力度,盡快將已出現問題進行處理,并及時排除隱患為工程項目提供重要保障[2]。
監測工作作為運行管理中的重要環節,需定期開展排查工作清除隱患問題,并及時采取相關措施處理分析,可保證問題得到有效整改,為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作為水利工程的重要工作環節,應對大中型病險工程進行嚴格防控,才可在日常維護工作開展期間實現安全管理目標,確保工程項目在汛期始終達到安全運行狀態。
在原水利工程建筑已不符合運行使用要求,或在技術、設備等方面無法更新時,需在原建筑基礎上進行改建或擴建施工,可有效消除隱患、保持建筑物的整體穩固性及使用質量,有利于提升工程運行管理能力,并為未來發展創造重要基礎條件[3]。
在我國科學技術與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下,水利工程作為提升民生水平的重要工程項目,需在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重視技術含量及管理水平,但現階段的實際建設成果并未達到時代發展需求,更加顯示出水利工程運行環境的主要問題。運行管理在開展期間習慣沿襲傳統體制,隨著時代發展,這種管理體制對工程所產生的限制影響逐漸擴大,其中出現的產權單一及權責劃分問題較為突出,并不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對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與發展存在明顯干擾。
過于傳統的思想觀念使水利系統內部未進行有效更新,重建輕管的陳舊思想并不能達到現代水利工程項目所提出的管控要求,這種陳舊思想主要體現在管理行為中,在基礎建設期間所增加實際投入較多,但在維護管理方面所出現的缺失問題極為明顯,也是建管分離問題逐漸嚴重化的主要原因。運行管理單位在工程建設期間的實際參與程度較低,從而在工程移交后容易出現質量及發電量不足等多種問題,在后續進行管理時需耗費更多項目資金彌補處理,嚴重降低了工程效益[4]。
運行管理理念自延續至今經歷了較長一段時期,過去的管理理念與現時代所提出的管理思維存在較大偏差,已不符合當下我國大量水利工程項目的實際管控需要,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所出現的不適應現象更加明顯。目前正在規范各種標準化、樣板縣創建等的工作,需要在克服傳統管理方式與社會經濟發展差距逐漸增加的情況下,減少運行管理工作所受限制影響,才可起到理想管控效果。
現行管理工作的實際架構并不合理,經常會在工作開展期間出現職能劃分模糊等問題,同時,因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有限,在出現權責劃分問題時經常出現互相推諉等情況,無法確保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并在管理效率明顯降低的情況下,嚴重影響工程項目的正常運轉。
在項目前期建設階段所出現的管理缺失問題也會影響后續工程運轉,重建輕管的思想無法保證前期建設管理水平。比如在管理體制及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的情況下進行建設,可能會出現對承包商監管不力等問題,無法保證所有施工材料及作業質量等方面與計劃相符,材料質量差或更改設計等問題的出現概率較高,也是增加工程缺陷的重要因素。
在定制治理目標時通常會忽視其他方面,水土保持及環境保護等問題容易受到忽略,反而會在項目建設期間成為影響因素,促使隱患問題大量形成對項目有效管理產生威脅。管理工作的缺失無法保證工程資金及人力等重要資源得到合理使用,最終所形成的質量問題對工程的投入使用更為不利。
現行管理體制應適應經濟發展趨勢,結合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深入改革,才可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增加動力。在變革期間應注意結合相關法律法規作為支撐,才可順利完成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目標,真正使運行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同時,也應針對現階段所出現的管理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在加強制度規范性的基礎上清晰劃分各部分權責,增加激勵機制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并嚴肅處理違規及不作為等人員作為警示。
重建輕管的弊端應在運行管理模式實現創新時作為重點解決目標,現階段已在國內外部分項目中進行驗證,建管結合的管理模式具有良好應用效果。因此,應首先在思想意識方面進行重視,結合相關有利政策進行創新改革,才可在落實時提高管理意識,并在水利事業的發展期間達到可持續目標。在重視并提升運行管理意識的同時,更應結合《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作為指導依據,并在工程建設期間增加運行單位的參與程度,嚴格管控項目決策及設計、施工等各項環節開展情況,及時清除各種隱患問題,防止影響工程實際質量。
在市場化體制改革影響逐漸擴大后,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帶動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應在新時代的發展需求下改變傳統管理觀念,剔除落后思想和限制缺陷,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及新管理元素,在激發動能的基礎上提高管理效率。新管理理念應在提出和落實的過程中深入人心,結合法律法規及新形勢任務進行積極宣揚,提高所有人員的配合意識及重視程度,對運行管理的良好開展創造良好氛圍。
傳統管理架構的組成過于陳舊,應結合工作現狀進行簡化改良,除了應將管養工作合理分離外,也應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提升工作效率。比如可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擇合格維保企業,可明顯提升資金的合理使用率,結合信息網絡技術簡化工作流程,進一步提升實際管控效率,對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升也可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
全面建設的管理思想應始終貫穿工程全過程,并在工程建設各個階段保持關注,積極落實全面建設的主要思想,將監管結合的模式真正融入工程中,在工程建設前期、建設中期、后期積極落實各項工作,提升工程建設計劃方案的可行性,監督施工期間各項工作環節開展情況,重視各項管理制度落實情況,使管理人員參與程度提高,在工程建成后加快運行管理工作的運行速度。同時,應注意中小型水庫在管理工作開展期間的軟硬設施完善問題,埋設界樁、標識牌等硬件設施,配合監控設備加強監督管理力度,提高水庫水位及降雨量等重要數據檢測水平,妥善完成各類重要資料保管工作,確保全部詳細記錄在案。
水利工程建設工作應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之前所認為的先建設后治理理念并不符合實際發展需求,這種工作方式對我國自然環境所產生的破壞性影響極為嚴重,應重視生態保護意識的樹立,結合多元化的治理目標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才能夠在水利工程建設后滿足防水泄洪及發電灌溉等多種用途,并在環境效益方面達到一定維護效果,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所產生破壞性影響,避免出現水土失衡或環境污染等問題。
行政主管部門應在開展管理工作時達到統一化標準,針對轄區內的水利工程設計管理制度及相關權限,在管理法人與行政管理結合的情況下開展工作,法人管理作為主體并完善定制管理責任制,確保各部門管理職責劃分清晰化。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也應作為重視要點,達到專人負責工程看護、設備維修、調度管理的目標。
在工作開展期間,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補充增值責任及獎懲措施,可通過競爭上崗的方式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培養員工敬業精神,利用市場引領作用改善管護工作實施策略,通過工作與績效、考核掛鉤的方式激勵員工,進一步加強管理工作開展效率,支持運行管理的創新改革。
水利工程在管理期間可根據自身情況定制價格政策,公益性水利工程以成本價格作為設定基礎,非公益性水利工程則根據成本及利潤進行合理定價。管理人員的工資及工程維修費用也應計算入成本價格中,通過構建工程養護基金進行資金統籌管理,使管理工作在開展期間能形成良好的機制。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并積極補充相關法律法規作為工作開展依據,依法開展各項活動的監管工作,嚴查工程保護范圍安全性,一旦出現破壞性行為應嚴肅處理。在提出新建或擴建水利工程要求時,應依照統一規劃標準進行設計,并在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后才可按流程報有關部門審批,如果在施工期間出現破壞性損傷,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補救并賠償損失[5]。
管理技術自動化與現代化發展十分重要,應在防汛功能和供水供電等方面進行科學管控,工程管理預警系統在建設期間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才能在信息化管理方式下逐漸滲透,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在管理團隊的組件期間,應增加更多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負責管理崗位,現有管理人員應積極參與相關培訓,并重視專業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可進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各級水利管理單位應重視工程資源的重要價值,在以主業為中心的基礎上重視綜合經營情況,在水土資源潛力的挖掘過程中重視包裝及招商引資等渠道,并注意水利二、三產業的經營情況,可在科學調整產業結構后提升崗位待遇條件,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加入管理隊伍。
建設監理在開展期間可明顯提升建設項目管理效果,以提升科學性及公開性作為重要工作基礎,可在結合合同關系及監督、制約與協調的機能后,將工程建設管理水平規范化,有效提升工程投資效益。監理工作可在保證投資效益的基礎上加強監督,維護承包商的經濟利益,嚴格依照合同約定條款進行約束管理。
我國的水利工程項目的大量建設對國民經濟水平具有重要價值,應更加注意建設與管理的工作開展情況,才可在現階段管理體制和管理團隊優化提升的基礎上,逐漸改善傳統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問題,加強我國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和管理維護能力。為此,需廣大水利工作者和相關行政部門共同配合,才可進一步實現規范管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