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



身處職場,很容易生出時光飛逝之感。
環顧四周,80后已是廉頗老矣,90后的光環也逐漸褪去。今年,首批00后就要離開校園,職場即將大規模迎來00后“萌新”。
與80后、90后等代際的人一樣,00后們剛成年即被畫了群像。騰訊QQ和中國青年報社之前發布的《00后畫像報告》顯示,00后們認可開放、自我、獨立、自信、奮斗的代際屬性,他們既高度認同主流價值觀,又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超七成00后樂觀面對未來。
青睞互聯網大廠,
偏愛新一線城市
2021年秋季招聘,第一批00后加入求職隊伍。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面向全國各地大學生發起關于就業的調查,回收2700份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各個行業中,互聯網行業最受歡迎,64.33%的00后希望畢業后能進入互聯網行業工作,其中近八成工科生將其作為自己的求職目標。此外,文體產業和教育行業僅次于互聯網行業,分別排在最受歡迎行業的第二、三位。針對大學生對企業的好感度調查結果顯示,受訪00后大學生最向往的企業前三名分別是字節跳動、阿里巴巴和京東。
調查顯示,對于00后而言,工作不是單純的“飯碗”,他們把工作當成展示、發揮的舞臺,比起賺錢,他們更在意成長空間和個人在工作中的價值體現。在受訪大學生首次求職最看重的工作屬性中,成長、個人能力提升快(67.24%)排在首位。價值感、讓人感受到工作的意義(49.07%),高薪、滿足物質基礎(40.64%),熱愛、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閃光(32.35%),創造、能完成“從0到1”的突破(29.57%)等,也都是00后在求職中所看重的。
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趨勢來看,00后有著80后、90后無法比擬的優勢,也有著更加良好的職業前景。隨著中國經濟體量的持續增大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而00后是接受高等教育比例最高的一代人。同時,00后還是自帶創新基因的一代人,他們從小就把興趣愛好作為學習和求知的原動力,也天然掌握了網絡等新技術的使用手段,眼界開闊、樂于實踐、追求創新。
但是,00后畢業生也面臨著許多外在壓力,一方面是大學畢業生人數屢創新高,就業崗位競爭激烈;另一方面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國際環境日趨復雜,生產性企業招聘趨于謹慎,就業崗位供給有限。根據2022年《社會藍皮書》公布的最新調查數據,僅有45%的大學畢業生對就業表示滿意,畢業半年內跳槽的比例超過了21%,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有3年以上的長期職業規劃。面對就業質量不高的困難,00后開始走向現實,更青睞在穩健型單位和大城市就業。
脈脈數據研究院的調研數據顯示,00后們在職業發展的城市選擇上有自己的想法。職場新人向新一線城市流動的趨勢顯著,畢業后的90后選擇去一線城市的占比為35%,00后占比僅為18%。00后們開始將目光放在杭州、成都、長沙等新一線城市。
有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愿意為錢加班
00后出生在和其他代際完全不一樣的環境:他們擁有更優渥的物質生活,成長過程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思維模式、價值取向、職場觀念都展現出與眾不同的特點。
2021年春季招聘期間,脈脈數據研究院對90后、95后、00后的職業觀展開了調研。結果發現,三個代際的年輕人追求的“理想工作狀態”不盡相同。26%的95后和90后都更愿意把“追求回報”視為理想狀態。而24%尚未經受社會“毒打”的00后選擇“為愛發電”。
習慣了“電子社交”的00后們,似乎成為了“社恐”一代。三個代際的年輕人對團建的態度有明顯差異,僅有10%的00后喜歡團建,而90后的占比是00后的兩倍。
00后更愿意與文化、價值觀契合的企業共同成長。調研數據顯示,雖然企業價值觀、企業文化等因素在00后擇業時候不構成影響,但卻是留住00后的重要因素。
“職場新人如何拒絕崗位調動”“同事都加班職場新人該不該走”“職場新人如何快速與同事拉近關系”……00后與其他代際的年輕人一樣,都要處理這些職場困惑。
中青校媒的調查顯示,80.77%的00后最煩同事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此外,“甩鍋俠”(46.15%)、“光說不做事的人”(43.33%)也是00后不想遇到的同事。00后最怕的不是工資低(46.83%),而是職場勾心斗角,上演《甄嬛傳》(74.44%)。
準點下班是“打工人”最后的倔強。
36氪發布的《2021當代年輕人下班行為報告》顯示,78%的00后不等領導下班就先走了,比80后的比例高出21%。其中,有超過一半是光明正大地走,有兩成選擇偷偷溜走。
“打工人”不但想準點下班,還不愿意加班,但是,如果給足加班費呢?
在36氪發布的另一份《2021當代年輕人加班報告》中,65.98%的年輕人愿意加班,有16.5%的年輕人則堅守底線——給錢也不加班!00后的態度則積極得多,79.6%的00后愿意為錢加班。
58同城調研指出,對于個性突出的這一代人,“職業人格工蟻化”和“主體人格鮮明化”的沖突更加激烈,他們更加青睞既能激發興趣,又能提供和實現個人意義的工作。“不要成為完成任務的工具人”這種認知尤為強烈。
此外,隨著互聯網社群的崛起,伙伴關系取代了上下級關系,扁平結構取代了科層組織,加上員工自我意識覺醒,年輕的員工們需要更多賦權,在親密的伙伴關系與堅定的價值導向下,實現自身的個人價值。
嘴上說“躺平”,背后比誰都努力
自從“躺平”一詞在網絡中出現,網友關于“躺平”“不躺平”的爭論一直持續不斷。對于年輕人怎樣看待“躺平”、在“躺”與“不躺”之間如何選擇,中青校媒的調查顯示,70.34%的00后說“躺平”只是過一下“嘴癮”,實際上比誰都努力。
00后不僅不要“躺平”,堅韌、能干是他們給自己在未來職場中的定位。48.15%的人給自己的職場定位是“能干的勇敢牛牛,不怕困難”,23.51%的受訪者給自己的職場定位是“能干的職場‘秀兒’”。
在工作面前,感情問題都變得更加次要。調查顯示,七成00后大學生認為工作比戀愛重要,其中26.2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更想先工作賺錢,42.64%的受訪者認為戀愛不可避免要給工作時間讓路。其中,大一學生比大四學生更想工作賺錢。
在拼搏中的00后對自己未來薪資待遇充滿樂觀。有67.65%的00后評估自己畢業后10年內年入百萬元,超過20%的00后預期自己畢業后能夠月薪過萬元。
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賺錢目標,不少00后都成為了“斜杠青年”開展副業。調查顯示,90.7%的受訪職場青年有職場B計劃,其中00后有職場B計劃的比例達到92.5%。微商∕代購∕帶貨(37.5%)和寫作∕自媒體(36.4%)是受訪職場青年們最常見的B計劃內容。
隨著00后涌入,傳統的職場環境也悄然發生變化。曾經被看作“不務正業”的事情,開始受到輿論的關注和官方的肯定。
2019年以來,已有56個新興職業正式確定。從直播銷售員、整理收納師,再到玩偶醫生、繪夢師、多肉寄養師、游戲捏臉師、制云師、貓糧品嘗師,越來越多新興職業伴隨著00后的成長走進大眾的視野。
央視新聞官方微博曾發起“我向往的新職業”投票,整理收納師就以1.4萬的得票量位居榜首。不少網友認為,這是一份既可以實現財富自由,又可以讓人精神富足、治愈不開心的工作,尤其對于喜歡整理的人而言,再合適不過。
393050058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