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賢才
在“南美洲脊梁”安第斯山脈,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白雪覆蓋著黃金,礦工們的汗水混雜著血淚。這里是全世界最高的人類聚居地——秘魯的拉林科納達,毒氣彌漫、空氣稀薄、終年嚴寒,是最殘酷的人類據點之一,這里礦工的人均壽命僅35歲。盡管拉林科納達終年嚴寒、空氣稀薄,且彌漫腐爛的臭味,但仍有人趨之若鶩來此淘金,只因在過去20年里,金子的價格上漲4倍多。黃金就像有毒誘餌,讓人們前赴后繼地來到此地,為它“送命”。
該地區淘金活動至少可追溯至19世紀早期,如今,僅有幾家小公司在阿納尼亞山擁有開采權,大多數礦場依然在非法開采運營,工人的勞動協議一般都是口頭約定,勞動安全和環境條件也不符合標準,但當地政府見錢眼開,對此狀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拉林科納達的惡劣條件嚴重危害著工人的健康,破壞了安第斯山脈景觀,但這并沒有阻止美國、瑞士等國的買家和加工商前來采購。當這些背負沉重代價的黃金搖身一變成為價值連城的寶貝時,誰都無法追蹤溯源到這個監管不利的“黃金地獄”。國際上希望為產自符合更高標準金礦的黃金設定更高價格,但這番努力在拉林科納達未起作用。
非法金礦的承包商通常不住在拉林科納達,他們把日常的經營工作交給信任的工頭;這些工頭垂直管理礦工,并會根據金礦情況,以口頭約定方式相應雇傭工人來干一周至數月。工人可能會得到食物和住所,但沒有福利或工資。
不過,每個月有一兩天,工人可以留下在礦場里發現的東西。礦工們可以在4小時內盡可能多地扛出礦石,這些礦石將屬于他們自己;但如果礦石里不含金子,他們一個月就白干了;這里“領工資”像“拆盲盒”一樣,對于承包商來說,這個制度很劃算,而礦工們敢怒不敢言。如果工人受夠了可以隨時走人,但很多人依然被未知的誘惑挽留了下來。
山區深處迷宮一般的礦場中,致命事故和斗毆屢見不鮮。礦工在出售所得黃金后,有時會被搶劫甚至謀殺,他們的尸體被扔在礦井里無人知曉。
秘魯的大部分黃金被出口到國外的精煉廠,大約有1/3出口到占世界黃金總量70%的瑞士。
在拉林科納達,另外一些受害者是女性(包括女童),她們被人販子從秘魯和玻利維亞引誘來,沒收她們的證件,逼迫她們在骯臟的酒吧甚至妓院工作。在拉林科納達約有2000名年輕女性,其中一些尚未成年,她們在兼做“不良行當”的酒吧里工作。



為了提取黃金,開采商通常會用氰化物處理大量的礦石,一般會加入汞碾碎,汞與黃金結合能形成汞合金;隨后,把汞合金塊交給買家,買家用噴燈處理汞合金塊,使汞蒸發,留下的就是黃金。


黃金價格從20年前每克不到10美元,到2021年春天上漲至每克超過55美元,秘魯不受監管的礦場數量隨之激增。高昂的金價,使曾經謙遜的秘魯人迅速成為頂級出口商。然而來自環境和人權組織的壓力,以及幾宗備受矚目案件的發生,促使人們努力整頓供應鏈。其中一宗是秘魯海關人員扣押了90公斤運往瑞士的非法貨物;另外一宗是在美國逮捕了一批被控洗錢的加工廠員工。整頓供應鏈意味著要求開采商遵守法規,讓買家能夠追蹤黃金的來源并核實當地條件。
目前,雖然秘魯已有18個礦場獲得非營利組織“責任采礦聯盟”的認證;但在世界“最黑暗”的雪山礦場里,口頭協議制度仍使該地采礦正規化困難重重。


3417500218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