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威帆
小區治理事關千家萬戶,關乎城市長治久安。在普遍推行包干制的物業管理模式下,一些物業公司通過壓縮成本來追求利潤,業主因不信任物業公司而少繳或拒繳物業費,小區管理陷入惡性循環。
如何走出困境?武侯區率先探索黨建引領信托物業模式,以健全小區組織體系為前提,重構小區黨組織、業主、業委會、物業企業協同共治。業主基于信任將物業費與公共收益設立為“共有財產”,業主大會作為委托人,物業企業作為受托人,全體業主作為受益人,物業企業依照約定進行管理,獲得管理人酬金。
該做法有效破解物業矛盾糾紛高發等問題,獲評2020年“全國落實‘六保’任務創新案例”和“全國市域社會治理創新優秀案例”。
發展信托物業,破解物業糾紛困局
風華苑小區修建于2001年,由于建成時間較早,小區老化帶來的問題日漸集中:環境衛生較差,綠化缺乏維護,健身設施老化,監控設備不足……截至2019年上半年,風華苑小區先后成立了五屆業委會,更換了五家物業公司,物業服務不穩定,物業管理服務每況愈下。
“以前平均每周都要處理三波小區的矛盾糾紛問題。”武侯區火車南站街道桐梓林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家蓉介紹,風華苑小區物業采用的是包干制,居民按照0.8~1.2元/平方米的標準向物管公司支付物業費,物管公司自負盈虧。智樂物業總經理劉強表示,包干制財務不夠透明,業主不知道錢花在哪里,容易激發業主與物管的矛盾。
2020年初,在社區黨組織引導下,風華苑小區正式啟動“信托制”物業服務模式,即將小區物業費、小區公共收益等設立為小區共有基金,小區業主大會作為委托人,以信托方式授權給物業企業用于小區管理服務。
實行“信托制”以來,小區內公共設施煥然一新,矛盾糾紛的投訴率直線清零,“現在大家都是心平氣和的,氣氛明顯不一樣了。”張家蓉表示,導入信托制物業后,物業費收繳率也從60%提高到99%。
堅持黨建引領,重構多元共治關系
“信托制”物業試行初期并非一帆風順。起初居民對“信托”概念一知半解,物業企業也認為“信托制”物業是對已有工作的否定。
“讓老百姓接受信托物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能依靠黨建引領的方式,在前期發動宣傳組織引導群眾的時候,黨員、黨組織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武侯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李超介紹,為織密小區組織體系,集中開展小區黨建“四有一化”專項攻堅,新建小區黨組織300余個,明確把組建黨組織作為推行信托物業前置條件,確保小區治理正確方向。
“信托制”的基礎在于信任。通過社區小區黨組織牽頭,組織居委會、業委會(自管委)、居民骨干、物業負責人等主體了解各方態度,形成意見歸集,磋商管理模式,建立共識基礎。同時,在小區居民自決基礎上,黨組織全程介入推選居民骨干、組建業委會、選聘物業、擬制合同、商討物業管理和收費標準、確定公開形式和監督方法等關鍵環節。
在開展“信托制”物業服務的過程中,小區黨員帶頭宣傳公開透明、開放參與、信義為本的小區共有財產政策知識,引導業主將以上原則納入居民公約與業主規約之中,為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議事會、院落管委會等自治組織打下基礎。同時創新“物業+社工”等模式,深入小區開展宣傳宣講、骨干發掘、培訓賦能、矛盾調解等工作,讓信托物業深入人心。
創新財務制度,重塑陽光透明機制
購買大掃把花費120元,用于保潔,票據類型是收據及支付截圖;購買復合肥花費139元,用于植物施肥,票據類型是入庫單及支付截圖……在風華苑小區的公告欄上,1月的每一筆花費全部公開上欄。
在信托物業服務模式下,物業公司必須公開財務明細。武侯區委社治委副主任卿科介紹,信托物業服務模式實施中,通過合同約定方式,將物業費、公共收益等小區共有資金設定為全體業主共有基金,物業企業除提取一定比例(8%~15%)作為酬金外,其余費用全部用于物業服務。為保障業主財務知情權,在實行“雙密碼”管理的基礎上,研發信托物業信息平臺,每位居民都可以隨時查看小區物業費、廣告費、維修費、物業人員工資等每筆收支流水和財務憑證。
為讓資金用途更加公開,積極探索開放式預算,全體業主、業委會和物業企業共同進行預算編制,確定小區管理服務標準,交多少錢、做哪些事、享受什么樣的管理和服務,在量入為出前提下,全由小區居民說了算,減少因信息不對稱、業主不知情而產生的對物業企業和業委會的不信任。
2020年10月,出于“寧可多花點錢,也要享受好服務”的需求,風華苑小區業主主動提出上漲物業費,經業主大會表決,以73%的贊成票,同意每平方米增加0.3元的方案。
完善監督機制,推動物業提質增效
據了解,成都市探索建立以賦權為關鍵的信義合作機制,創立監察人制度,將社區(小區)黨組織、居委會成員以及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聘為小區治理監察人,享有與小區居民同等的監督權,可以隨時監督小區自治組織、管理主體的權力運行、財務收支和管理服務等情況,從而為政治力量和社會力量有序介入小區治理提供了合法渠道。對居民提出的財務收支質疑,根據信托制規定管理主體有義務自我舉證、自證清白,否則將承擔相應責任,從而極大降低了居民監督成本,提高了監督質效。
風華苑小區的試點是成都“信托制”物業落地的一個縮影。據了解,在武侯區已實行信托治理的31個小區院落中,管理服務質量普遍提高,物業繳費率、居民滿意度提升至90% 以上,小區矛盾糾紛減少90%以上。如今,“信托制”物業服務已在成都100余個小區推廣。
398750190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