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木
摘要:目的:探討雙鋼板結合植骨治療成人股骨干骨折術后非感染性骨不連的有效性及并發癥影響。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共入組30名觀察對象,均為成人股骨干骨折術后非感染性骨不連患者,所有觀察對象均接受雙鋼板結合植骨治療,術后對患者進行1年期隨訪,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綜合分析、評價。結果:在患者的術后1年期隨訪中,所有患者均于術后3-4個月內植骨成活,術后6周將石膏去除,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功能康復訓練,術后X線復查結果顯示骨折斷端愈合,所有患者均為發生固定物斷裂、感染等相關并發癥;在功能評分中,30名患者骨折愈合優19例,良10例,總優良率96.67%(29/30)。結論:針對成人股骨干骨折術后非感染性骨不連患者,雙鋼板結合植骨治療方案具有治療有效性高,安全性強的優勢,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雙鋼板;植骨;成人股骨干骨折;非感染性骨不連;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6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5--01
股骨干是人體內最長的管狀骨,其承擔著下肢的重量,對于人體活動十分關鍵。如收到直接、間接傷害影響導致骨折,一般以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的方式進行治療[1],但是受到長時間使用、操作原因等因素的影響,將導致髓內針在干骨旋轉時的不穩定影響,或因患者負重因素的干擾,將導致內固定鋼板的松動,導致干骨再次損傷,因此,需要再次進行手術治療[2]。本次研究就此展開探討,以雙鋼板結合植骨治療的臨床效果為重點,納入成人股骨干骨折術后非感染性骨不連患者30例,進行綜合分析,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2019年1月-2021年1月進行,共入組30名觀察對象,均為成人股骨干骨折術后非感染性骨不連患者,所有觀察對象均接受雙鋼板結合植骨治療,本次研究涉及30名患者均接受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區間20-75歲,平均年齡(52.52±7.59)歲。所有患者術后均與以X線片診斷,術后骨折未發生愈合同時固定螺釘存在松動現象,以延遲愈合Weber-cech標準對患者進行分類,存在肥大型骨不連患者16例,萎縮型骨不連患者14例;股骨干上段骨折患者7例,股骨干中段骨折患者10例,股骨干下段骨折患者13例。
1.2方法
予以患者持續硬膜外麻醉,指導患者保持側臥體位,常規消毒、鋪巾后,選擇原手術位置切口進入,拆除原有裝置后,對骨折周圍軟骨組織進行適當剝離,并進行松解處理,在操作過程中應當盡量避免傷害到骨折斷端血管,保證其血液供給,在徹底清除骨折斷端纖維瘢痕組織、硬化骨以及壞死骨后,重新打通髓腔,并且使用細鉆對硬化骨進行多角度鉆孔,改善骨折斷端血運。針對存在骨折斷端萎縮患者,應當在骨折斷端進行多個鉆孔,并且切除周圍組織骨膜、筋膜,有效改善局部血運狀況。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選擇7-8孔固定鎖定加壓鋼板,并應用適當髂骨前上棘后方2-3cm髂棘處松質骨,結合骨折治療需求,修剪成細小的骨顆粒,植入至骨折斷端及其周圍,術后以石膏板進行外固定,持續6周,再予以拆除,結合患者的恢復情況,指導患者進行康復性訓練。
1.3觀察指標
術后對患者進行1年期隨訪,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綜合分析、評價。療效判定標準:患者骨折端完全愈合,關節屈曲伸功能喪失低于10%,關節旋轉功能喪失程度低于25%,以上為優,患者骨折端愈合,關節屈曲伸功能喪失低于20%,關節旋轉功能喪失程度低于50%,其他情況為差[3]。
1.4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分析由SPSS20.00統計學軟件完成,統計規則如下,計數資料:統計方法“%”,檢驗方式“x2”,計量資料“x±s”,檢驗方式“t”,統計學差異性標準“p<0.05”。
2結果
術后,對患者進行1年期隨訪,所有患者均于術后3-4個月內植骨成活,術后6周將石膏去除,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功能康復訓練,術后X線復查結果顯示骨折斷端愈合,所有患者均為發生固定物斷裂、感染等相關并發癥;在功能評分中,30名患者骨折愈合優19例,良10例,總優良率96.67%(29/30)。
3討論
在臨床中,股骨干骨折術后非感染性骨不連發生的原因,與機體股骨干自身存在的特殊生理結構性有關,即應力大、應力集中,骨折發生后,將導致局部組織供血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固定不當等不良反應,臨床表現出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畸形以及骨擦音、異常活動等。臨床針對股骨干骨折術后非感染性骨不連患者的治療,需要同時具備良好的環境基礎以及可靠的固定方式[4]。
雙鋼板結合植骨治療技術的原理為,將雙鋼板分別置于骨不連部位的內側、外側,從而形成較為穩定的三維關系,具有較強的抗剪力效果。對于存在破損的股殘缺處進行自植骨彌補,進而保證骨骼的完整性。有效增強血液供給的能力,進而促進骨傷的愈合。并且雙鋼板聯合自植骨治療,在骨顆粒處彌補鋼板固定效果,增強骨骼的穩定性,使其能夠在穩定狀態下實現愈合、生長。并且所用骨顆粒取自患者的其他部位骨骼,其存在的排異作用較小,安全性較高[5]。研究結果也顯示,術后,對患者進行1年期隨訪,所有患者均于術后3-4個月內植骨成活,術后6周將石膏去除,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功能康復訓練,術后X線復查結果顯示骨折斷端愈合,所有患者均為發生固定物斷裂、感染等相關并發癥;在功能評分中,30名患者骨折愈合優19例,良10例,總優良率96.67%(29/30)。
綜上,針對成人股骨干骨折術后非感染性骨不連患者,雙鋼板結合植骨治療方案具有治療有效性高,安全性強的優勢,臨床可行性價值高。
參考文獻:
[1]孫賀,孫亮,薛漢中,等. 雙鋼板內固定結合自體髂骨植骨治療 療效分析[J]. 國際外科學雜志,2020,47(3):175-181.
[2]姜世川,朱旭,肖鵬,等. 雙鋼板聯合植骨治療成人股骨干骨折術后非感染性骨不連的臨床效果[J]. 中國實用醫刊,2020,47(2):25-28.
[3]王化齊,韓曉強,黨杰,等. 雙鋼板垂直固定聯合髂骨植骨治療四肢骨不連回顧性分析[J]. 陜西醫學雜志,2020,49(6):704-707,712.
[4]齊東楠. 雙鋼板結合自體骨移植治療股骨干骨折術后無菌性骨不連118例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1):360-361.
[5]康國銳. 雙鋼板內固定聯合自體髂骨植骨治療股骨干骨折術后骨不愈合效果觀察[J]. 包頭醫學院學報,2021,37(5):34-37.
151750118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