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曉華?莫艷莉?譚秀蓮?陶麗雙
摘要:目的:分析氣囊仿生助產術對改善陰道分娩質量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臨床陰道分娩產婦共計240例,根據隨機抽樣法將其分為常規組、實驗組,各120例。常規組接受常規助產方式,實驗組接受氣囊仿生助產術輔助陰道分娩。對比兩組產婦的產程時間、分娩方式、產后并發癥發生率如產后出血、宮頸裂傷率、新生兒窒息率。結果:實驗組產婦產程時間、產后并發癥、新生兒窒息率均低于常規組,P<0.05。實驗組選擇陰道分娩率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產婦接受氣囊仿生助產術能夠縮短產程時間保障其順利分娩,有效降低剖宮產率,促進母嬰健康,明顯改善陰道分娩質量,建議臨床普及。
關鍵詞:氣囊仿生助產術;陰道分娩;分娩質量;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5--01
女性妊娠分娩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陰道分娩是符合人體生理結構的分娩,也是目前臨床首選的分娩方式。但部分孕產婦沒有真正了解自然分娩知識,害怕疼痛而選擇剖宮產分娩,使剖宮產率逐年上升,增加了母嬰風險及進期和遠期并發癥。故而臨床也在積極倡導自然分娩來保證婦嬰身心健康,而怎樣提升陰道分娩質量,也成為當下重點討論的話題。[1]目前科學的輔助分娩方法報道比較多,其中氣囊仿生助產術的應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以上存在的問題[2]。對此,本研究分析氣囊仿生助產術對產婦陰道分娩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產婦資料共計240份,均為足月產婦,愿意陰道試產者,隨機抽樣法下設立常規組(n=120)、實驗組(n=120)。常規組:產婦年齡25~41歲、平均年齡(30.25±3.71)歲,孕期38-41W、平均孕周(39.06±0.10)W。實驗組:產婦年齡24~42歲、平均年齡(31.00±3.62)歲,孕期38-40W、平均孕周(39.05±0.12)W,預計胎兒體重范圍均為2500g-3500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單胎頭位,無頭盆不對稱、產道異常等現象;(2)無嚴重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3)胎先露達坐骨棘水平或棘上1cm,評估可行陰道分娩;(4)所有產婦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統計,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資料遞交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
1.2方法
常規組:產婦宮口約開至6cm,觀察胎先露達坐骨棘水平或棘上1cm時,在宮縮間歇時行人工破膜處理,觀察胎心和羊水性狀。若有宮縮乏力,排除禁忌癥后給予靜脈滴注縮宮素,同時記錄胎心音和宮縮情況。
實驗組:產婦宮口開大5cm進入產房,做好溝通工作。囑其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如未破膜,在宮縮間歇時行人工破膜,觀察胎心及羊水性狀。啟動儀器將仿生氣囊置入陰道上段,調整儀器自動模式使其5分鐘左右擴張至8厘米,停留4分鐘,氣囊擴張5厘米時會暫停1分鐘,模擬人體自然分娩時的生理性擴張節奏,擴張2次。陰道下段擴張1次,氣囊直徑6 cm左右,保持2-5min。術后停留觀察10分鐘,若產婦無規律宮縮,予靜脈滴注縮宮素調節宮縮。同時注意觀察宮縮、羊水、胎心音情況,正確指導產婦屏氣用力,直至胎兒順利娩出,如發現異常必要時轉剖宮產。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的產程時間、分娩方式、產后并發癥發生率。
產程時間評價標準:第一、第二、總產程時間越短,助產手段效果越佳。
分娩方式評價標準:陰道分娩例數/組間數*100%,結果越高助產手段效果越佳。
產后并發癥發生率評價標準:(產后出血+宮頸裂傷+新生兒窒息)/組間數*100%,結果越低助產手段效果越佳。
1.4統計
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分析,以(x±s)、(n? %)表示,采用t\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產程時間對比
實驗組產程時間低于常規組,P<0.05可見表1。
2.2分娩方式對比
常規組陰道分娩94例,占比率78.33%;剖宮產26例、占比率21.67%。實驗組陰道分娩115例、占比率95.83%;剖宮產5例、占比率4.17%。可見實驗組陰道分娩率更高,對比X2=25.7482 ,P<0.05。
2.3產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產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可見表3
3.討論
自我院產科2016年1月開展氣囊仿生助產術至今,已5年有余。氣囊仿生助產術是一種非藥物催產方法,主要借助仿生原理提前松弛產道來加速產程。通過氣囊對直腸刺激,促進排便反射,進而增加腹壓,肛提肌收縮,幫助胎兒頭部旋轉并以最佳徑線娩出,改善枕橫枕后位,有效降低剖宮產率,減少產后出血、尿潴留現象,極大提高產婦預后[3]。主要優勢體現在:氣囊仿生助產能夠有效縮短產程,明顯減少產婦待產時間和分娩時所承受的疼痛;提高白天分娩率,產科醫生能夠做到有計劃分娩,提高順產安全系數,同時減輕了夜間工作人員的負擔,從根本上提高了分娩的安全性。另外縮短了軟產道對胎頭的壓迫過程,因此新生兒室息及顱內出血發生率有著明顯的降低。氣囊助產儀對產道逐漸的擴張,循序漸進的擴張還降低了軟產道發生重度裂傷的可能[4]。同時陰道分娩如配合硬膜外麻醉鎮痛,可緩解產婦的疼痛感,消除產婦緊張及焦慮等負面情緒,減小過度通氣現象,極大降低了胎兒窘迫的發生[5]。但第二產程中,腹肌易出現松弛屏氣無力現象,出現宮縮乏力,影響胎頭下降,減慢產程,增加母嬰并發癥。實驗表明,在第二產程分娩鎮痛中配合用氣囊仿生助產術可提高產婦分娩成功率,縮短產程[6]。在使用時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在產婦宮縮間歇時,氣囊增大必須勻速,氣囊直徑增大務必在產婦能承受的范圍內:所有操作必須在無菌下進行,監控胎心,確保無異常情況發生[7]。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常規組,實驗組剖宮產率、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更低,陰道分娩率更高,P<0.05。說明氣囊仿生助產術干預產婦分娩過程能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產后并發癥,提高整體分娩質量,具有安全、易操作、產婦接受度高、減少住院日等優點,取得了極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綜上所述,臨床應用氣囊仿生助產術可縮短產程,醫學應用價值高,值得優先選擇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樊靜。氣囊仿生助產術在剖宮產術后疤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5):130-132
[2] 駱美芳。氣囊仿生助產術聯合自由體位在分娩結局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11):102-104
[3]韓春萍,肖文萍,李娟,謝栩娟。氣囊仿生助產術在硬膜外麻醉鎮痛分娩產婦第二產程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0,2,(27):118-120.
[4]張秋菊。氣素仿生助產98例臨床效果觀[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22):3385-3387
[5] 梁麗碧,吳東蘭,何錦卿等.運用氣囊仿生助產術提高瘢痕子宮經陰道分娩成功率的有效性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2):86-89.
[6] 盧鳳英.自然分娩中氣囊仿生助產術配合分娩鎮痛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5,(Z3)249-250.
[7] 麥連弟。探討經產婦產程中行氣囊仿生助產術的效果[J].智慧健康,2020.6(07):84-86
作者簡介:莫曉華(1978.8-),女,漢族,廣西南寧人,副主任醫師,本科學歷。主要研究方向:產科,母嬰保健。
187250051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