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云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采取陰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選取曾接受剖宮產術但此次妊娠有陰道分娩機會的62例瘢痕子宮妊娠產婦作為觀察組, 再選擇未接受剖宮產術但此次妊娠有陰道分娩機會的62例瘢痕子宮妊娠產婦作為對照組, 對比兩組陰道分娩試產成功率、陰道分娩情況和產后并發癥情況。結果 觀察組陰道分娩試產成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程時間、產時出血量、新生兒體質量、新生兒Apgar評分、住院時間、產后并發癥與對照組相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根據產婦具體情況進行嚴格產前檢查, 采用正確規范的助產手段,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采取陰道分娩完全可行, 且不會提高產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211
對于出現難產孕婦或不可經陰道分娩的孕婦采用剖宮產是一種有效補救措施, 并且近年來剖宮產技術的不斷改善和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 使得剖宮產率顯著增高[1]。但是剖宮產會顯著提高術后母嬰并發癥的發生率, 并且會形成瘢痕子宮。而對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采取陰道分娩的可行性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2]。在本研究中對本院收治的瘢痕子宮再次妊娠者給予陰道分娩, 將分娩結果與未進行剖宮產再次妊娠行陰道分娩的結果作對比?,F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曾接受剖宮產術但此次妊娠有陰道分娩機會的62例瘢痕子宮妊娠產婦作為觀察組, 再選擇同期未接受剖宮產術但此次妊娠有陰道分娩機會的62例瘢痕子宮妊娠產婦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年齡23~45歲, 平均年齡(29.66±5.75)歲;孕周33~40周,
平均孕周(39.51±0.42)周。觀察組年齡24~44歲, 平均年齡(29.32±5.51)歲;孕周34~41周, 平均孕周(39.63±0.56)周。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給予所有產婦嚴格產前檢查, 主要為胎位、胎兒體質量以及胎兒心率。并且準確測量產婦骨盆, 了解產婦產道情況。并且掌握產程的進程和羊水性質的改變。在胎兒娩出后需要對產婦的各項生命特征進行嚴密監測, 如果出現因為宮腔而引發的出血性休克需要立即給予搶救措施。對娩出胎兒的產婦給予肌內注射催產素10 U, 如果出血量>200 ml,
則需要給予產婦靜脈滴注催產素15 IU, 從而顯著增強子宮平滑肌的收縮作用。并且分娩后給予產婦常規抗生素以避免
感染。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陰道分娩試產成功率、產程時間、產時出血量、新生兒體質量、新生兒Apgar評分、住院時間和產后并發癥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陰道分娩成功率 觀察組陰道分娩試產成功率為67.74%(42/62), 低于對照組的82.26%(51/6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陰道分娩情況 觀察組產程時間、產時出血量、新生兒體質量、新生兒Apgar評分、住院時間與對照組相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3 產后并發癥 觀察組產后出現2例細菌感染、4例宮裂出血、1例新生兒窒息、2例尿潴留、5例腹膜粘連;對照組產后出現1例細菌感染、3例宮裂出血、1例新生兒窒息、3例尿潴留、6例腹膜粘連;兩組產后并發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剖宮產率顯著上升, 而在剖宮產后會留下瘢痕, 在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后選擇再次剖宮產或陰道分娩成為研究的熱點。部分研究者認為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如果選擇陰道分娩可能會導致子宮破裂, 因此剖宮產較為安全[3]。而部分研究者認為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如果選擇剖宮產并不會改善圍生兒的死亡率, 并且產婦還可能會出現麻醉意外、羊水栓塞等意外事件, 并且再次剖宮產術可能會引發盆腹腔粘連, 使得剖宮產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提高。而采用陰道分娩能夠在合理使用抗生素、 第一次剖宮產切口愈合良好等情況下顯著降低子宮破裂的發生率[4]。
在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陰道分娩試產成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進行陰道分娩會顯著增加分娩難度。而觀察組產程時間、產時出血量、新生兒體質量等指標以及產后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與王雪朋[5]的研究結果相類似。可見有效處理和準備措施能夠顯著提高陰道分娩的安全性, 改善分娩結局。在給予瘢痕子宮再次妊娠行陰道分娩時也需要注意確定產婦分娩適應證, 確定前次剖宮產切口愈合情況。并且需要檢查胎盤未附著與原子宮切口處。此外, 還需要仔細觀察產婦瘢痕是否出現裂傷。
綜上所述, 臨床根據產婦具體情況進行嚴格產前檢查, 采用正確規范的助產手段,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采取陰道分娩完全可行, 且不會提高產后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陳靜.疤痕子宮再次妊娠剖宮產68例臨床分析.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5, 26(15):3536-3537.
[2] 孫蘭香.剖宮產疤痕子宮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繼續醫學教育, 2015, 29(10):96-97.
[3] 范爭艷. 56例疤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臨床分析.中外醫療, 2015, 34(1):29-30.
[4] 陳玲珍, 胡桔青.疤痕子宮切口妊娠180例的圍生期護理干預措施.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 2014, 34(11):1418-1419.
[5] 王雪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的可行性分析.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14, 17(4):551-554.
[收稿日期:2016-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