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軍 趙曉霞 李志博
西安市北方醫院皮膚科,陜西西安,710000
Bostan等[1]報道COVID-19與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再激活密切相關。本文報告3例接種COVID-19后發生帶狀皰疹的病例。
臨床資料例1,男,50歲。因“左側胸部紅斑、水皰伴疼痛5天”于2021年4月11日來診。患者于2021年4月1日接種了第一劑北京科興COVID-19疫苗。5天后,左側胸部出現紅斑、水皰,自覺針扎樣疼痛(圖1)。入院后給予抗病毒、營養神經等治療。后期隨訪,患者于2021年5月6日接種了第二劑北京科興COVID-19疫苗,接種后前3天接種部位出現酸痛,隨后逐漸減輕,無其他不適。患者目前尚未接種第三劑疫苗。

圖1 左側胸部呈帶狀分布的片狀紅斑,其上可見水皰、血皰
例2,女,53歲。因“右側腰背部疼痛3天,紅斑、水皰2天”于2021年6月8日來診。患者于2021年5月30日接種了第一劑北京科興COVID-19疫苗。4天后,左側腰背部出現間斷刀割樣疼痛。6天后,左側腰部出現紅斑、水皰,疼痛加重(圖2)。入院后給予抗病毒、營養神經等治療。后期隨訪,患者于2021年7月3日接種了第二劑北京科興COVID-19疫苗,接種后前2日出現輕度乏力,隨后逐漸減輕,無其他不適。患者目前尚未接種第三劑疫苗。

圖2 左側胸部、腰部、背部散在帶狀分布紅斑,其上簇集分布水皰、大皰
例3,男,61歲。因“右前臂紅斑、水皰伴疼痛4天”于2021年7月16日來診。患者于2021年7月4日接種了第二劑北京科興COVID-19疫苗。8天后,右前臂出現紅斑、水皰,自覺針扎樣疼痛(圖3)。入院后給予抗病毒、營養神經等治療。患者于2021年6月1日接種了第一劑北京科興COVID-19疫苗,接種后前3日出現間斷發熱,最高體溫達38.1℃,隨后體溫逐漸恢復正常,無其他不適。患者目前尚未接種第三劑疫苗。

圖3 右前臂屈側散在米粒至黃豆大的紅斑、丘皰疹、水皰
討論接種COVID-19疫苗后發生帶狀皰疹國外已有報道[1-3],隨著COVID-19疫苗的廣泛接種,與之相關的發生于皮膚的不良反應值得皮膚科醫師關注,有必要進一步探討相關的因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