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權 崔志鈺
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每個人對人生價值的理解不同,追求人生價值的過程不同,最后每個人實現的人生價值也不相同。這與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把握的機遇、自身的能力、付出的努力和采用的方法等諸多因素有關。這些因素有個人內在因素,也有環境外在因素;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
每個人的起點不同,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秉賦有差異,但這些要素對人生價值的實現是有重要作用的。社會上常有“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等稱謂,這些“二代”有比其他人更好的基礎和更高的起點,更有利于其人生價值的實現。但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是自己賦予的,你賦予自己怎樣的價值,就會付出相應的努力,采取相應的行動,并努力創造和把握實現價值的機會,這個過程就構成了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如果能不斷賦予自己以人生價值,即便出身貧寒、一介布衣,也照樣可以活成一束光;即便在平凡的崗位上,也照樣可以創造出光輝的業績。反之,如果一個人不賦予自己以人生價值,即便是各種樣式的“二代”,即便起點再高,最終也會蹉跎了歲月,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人生的意義其實就體現在不斷賦予人生價值、不斷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中。
人生價值是自己賦予的,而不是他人強加的。天可以降大任于是人,但是否可堪大任,則從根本上取決于自己。這個賦予體現在對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規劃上——有沒有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有怎樣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有沒有契合自己的個性稟賦等,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人的人生價值能否實現。有的人秉持“活在當下”的人生哲學,“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的人秉持“人生得意須盡歡”的人生哲學,在人生順境和逆境前呈現不同的意志和態度;有的人秉持“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的人生哲學,與世無爭、消極作為,過一種“佛系”的生活;有的人秉持“奮斗是最美麗風景”的人生哲學,積極進取、努力拼搏……有的人胸無大志,有的人志存高遠;有的人常立志,有的人立長志;有的人年少立志,有的人老而無志……這些都會在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中體現出來。我們既要立長志也要常立志,在咬定目標的同時,不斷確立和修正個人的階段性目標,以“每一個不曾努力的日子,都是對生命辜負”的人生態度,將人生的每一天都變成一個篇章。
人生價值是自己賦予的,這是建立在“自知者明”基礎上的。有怎樣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能不能或在多大程度上做到術業有專攻,能不能經受得住清貧、寂寞的考驗,這些都需要自己有一個明晰而清醒的認識。這個賦予是對個人發展潛力的認識和開發——每個人的發展都存在各種可能性,蘊藏著無限的潛能,關鍵在于如何激發人的潛能。人的特質是在生活、學習、工作中逐漸顯露出來的,這離不開“伯樂”的發現和賞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育人的前提是發現人,古代就有“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的佳話。然而就算世有“伯樂”,也先得有“千里馬”;要想自己成為“千里馬”,就需要有精專的能力儲備、廣博的視野。這種能力儲備和視野如果能建立在個性特長、興趣愛好等積極品質的基礎上,就會創造出獨特的人生價值。
人生價值是自己賦予的,這自然離不開持續的奮斗。人生的價值從來不會自動實現,而是奮斗出來的。這個賦予就是要自覺地苦心志、勞筋骨,自愿地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在苦練內功中形成專功。奮斗是重要的,試問誰沒有奮斗、拼搏過?可之所以很多人仍“泯然眾人矣”,關鍵在于沒有持續地、永不停息地奮斗,形成自我的奮斗節奏。有的人一旦獲得一點小成就,就“小富即安”、不思進取;有的人在困難面前卻步;有的人在遭遇人生挫折后意志消沉、一蹶不振……持續的學習、持續的奮斗是不斷賦予人生價值的必要條件。
人生價值是自己賦予的,并不等于人生價值就可以隨便賦予,而是需要用目標、用行動、用意志來賦予。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賦予自己獨特的人生價值,應該確立清晰而高遠的、不斷進階的奮斗目標,并向著目標矢志不渝地前行。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
320750190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