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兵
摘要: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如何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對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來說刻不容緩。按照“分類明確作業總量”的要求,作為初中學段必留作業的學科而言,在控制作業總量的前提下,亟須從學校層面、學科層面、家庭層面控制作業總量探索設計、布置作業的方式。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物理作業;提升質量
引言:“雙減”政策的推出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雙減”并不意味著考試的難度有所降低,學生學習的知識內容并沒有發生變化。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利用有效的課業內容,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那么便需要對教學內容以及作業內容予以創新,這樣才能夠提升教學的質量。由此可見,在當今“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對物理作業進行創新設計是極其必要的,在減輕過重的課業壓力的同時,保證作業的質量,才會達到物理作業的最佳效果。
一、“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作業創新設計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高效檢測課堂教學效果
“雙減”政策是對課業負擔的減輕,但是并不代表著教學難度有所下降,因而進行初中物理作業的創新設計,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記憶型作業,多設計實驗型作業,更能夠綜合的反映初中生的物理學習水平,也能夠更為高效地對課堂教學效果予以檢測。
(二)有利于調動初中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作業的布置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后能夠對所學的知識予以溫習,所謂溫故而知新,但是課后作業并不應當是強制學生學習的工具。對此,在“雙減”背景下實現初中物理作業的創新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便能夠增進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不會因為過重的作業而產生疲倦、煩躁的心理;反而是主動在課后進行物理探究,完成物理作業。由此可見,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作業的創新設計有利于調動初中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三)有利于減輕學生負擔,提升教學質量
在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下,當今時代對于人才的需求以及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樣便會給學生帶來較重的學習壓力。在“雙減”政策的推廣下,對物理作業內容予以篩選,有針對性地進行物理作業的創新設計,這樣便會有效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通過精選的物理作業內容,豐富的物理作業形式,教師更能夠發現學生物理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利于實現因材施教,從而便會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學質量。
二、學校層面的作業量控制
(一)依據布置作業學科課節控制總量
按照學科特點和學生課內學習消化、課外作業鞏固狀況,明確布置作業和不布置作業的兩類不同學科,把布置作業的學科作業納入每日布置作業學科課時總量中。根據初中物理學科特點和學生課內學習消化、課外作業鞏固狀況,初中物理學科應該確定在布置作業學科之中,學生課后完成作業的時間也應該按照當日布置作業學科的課時總量進行分配,這樣就能按照“雙減”要求,不至于增加當日的作業總量和時長,不至于增加學生課業負擔。
(二)按照因材施教原則分層布置作業
課堂教學需要因材施教,課后作業也需要因材施教。學校可以為每位學生提供校本化的 A.B、C 分層作業本,這樣,不僅能夠切實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而且能夠有效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提高作業質量。這樣,作業布置合理、合情、科學了,學生完成作業就輕松了,不至于因為看不懂、做不上而泯滅興趣、失去信心,從而抄作業、搞應付。例如:初級中學布置作業學科如數學、物理、物理等科目的作業,就可以按難度分為 A.B、C 三個等級,按課時打造作業“超市”,由學生自主選擇完成。學校可以組織各年級學科備課組統一編寫分層作業本,由學校教務處或教科室、各教研組負責審核修訂。編寫、修訂時,各學科要全面、細致掌握班級學生學習狀況,根據授課內容和學生課堂學習表現和檢測情況,首先,要強基固本,考慮 C 等級學生,明確全員達標內容,至少讓 C 等級學生也能達標;其次,考慮 B 等級學生,培養 A 等級學生,充分發揮學生自身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挖掘其潛能。學校應該統一要求教師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只完成必做題而不完成選做題,讓學習基礎扎實,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強的學生在完成必做題的基礎上視學科時間分配情況完成選做題。
三、教師層面的作業設計與布置策略
(一)切中學生課堂學習或練習中出現的問題
每個學生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所不同,學習的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要明確物理作業的布置目標,讓學生通過完成課后作業達到彌補課堂學習不足、鞏固課堂學習內容、強化課堂學習重點的目的。為此,教師對物理必做題的設計必須要面向全體學生、針對必須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巧設計,精布置,不能用“現成”“老套”的題目替代本應精心“設計”的作用,不能用同一標準去約束所有學生,不預計完成作業的時間,不權衡當日作業布置的總量。這樣,就根本起不到通過布置作業解決問題的作用。如果覺得沒有必要另外設計、布置作用,教師完全可以布置“修正型”作業,把課堂練習或檢測中學生把握不好或出錯的題目,作為作業,要求學生重新整理到錯題集上。這種類型的作業不僅容易完成,而且針對性強;不僅直擊問題個個攻破,而且不留后患,堡壘推進。
四、家庭層面的作業完成過程監管與數量質量監督
學校要把學生所在年級作業布置總量和完成時間控制信息及時告知家長,家長要根據學校規定監管孩子按時高效完成作業,不能因為學生自身的拖拉、玩耍而導致總量合理、可控的作業不能完成。同時,家長還應講究方法,以帶孩子游玩、觀賞、實踐等為刺激點,給孩子抓緊時間完成作業、騰出時間外出活動的心理渴求,利用空閑時間帶孩子到體育館、圖書館、科技館、動物園、植物園、綜合實踐基地等能夠激發孩子興趣的地方,既融洽了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又開闊了孩子眼界與視野,培養了孩子積極觀察、思考、實踐的習慣,開發孩子潛力,增長孩子才干。
結束語
作業是課內知識鞏固以及課后溫習的重要途徑,“雙減”政策要求教師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那么為了提升作業的高效性,教師便應當對物理作業予以創新,在控制總量以及時間的基礎上,精選物理作業內容、創新初中物理作業的形式;還應當合理設置物理作業的難易程度,實現因材施教。這樣才能夠既符合“雙減”政策的具體要求,又能夠高效檢測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秦曉文. 初中物理鞏固類作業的設計策略[J]. 中學物理,2020,38(18):5-8.
[2]楊衛.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作業設計的思考[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2):84-85.
140250170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