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鄉村教育對于鄉村振興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只有提高下一代棟梁的整體水平,鄉村振興才能持續進行下去。本篇文章以廊坊市安次區葛漁城鎮為例,就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鄉村義務教育的發展進行探究,探索現如今鄉村義務教育的短板,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葛漁城鎮;鄉村義務教育
引言:中共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了鄉村建設的戰略目標,建成有社會主義特色的現代化新農村,這是鄉村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一步。在鄉村振興的大方向下,要想實現鄉村穩定發展,關鍵在于振興鄉村教育。鄉村要振興,教育需先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推進鄉村教育的發展成為了鄉村振興的一個有力的突破點,提高鄉村教育水平對鄉村振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葛漁城鎮義務教育發展現狀
廊坊市安次區葛漁城鎮,教育水平較為落后,也存在較多問題,為提升本鄉鎮的教育教學水平,響應廊坊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對于統籌鄉村振興建設研究的號召,特成立課題組進行研究,以廊坊市安次區葛漁城鄉鎮的中小學為樣本,發現了鄉村教育的一些典型問題。
1.鄉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
經過調研發現,葛漁城鎮農村教師年齡出現斷層,老教師和新教師青黃不接,農村教師的儲備力量不足,骨干教師數量不足,老帶新能力較弱,優秀教師稀缺,教研教改能力不足,導致農村教師的教學水平整體質量不高。農村教師的培訓上面比較欠缺,無法獲取最新的教育教改信息,了解優秀教師教學經驗的資源和機會也十分有限,教研水平也有待提升。鄉村教師思想相對固化,對變革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持保守態度的居多,自我變革的意識相對較差。由于鄉村與城鎮發展水平懸殊,鄉村教育改革的機會少、平臺少,嚴重阻礙鄉村教師教學水平提升的路徑。這些問題都使得鄉村學校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這是導致鄉村教育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2、現代化技術水平落后
在現代化教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教師們對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是迫切的,但是葛漁城的農村學校普遍對教育信息化的組織、管理重視是不夠的。教學設施設備陳舊老化,更新換代嚴重不足,這些也影響了教師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探索。且農村學校對教師教育信息化的培訓力度嚴重不夠,導致教師能夠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能力十分有限。同時,學校現有的信息技術設施設備使用率低,缺乏必要的維護,沒有很好發揮功效。所以農村學校的教育設施不足的問題凸顯出來,教育現代化水平相對市區比較落后,尤其是在疫情當前的時期,農村學生和教師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非常有限,又繼續拉大了跟城市教學水平的差距。
3、留守兒童問題凸顯
鄉村教育的主要載體是學生,而制約鄉村教育振興的一個問題就是留守兒童。根據調查問卷統計,葛漁城鎮的學生中父母都出去打工的占61.25%,有51.35%的留守兒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管,在生活上,留守兒童缺乏良好的照應,很多留守兒童學習動力不足。實地調查中還發現,一些留守兒童在心理、性格、思想品德等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部分兒童敏感多疑,膽怯害羞,缺乏自信,沒有明確的目標,社會認知偏差,無法適時的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和生活習慣。
二、葛漁城鎮鄉村教育發展建議
1、把提升教師素質作為鄉村教育發展的突破口。
教師之間應加強教研活動,不斷提升教學水平。農村的教育水平主要表現在師資水平的參差不齊以及教育資源的嚴重匱乏,優秀教師留不住,相對于教育資源的匱乏,師資水平對于農村教育具有決定性作用。所以在這種背景之下,應組織改進教學措施的各級各類培訓,讓教師能夠吸收到最先進的教學理念。組織各類研討會,讓農村教師切實探索新時代下的教研教改。以廊坊市的市級、區級各個學科名師工作室為依托,開展各類“送課下鄉”活動,讓葛漁城的中小學能夠領略到市區名師的水準,開拓教師和學生的眼界。且積極推進廊坊市區和葛漁城鎮的教師流動,讓葛漁城鎮能夠吸收優秀教師力量。同時也舉行各種教學教研活動和比賽,讓老師們在活動中不斷提升教學水平收獲成長。定期舉行學科教研活動,做好教研記錄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有效地提升葛漁城鎮的教育教學水平。
2、提升農村學校的現代化教學水準。
農村教學現代化的發展首先需要從教師的方面進行具體把握,引導教師提升自身對于教學的理解,而且加強教師對現代化技術的應用,掌握多媒體應用技術來更新知識,加強現代化教學技術的培訓,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習的效率。應為學校配齊多媒體一體機,安裝先進的教學軟件并找專人負責對教師進行培訓,通過多媒體技術提升教師們的授課質量,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教師參與各類信息技術優質課,激發教師探究多媒體應用的熱情。
3、積極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
學校是兒童接受正規教育的主要場所,留守兒童作為一代特殊的教育對象使得學校教育呈現不同的風采,學校應該建立留守兒童專項檔案,有效了解掌握留守兒童各方面發展變化狀況。鼓勵班級建立留守兒童特別小分隊,指導留守兒童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生存,用真正的師愛撫慰留守兒童受傷的心靈。同時,學校團委應全面開展“幫扶留守兒童”為主題的結隊幫扶活動,鼓勵他們結伴同進。成立留守兒童心理輔導工作室,配備心理老師為留守兒童及時進行疏導教育。
結語
鄉村義務教育發展是鄉村振興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但也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漫長過程。通過對葛漁城鎮教育現狀的研究,窺見整個鄉村振興的道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社會各個部門都要群策群力,積極配合,振興鄉村教育,以實現真正意義的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 孫興華,馬云鵬.鄉村教師能力素質提升的檢視與思考[J].教育研究,2015 (5).
[2] 董麗娟,鄉村振興教育先行[J]. 文化學刊,2018(11) : 134-136.
[3] 劉鐵芳.鄉村教育的問題與出路[J]. 讀書, 2001(12):19-24.
廊坊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
課題編號:2021079
課題負責人:魏芳
課題組成員:王健 陳春艷 李國茹
381350190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