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昊天
2022 年,日本的軍事開支將達到5.4 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979 億元、470 億美元)。這一預算案涵蓋從裝備采購、研發升級、人員部署到駐日美軍相關開支等項目,在資金支出規模上再度創造了歷史紀錄,是日本軍費的連續第八年增長。
這一將于2022 年4 月1 日生效的“撒錢計劃”,尚未得到日本立法機關批準。不過,鑒于日本自民黨及其執政伙伴公明黨在國會參眾兩院均占多數,預算案獲批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日本2022年軍費開支明細中,一系列新型武器無疑是重頭戲。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近日發表文章稱,2022 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將建造至少5 艘水面艦艇,外加1 艘潛艇。具體來說,9.57 億美元用于建造第九艘和第十艘“最上”級護衛艦,6.41 億美元用于第六艘“大鯨”級潛艇,1.16 億美元用于第五艘“淡路”級掃雷艦。日方還訂購了1 艘海洋研究船(2.42 億美元)外加1 艘海洋監測船(1.7 億美元)。
預算案還撥出4 億日元用于設計新型巡邏船。該型艦艇不一定在2022 年開始建造,因為日本的慣例是在施工正式啟動前很久就著手分配資金。以“最上”級護衛艦為例,該級艦艇的第五艘和第六艘在2021 年6 月進入船體制造階段,第七艘和第八艘預計于2022 年陸續動工,與每年新增兩艘護衛艦的總體規劃基本吻合。
日本陸上自衛隊近年來積極介入遠洋和瀕海行動,所以在2022年預算中獲得了8880 萬美元的撥款,用于建造一艘新型后勤支援船和一艘新概念登陸艇。
空中力量方面,日本海上自衛隊仍然是優先照顧的對象,它打算采購3架P-1海上巡邏機(價值6.75億美元)和一架US-2 水上飛機(價值4780 萬美元),還有一架從歐洲進口的MCH-101 掃雷/運輸直升機,價值5300 萬美元。

日本“出云”號
另有4960 萬美元用于提升UP-3D“獵戶座”教練機的模擬訓練能力。日本海上自衛隊此前預支了4090 萬美元,用于試運行無人駕駛飛行器。另有520 萬美元用于對艦載無人機進行測試,以評估其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價值,1040萬美元用于提升“最上”級的自動化掃雷能力。在此基礎上,海上自衛隊打算引入更多的無人駕駛艦艇。
預算案中的另一大看點與兩艘“出云”級“準航母”有關,二者為搭載美制F-35B 垂直/短距起降戰機而進行的改裝工程耗資約5300 萬美元,其中包含美國為幫助該機上艦而產生的測試費用。2022 年,日本將繼續采購F-35B,4 架新飛機總價值約4.4 億美元,外加1.78 億美元的附帶支出。截至2021 年年底,日本總共簽訂了8 架F-35B 的合同,計劃在總共157 架F-35 中納入42 架B 型。這些飛機將由日本航空自衛隊管理和操作。
為強化防空反導能力,預算案單獨劃撥了1.76 億美元,為兩艘“摩耶”級“宙斯盾”驅逐艦購買“標準”-6 導彈,艦上的SPY-6型相控陣雷達也要同步升級,耗資5050 萬美元。日方希望,在陸基“宙斯盾”項目取消后,以更多搭載先進雷達和攔截導彈的艦艇作為替代。
值得注意的是,2022 財年,日本計劃在距中國臺灣約300 公里的石垣島駐軍,在島上部署遠程火力。2021 年8 月,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宣稱,日本將在2023 年3 月前在石垣島部署中程地對空導彈、岸基反艦導彈及500 名至600名士兵。
和往年一樣,2022 年度日本軍事預算案涉及的相當一部分費用,是日本政府用來維護美日同盟的。其中,6800 萬美元用于擴建位于千葉縣木更津基地的V-22“魚鷹”傾轉旋翼機維護設施,該設施主要為美國海軍陸戰隊提供后勤保障。還有一筆27 億美元的專款,旨在將九州島南端的馬毛島開發成為可供美軍艦載機起降的訓練基地。另有一些與駐日美軍有關的“雜項”開支,合計約18 億美元,也遵照慣例由日方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