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對新課標改革逐步深化,在教學中高中化學教師要秉承由課堂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變的理念,逐步轉(zhuǎn)變教學思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學習能力。高中化學是高中階段必學的課程,它的知識抽象、深奧,學生課堂學習時間還很有限,所以很多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效果并不理想。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也忽視了對學生化學學習實效性的提升,這也是其中的關鍵緣由。本文是在闡述高中化學課堂存在的教學問題基礎上,從趣味知識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致;問題引導教學,促進學生思考;自主實驗學習,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小組合作教學,合作探索生成知識;利用多媒體,保障化學課堂教學質(zhì)量以及身份轉(zhuǎn)化教學,綜合學生學習技能六個角度出發(fā),對于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研究進行論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化學課堂;實效性;教學研究
隨著國家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今時代教學發(fā)展的需要,注重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逐漸成為教學關鍵。所謂實效性,指的就是學生自身的化學知識學習能力的提升,或者說就是學生的最終化學知識學習效果。因為只有切實保證和提高學生自身的高中化學知識學習能力,才能夠有效深化學生對于所學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新課程的改革它不是單純的換一套教科書那么簡單,而是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理念與教學方式,不能一味地只是講解課本上的知識,因此,教師就要擯棄以往那種單向傳輸式的教學方式,向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方向轉(zhuǎn)變,增加學校課堂教學中的實驗部分,改變之前課堂上只有教師在講臺上講而沒有學生回應的現(xiàn)象,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對化學學習產(chǎn)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通過在以前教學中總結(jié)的經(jīng)驗來看,要改變這種舊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該深刻學習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內(nèi)容,從中得到啟發(fā),來完善我們現(xiàn)在的化學課堂教育。
一、化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本來就空洞抽象的一門學科,如果不進行有效的課堂學習,就會使學生的成績越拉越遠,對學習化學更加提不起興趣,失去興趣后更加不愿意學習,如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使得化學課堂的教學效果越來越差。如何改善這種情況,這就需要教師找對解決問題的關鍵,從多方面入手去改變舊的教學模式。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發(fā)現(xiàn)問題,如果不知道問題在哪,是無法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的。下面就當前高中教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如下說明:
(一)教學模式傳統(tǒng)化
以教師的講課,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過時,這樣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這樣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培養(yǎng),使學生覺得聽起課來索然無味。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新方法,采用新的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對化學課堂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樂趣,并積極鉆研其中,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zhì)有質(zhì)的突破。
(二)課堂缺乏實驗,缺乏實際操作
化學的學習中不能缺少了實驗,想要將所學知識記牢那么必不可少的就是多動手,而在現(xiàn)在的高中,化學課的教育和其他學科一樣,還是只是以教師的講為主要的學習方式,沒有實驗環(huán)節(jié),學生沒有動手機會,只是在課堂上了無興趣地聽著教師的講解,很難做到對內(nèi)容的理解,只能死記硬背一些知識。長此以往,學生會越來越討厭化學,所以學校應該增加高中化學課中的實驗,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三)師生之間缺乏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
教學,就是教師的教跟學生的學相結(jié)合的過程,此間環(huán)節(jié)缺一不可,包括問答等內(nèi)容。這個學習過程就如同嬰兒學步一樣,你在教孩子在學,你教完了不讓孩子去走,怎么知道他會走了呢?所以,有教有學才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教過之后讓孩子自己去走,慢慢地他就會掌握你教的內(nèi)容,并且銘記于心不會忘記。目前的高中化學就是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只是一味地按照課本講,很少和學生交流互動,那么怎么知道學生學會了呢?就算是記住了知識內(nèi)容,在實踐中會應用嗎?只是簡單地教與學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在社會的需要了,需要學生將學習內(nèi)容融會貫通,學以致用,能將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社會生活中去,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
二、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對策
(一)趣味知識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致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高中化學教師想要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就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角度入手,調(diào)動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自身的化學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造激情,如此才能夠更加高效地保證和提高學生的最終化學知識學習效果。但是因為化學知識本身的抽象性和枯燥性,所以一般性的化學教學方法難以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致。對此,教師就可以從趣味導入的角度出發(fā),設計科學合理的情境,從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就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使以后的教學更見成效。
例如:在教學“元素周期表”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一種趣味化的方式進行導入,以此激發(fā)學生對于元素周期表的學習興趣。教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很多的金屬元素,它們的活性相同嗎?”學生:“不同。”教師:“對,它們的活性各個不同,那么既然存在區(qū)別,那就有先后。就像你們看過的武俠小說一樣,里面都會有一個功夫排名。對于我們所學習的元素而言,也是一樣的,它們也會根據(jù)自身活性的不同而進行一定的排名,你們知道它們是怎樣排名的嗎?”在這里,教師通過將元素周期表和武俠小說當中的人物功夫排名進行對比,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于元素周期表的認識。在這里,教師可以繼續(xù)運用元素活性和功夫大俠進行對照的方式進行趣味教學,繼續(xù)激發(fā)學生對于元素周期表的學習與認識,比如:教師可以將活性較高的元素比喻為“風清揚”,將活性較差的元素比喻為平平之輩,這樣也能夠加深學生對于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活性的記憶與認識。
(二)問題引導教學,促進學生思考
正所謂“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開展高中化學知識教學時,其要注重對學生問題思維的引導,如此不僅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還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所學高中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因為知識的學習主要還是因為自己的思考,而且也只有加強學習者自身的化學思維能力,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構(gòu)建屬于其自身的化學思維體系,才能夠使化學的課堂教育更加高效。在課堂學習中,利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化學足夠的學習興趣,自主地去學習,才能使個人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
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進行問答的形式開展教學。這里的提問不同于日常的課堂提問,而是將課本中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問題轉(zhuǎn)化,通過持續(xù)提問的方式,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如此才能夠更加有效地加強學生對于所學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例如:在教學“鐵及其化合物”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直接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因為學生本身對于鐵金屬就比較熟悉,所以這里也就無須進行引導。教師:“同學們,鐵金屬我們都不陌生,那么你們說說鐵金屬的特點是什么?”在開始提問的時候,教師要選擇學生所熟悉的問題點入手,引導學生學習和認識鐵金屬,這樣能夠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反之,如果教師直接提問一些學生不知道的化學問題,那么就會在無形之中提高該節(jié)課內(nèi)容的學習難度,反而不利于后續(xù)教學工作的開展。在學生紛紛講述出自己對于鐵金屬的認識時,教師也能夠因此而了解學生對于鐵金屬的具體認識情況。接下來,教師就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深度的化學問題,比如:鐵在作為還原劑和其他非金屬單質(zhì)發(fā)生反應時,其反應后生成多少價化合物,這就是一種由淺到深和由易到難的提問,也能夠因此而深化學生的思維。盡管學生并不能夠確定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學生還是能夠給出自己的答案,比如:正二價化合物、正三價化合物。此時,教師就要繼續(xù)提問,比如:什么時候變化成為正二價化合物,什么時候變化成為正三價化合物?不斷引導學生向著更深一層的方向進行探索,不斷引導和優(yōu)化學生的化學學習思維。
(三)自主實驗學習,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實驗是打開化學知識大門的一把金鑰匙,教師在開展高中化學知識教學時,也要注重借助實驗的幫助,引導學生自主展開對于化學知識的科學探索,進而才能夠逐步加深學生對于所學化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如果教師直接要求學生通過翻看課本的方式進行學習,雖然也能夠起到一定的化學知識探索教學作用,但是效果遠不如實驗教學真實,也并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的化學科學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很多教師都存在輕視動手操作,重視知識學習的觀念。這種觀念其實是極其錯誤的,因為知識的教育不僅停留在文字和書本,更隱藏于生活和實踐中。只有不斷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對于所學化學知識的理解與認識。
例如:在教學“實驗活動4 用化學沉淀法去除粗鹽中的雜質(zhì)離子”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實驗,以此加強學生對于該部分化學知識的學習、理解和認識。首先,教師可以直接向?qū)W生提出用化學沉淀法去除粗鹽中的雜質(zhì)離子的實驗方向,并且因此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需要說明的是,教師不要讓學生直接翻看課本,而是要讓學生進行主動性的思考和研究,這樣才能夠真正鍛煉學生自身的化學思維能力。盡管學生本身對于運用化學沉淀的方式去除粗鹽中的雜質(zhì)離子并不了解,但是學生可以運用自己的想象進行思考,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而且,即使學生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教師也不要打擊學生,而是要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實驗,這樣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所學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在學生紛紛按照自己的思路展開化學實驗之后,其最終所產(chǎn)生的錯誤也是比較多的,而這些其實也正是化學教師所需要的。通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所犯的錯誤,也就能夠很好地加深學生對于這部分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而且通過這種直接動手操作的方式,其本身也是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一種提高。
(四)小組合作教學,合作探索生成知識
所謂小組合作教學,指的是教師在開展高中化學知識教學時,其并不直接面向?qū)W生進行化學知識的講解,而是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索,從而促使學生主動生成知識。具體而言,教師針對某一化學知識點,可以向?qū)W生進行陳述和說明,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能力進行科學分組,以此促進學生之間展開深入性的學習和交流,從而加深學生對于所學化學知識的印象。
(五)利用多媒體,保障化學課堂教學質(zhì)量
隨著現(xiàn)代化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我國對于學校的基礎建設投資加大,先進的多媒體教育系統(tǒng)已經(jīng)幾乎進入了所有學校,這就很好地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由以前的只是黑板粉筆到現(xiàn)在的電教方式,可以用幻燈片多面地展示教學內(nèi)容,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巨大優(yōu)勢,用文字、圖片、聲音、音樂及視頻等多種方式展現(xiàn)出來,既生動又形象地向?qū)W生呈現(xiàn)出化學教學內(nèi)容,使抽象、乏味,復雜的化學知識變得直觀形象、生動、簡單,便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接受并得以消化。
(六)身份轉(zhuǎn)化教學,綜合學生學習技能
好多學校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到講臺講課,教師在下邊聽的形式,從中找出學生不理解或者理解錯誤的部分并加以糾正,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認識有機化合物”一課之前,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提前做好這一節(jié)課內(nèi)容的預習工作。到了第二天,教師就可以邀請學生上臺講課。盡管學生在講課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諸多的錯誤,但是教師不要直接點明,而且更不能否定身份轉(zhuǎn)化教學的方式,而是要讓將學生知識講解過程中的問題點記錄下來。在學生講課結(jié)束之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講課錯誤點進行教學,如此才能夠更加高效性地提高學生對于所學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而且,學生的各項能力也因此而得到了有效的鍛煉與提高。
結(jié)束語
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并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教師在開展高中化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其要注重具體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要注重從化學知識本身的角度出發(fā),提高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這才是高中化學知識教學的核心和關鍵。但是很多教師本末倒置,這是極為不可取的。筆者以上所提到的教學方法也僅是提高高中化學教學實效性的諸多方式之一,更多的教學方式還需要教師自身的努力探索和嘗試,以更好地為高中化學知識教學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徐祚壽.論高中化學教學課堂教學實效性提高策略[J].高考,2019(7):79.
[2]彭主瑞.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有效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6(29):170.
[3]張瑾.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效性[J].數(shù)理化學習,2016(4):80-81.
作者簡介:韋金榮(1970—),女,壯族,廣西都安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大化縣高級中學,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班級管理。
29495017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