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
摘? 要: 法律保留原則不僅是憲法的基本原則,同時也是行政法的重要內容之一。二者之間既相互聯系又存在一定的區別。在憲法與行政法的法律 保留原則中,都重點突出了立法權與行政權的具體分工,旨在進一步明確二者的職權范圍,確保立法機關的立法權限,如此才能有效地保護公民的合法 權益不受行政機關的侵犯。本文將對憲法以及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進行對比分析,希望可以為我國立法體制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
關鍵詞: 憲法;行政法;法律保留原則
引言
在法律適用和法律實施過程中,憲法和行政法具有重要的地位,對 于整個法律體系構建都具有重要價值。在憲法和行政法實施的過程中, 法律保留原則是一項重要的原則,其核心在于劃清法律適用的邊界,對 于法律規定和未規定事項的適用、理解都有一個清晰的界定。法律保留 原則作為一項基礎性原則,對于調整法律關系,提升憲法和行政法的適 用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在實踐中,作為相關理論研究者和司法實踐人 員,在開展憲法和行政法研究的過程中,要認識到法律保留原則的真正 內涵和實踐意義,探索科學的法律適用路徑,提升憲法和行政法發展的 綜合水平,適應當前法治建設需求,為社會提供更優質的法律研究成果 和實踐策略。
1 法律保留原則的含義及其具體分類
該原則最早是由德國學者奧托 ·邁耶提出,后逐漸發展成為德國憲政 體制的基本理念。該原則提出的初衷在于保護個人自由與財產不受行政機 關的侵犯,也就是德國一直奉行的無法律便無行政原則。改革開放以來,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躍式發展,我國的法律體系也在不斷的完善,公民的權 利意識也日益增強。但是法律基礎仍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導致在法律保留 原則基礎上的違背法律的現象時有發生。法律保留原則,其主要意義在于 對公民合法權利與義務的保護。臺灣行政學者陳新民在其所著《行政法總 論》中指出,法律保留原則在憲法意義與行政法意義中,均屬于法律保留 原則范疇,但二者的實質意義又有著明顯性的差別。憲法意義的法律保留 原則,指的是在國家范圍管理內的部分事項,除卻行政機構外,其他機構 無權進行管理制約。而該原則在行政法意義中,則是指所有的行政行為都 要經過法律的授權才能得以進行。
2 憲法與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的區別
2.1? 不同法律規范中的區別體現
憲法與行政法中都通過直接的方式來體現法律保留原則的內容。例 如憲法里面的第八條和第九條都明顯地體現了法律保留原則的內容:行政 主體在開展活動的時候一定要得到法律授權,如果沒有授權就不能繼續活 動。但是,在行政法中會在每個部門里面體現出和法律相關的內容,如行 政處罰法中就有和行政許可行為相關的內容。行政機關需要以法律內容作 為依據。對比兩者之后能夠發現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比憲法中的法律 保留原則更加直接。
2.2? 基本權利保障原則
法律保留原則設置的價值目標就是基本權利的保障,源于行政權力日 益擴張并開始對公民基本權利產生威脅,因此法律保留原則在深層次上體 現的是公民的利益,反映了對人的價值的關懷和尊重,該原則要求國家權 力將公民基本權利納入法律保護之內,同時要求國家機關對公民基本權利 給予充分的尊重,不能隨意侵害。因此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行為時,必須 要尋找對應的法律依據。在對關乎公民切身利益的基本權利進行限制時, 一定要做到慎之又慎。
2.3? 理論基礎的差異
憲法與行政法中法律保留原則最突出的區別在于其理論基礎的差異。 制定憲法的最終目的在于對公民合法權益的保護,因此,法律保留原則在 憲法意義中主要涉及到民主原則、分權原則以及基本人權三方面內容。而 行政法的制定主要服務于行政部門的行政行為,對他們的行為、活動進行 有效約束,并為行政工作的開展給予法律支持。因此,法律保留原則在行 政法意義的理論基礎在于法治主義。所以說,該原則在憲法意義與行政法 意義中其理論基礎是不盡相同的,而這也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別。
3 我國憲法和行政法中關于法律保留原則的內容
3.1? 我國行政法中針對基本權利法律保留的規定
根據法律保留原則,一切行政行為都需要具備法律依據,行政保留所 涉及到的本質性問題就是何種行為應納入法律規定范圍內,行政機關何種 情況下擁有自由裁量的權利。我國現行的行政法律部門的法律規范中均能 夠體現出法律保留原則。如《行政處罰法》第九條規定,限制人身自由的 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第十條規定,人身自由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應當是法律絕對保留的事項。再如,我國《立法法》第八條規定了法律保 留的事項,即代議機關專屬立法權的內容,包括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 權利的剝奪、前置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和征 用、民事基本制度、訴訟和仲裁制度等。第九條規定,上述幾項中,犯罪 和刑罰、公民政治權利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前置措施與處罰均是法律絕 對保留的范圍。
3.2?? 《憲法》中關于基本權利的法律保留的規定
雖然我國《憲法》中并沒有明確的對“法律保留”作出表述,但其很 多條文都體現了法律保留的精神, 對于基本權利的保障也多是通過“依照法 律”“由法律規定”“以法律規定”“依照法律規定”等表述來實現的。具 體內容如下:其一,在第三十條中,通過“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 外”這項表述反映了公民所擁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也即只有法律才能剝 奪公民的政治權利,這是法律保留原則的隱晦體現。其二,第十條規定國家 征收和征用土地必須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其三,第十三條規定國家要依照法 律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其四,第四十條規定公民的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 受到法律的保護,公安或是檢察機關在對公民的通信進行檢查是必須嚴格依 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其五,《憲法》中還規定了公民承擔的基本義務,如第 五十五條和第十六條規定公民具有服兵役和納稅的義務。
4 區別法律保留原則對我國法律秩序的意義
4.1? 憲法中法律保留原則的意義
在我國,國務院屬于行政權的最高國家機關,國務院在行使權力的時 候一定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所有超出范圍的權力都屬于越權行為。 另外,人大常委會委員在實行自己權力的時候也要經過授權。在我國,人大 常委會既是行使權力的機關,也是立法機關。權力機關在行使權力的時候一 定要保留對法律的限制,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限制我國的常委會。
4.2? 行政法中法律保留原則的意義
在行政法中也要重視法律保留。法律保留不僅包括法律內容,還包括 其他一些規定,法律保留能夠有效地對一些行政內容進行補充,特別是對 行政行為和行政種類的補充。在行為上法律保留還重點強調結果和過程進 行時的合法性。現在我國的法律保留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擴大,刑 偵法應用的范圍也更加廣泛,這些都對我國法制秩序的構建非常有幫助。
5 結束語
總之,法律保留原則可以有效約束公共行政,且該原則同時也是行政 機關依法行政原則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與此同時,法律保留原則的設置與 實施,不僅可以有效保障公民的正當權益不受侵犯,同時還可防止一些行 政機構濫用職權的問題,保護公民權益的能夠得以充分行使,從而確保我國行政機構的社會服務職能得以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張玨芙蓉. 法律保留原則在憲法和行政法中的分析[J].人力資源管理, 2017(09):395-397.
[2]支禹潤.解析憲法與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研究[J].法制博覽,2017 (35):223.
155450170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