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大河文明史、人類治水史,治水興利是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的永恒主題。
—鈕新強
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2年1月初,國家正式部署啟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作為三峽工程主要設計負責人之一的鈕新強院士談到,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國水資源配置的戰略水源地。人類認識和開發利用長江的歷史,是長江文明得以豐富與傳承的重要基石。水利工程在為人類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還以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為目標,在修建水利工程中創新技術手段,就是用科技為長江大保護和生態修復賦能。

?比鄰星d構想圖(圖片來源/歐洲南方天文臺)
比鄰星是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距離地球約4.2光年,它擁有兩顆已知的系外行星——比鄰星b和比鄰星c。最近,天文學家發現了另一顆行星繞著比鄰星運行的證據,其質量只有地球的1/4,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繞這顆恒星運行的最輕的行星,稱其為比鄰星d。
研究團隊利用智利的超大望遠鏡,觀察恒星在軌道行星的引力作用下是如何擺動的。根據恒星的擺動,他們推斷出該系統中極有可能存在第三顆行星。這顆行星以地球到太陽距離的0.029倍繞著它的主星運行,繞恒星運行一周需要5天多一點的時間,其質量為地球的26%。

沿海地區的大洪水一旦到來,海平面就會漲得更高,淹沒更遠的內陸
近日,南非開普敦大學的科學家繪制了非洲海岸213處自然遺址和71處文化遺址的地圖。他們發現氣候變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可能導致非洲海岸周圍面臨洪水破壞風險的遺址地數量增加3倍以上。海平面上升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后果之一,海水變暖、冰蓋融化等都會導致海平面上升。如果一場百年一遇的洪水來襲,該團隊繪制的284處海岸遺址地中有56處將處于危險之中。據此推算,到2050年,或許將有190多處遺址地可能處于危險之中。

?在黑猩猩身上發現的新行為,可以幫助人類理解自我治療的起源和進化
加蓬盧安果國家公園參與黑猩猩項目的研究人員,在觀察了22只黑猩猩的行為之后發現,在19個案例中,黑猩猩都會捕捉一只小的有翼昆蟲,并將其壓在嘴唇之間,然后用嘴唇或手指將其摩擦到自己暴露的傷口上,再把昆蟲取出來。這似乎是一種自我治療的急救形式。雖然有證據表明動物會利用植物進行自我治療,但利用昆蟲尚屬首次。我們可以在昆蟲體內發現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抗菌劑和抗真菌劑等物質,它們可以起到舒緩疼痛或幫助減少炎癥的作用。

心臟具有兩個功能性調節特征:機械電信號和自動性
最近,美國哈佛大學與埃默里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利用人類心肌細胞制造出一種完全自主的“人造魚”。研究人員通過兩層肌肉之間的心臟機械電信號,重建了每次收縮都會自動循環的系統。他們還設計了一個起搏器一樣的自主起搏節點,用來控制自發收縮的頻率和節奏。這種生物混合裝置同時包含生物和人工部分,能通過心肌收縮,在水中游泳超過100天。
這一成果有助于開發由活肌肉細胞制成的人造心臟,并為研究心律失常等心臟病提供平臺。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終極目標是能夠造一顆代替兒童畸形心臟的人造心臟。

?海洋垃圾指海洋和海岸環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經加工的固體廢棄物
近日,歐洲的科研團隊開發了一種能夠去水下收集垃圾的機器人,且成功進行了原型機的測試。這個機器人系統包括一個自主(或遙控)的母船、一架無人機和兩個水下機器人,能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和聲學傳感器將垃圾與海洋動植物區分開來。無人機可將收集的信息生成虛擬地圖,水下機器人會駛過虛擬地圖上的垃圾點收集垃圾。除了初始命令外,整個系統都無須人工干預。研究人員說,這個項目的目標是以80%的預測率對水下垃圾進行分類,并成功收集其中的90%。
207850118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