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絲帶、雪游龍……北京冬奧場館這些親密而貼切的昵稱,不但展現出中華文化的魅力,也拉近了大眾與冰雪運動的距離。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別稱早已家喻戶曉,場館外墻那22道形如絲帶的玻璃裝飾條,令其成為北京冬奧的標志性建筑。“絲國”是中國漢代時別稱之一,“冰絲帶”之名,可謂串聯古今。
在五棵松體育館東南側,新建的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奪人眼球。這里仿佛被無數片飄落的雪花包裹,“冰菱花”的昵稱由此而來。
與“冰菱花”相隔不遠的首鋼滑雪大跳臺,是世界上第一例永久性保留的滑雪大跳臺。作為北京賽區首個完工的新建比賽場館,被稱作“水晶鞋”的它早已成為網紅打卡地。后來它又有了一個更寫意的新名字——“雪飛天”。
在延慶賽區,“雪游龍”和“雪飛燕”之名,均傳承古代傳說。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游龍”以中華文化圖騰“龍”為創意,整條賽道宛如游龍盤踞山間。“飛燕”被視為吉祥之鳥,從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山頂平臺出發,一眼望去就像燕子展翅欲飛,因此“雪飛燕”也承載著吉祥之意。
(摘自《老年生活報》)
sdjzdx20220323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