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節將至,眼下陜西、河南、天津等省份正遭遇新冠本土疫情,其中天津、安陽兩市更是發現了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傳播鏈。面對當前的疫情防控局勢,多地時隔一年再度發出“就地過年”的倡議。各地又將拿出哪些留人就地過年的“大禮包”呢?
其中,浙江寧波,安徽合肥、蕪湖等地宣布了直接向外來務工人員發放“現金紅包”的舉措,部分地方還同時為留下外地員工的企業帶來“福利組合拳”。
早在2021年12月14日晚,寧波市政府辦公廳就已出臺《關于支持企業留工優工促生產的通知》,對2022年1月26日至2月10日期間在寧波市規上工業企業、限上服務業企業(不含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和重大項目施工企業一線生產崗位工作,且2021年12月在甬繳納社會保險的非寧波市戶籍員工給予專項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天100元,每人最高不超過500元。
2022年1月8日,合肥市發布《2022年春節期間穩崗留工專項行動計劃》,合肥市向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2月9日期間留肥,在合肥市重點用工企業、重大建設項目企業、規上工業企業和規上服務業企業工作,且在肥繳納社會保險的非安徽省戶籍員工發放“留肥紅包”,發放標準為每人1000元。
2022年1月10日,蕪湖市發布《蕪湖市“百分之一工作法”2022年春節期間穩生產穩就業專項行動措施》,對全部“一套表”單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資質的建筑業企業、限額以上商貿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中非蕪湖市戶籍留蕪過春節的員工,按照200元/人的標準給予過節補貼,每戶企業補貼最高不超過20萬元。
而在浙江金華等地,則選擇了為留在當地過年的外來務工人員提供消費券。
此次消費券發放對象為在金華市區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就業,并在金華市區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并繳費的非浙江戶籍人員,不含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實際控制企業(包括政府性質建設主體)員工,發放對象約10萬人。根據方案,每人將發放16張50元面額共計800元電子消費券。
此外,杭州市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于2021年12月31日研究制定了《杭州市關于春節外省務工人員留杭補助實施方案》。該方案提出,對春節期間(2022年1月31日至2月6日)留杭的非浙江戶籍務工人員,按每人600元標準,發放兩種電子消費券:一種是每人發放總額為500元抵扣券,每滿50元抵25元,允許疊加使用;另一種是按人均100元標準設置現金券,以搶紅包形式發放,可直接抵用并允許疊加使用。
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也在此前表示,春節期間是不是就地過年的問題要基于風險研判,全國不能“一刀切”,要分類、分區考慮。
(據澎湃新聞1.12訊)
sdjzdx20220323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