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程資源審議是幼兒園課程開發的重要環節,在此過程中堅守兒童立場,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課程資源的教育價值,促進幼兒的有效學習和全面發展。為此,幼兒園應促使教師基于幼兒的學習特點與多樣化學習需要形成正確的課程資源觀,提升課程資源審議的自覺性;應促使教師堅持問題導向,從理念與操作兩個方面充分考慮幼兒的發展目標、經驗水平以及主動探究和社會交往的需要,強化課程資源審議的目的性;應建立師幼共同參與的多層級審議機制與持續的過程性審議制度,同時保持課程資源審議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提高課程資源審議的系統性;應促使教師切實關注不同課程資源的內隱價值及其與幼兒學習興趣與經驗的關聯,讓課程準備的過程也成為教師與幼兒共同成長的過程,提升課程資源審議的價值性。
[關鍵詞] 課程審議;課程資源審議;課程資源;幼兒園課程
課程審議是課程編制的重要環節,它是指課程開發主體對教育實踐情境中的具體問題進行反復討論權衡以獲得一致性的理解與解釋,最終做出恰當的、一致的課程變革決定,并采取相應的策略。一般認為,課程審議具有理念分享、課程認同、策略催生、民主營造等功能,并且涵蓋從課程設計到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的全過程。隨著課程審議在幼兒園課程建設中的廣泛應用,主題的泛化以及話語權的懸置又使得課程審議逐漸偏離了其自身的價值軌道,導致無法有效解決課程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以課程審議的思維來審視幼兒園課程編制與開發,就是要堅守兒童立場并從源頭上梳理課程開發的目標以及課程資源的價值特征,最大限度地挖掘課程資源的教育價值來支持幼兒的學習與發展。[6][7]基于兒童立場的幼兒園課程資源審議要秉持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發展觀,堅持問題導向,建立健全課程資源審議機制,讓課程資源最大限度地服務于幼兒的全面健康和諧發展。
一、培育基于兒童立場的課程資源意識,提升課程資源審議的自覺性
資源意識是指對資源性質種類等的知識性認知,以及對資源的合理、高效綜合利用的情感要求,它決定了教師如何看待課程資源的教育價值及其開發向度。資源是幼兒園課程建設的起點,它既可以是動植物、沙石等自然資源,也可以是圖書、服飾、廢舊物品等材料資源,還可以是節日風俗、建筑古跡、文化藝術等人文資源。但不管是哪種類型的資源,它們都必須指向幼兒的全面發展和有效學習,教師必須從源頭上提高課程資源審議的自覺性,加強對課程資源數量與質量的建設。
第一,教師應基于幼兒學習的過程性和實踐性來樹立正確的資源觀。幼兒的學習以其自身的親身探究為基礎,他們是在對材料的操作和與外部環境的互動過程中獲得認知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正確的課程資源觀應該將各類潛在的課程資源看成是活化的,即這些資源能夠被幼兒操作、解讀、拓展和創生,它們不應該是靜態和封閉的。基于這一理念認知,幼兒園課程資源的選擇和開發就要依據活動目的、材料類別以及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拓展課程資源審議的范圍,提升課程資源審議的深度。
第二,教師應關注資源的多重特質以滿足幼兒的多樣性化學習需要。幼兒學習的個體性要求關注課程內容的多樣性,課程資源的開發必須滿足幼兒的多樣化學習需要。幼兒園課程資源審議一是需要關注資源的多樣性,而這一多樣性既表現為資源類型上的多樣,也表現為同一資源的不同表現形式;二是要關注資源的動態性,即課程資源的選擇和開發應該根據具體的教育情境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三是要關注資源價值的多維性,依據不同的教育目的靈活選擇和使用課程資源;四是要關注資源價值的潛在性,依據幼兒學習需要對相應的資源進行賦值,使之成為可資利用的課程資源。課程資源既可以是主題性資源,也可以是環境性資源,它們共同構成幼兒園課程資源的基礎,教師必須以敏銳且系統的課程審議意識認識課程資源在價值特征以及表現形式等方面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二、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課程資源審議的目的性
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在本質上就是進行園本課程建設。在教育民主化和不斷追求教育本體目的的雙重影響下,本土資源在幼兒園課程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園本課程建設熱潮推動了課程資源的開發進程,但在熱鬧之下,課程資源的開發仍存在不少問題。第一,課程資源開發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在實踐中,很多幼兒園建立了名目繁多的課程資源庫,但其中很多資源并不適合幼兒操作,或者與幼兒的發展需要不一致,難以真正滿足幼兒的學習需要。第二,課程資源開發重特色而輕價值。有些幼兒園在課程建設過程中為了特色而特色,忽視了課程資源價值的多維性以及幼兒發展的全面性,只注重某一領域課程資源的開發而對其他領域資源關注不夠。第三,課程資源利用方式簡單粗暴及流于表面。幼兒園在開發課程資源時不關注其價值的多樣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聯系性,缺乏充分的改造與重組,使得課程資源的價值難以被有效挖掘和利用。第四,只關注資源開發而忽視對其使用過程的關注與評價,未通過有效的手段來鑒別課程資源的價值實踐水平和目標達成度。
幼兒園課程資源審議的基本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鑒別各類資源的教育價值并優化其開發和使用過程,因此,它必須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來強化審議的目的性,從而使開發出來的課程資源能夠真實且有效地滿足幼兒的學習需要。幼兒園課程資源審議中的問題導向涵蓋理念和操作兩個方面。所謂理念問題就是如何看待課程資源的教育功能及其價值特征,以兒童發展為導向的課程資源審議以促進幼兒的主體性發展為基本目標,基于這一價值立場,任何一類課程資源的選擇與加工都必須在目標上著眼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在內容上要符合幼兒的經驗發展水平,在形式上要支持幼兒的主動探究和社會交往。在操作層面,教師要在課程資源表現形式、操作方式等方面使其能更好地滿足幼兒的操作需要。以問題為導向進行課程資源審議可以強化教師的問題意識和研究意識,使其對課程資源的價值及其實踐規律有更為深刻的認識,為后續課程資源開發環節奠定相應的認識基礎。
三、建立健全課程資源審議機制,提升課程資源審議的系統性
有效的資源審議依托于系統化的資源審議機制。課程資源審議機制是一套對課程資源進行評估的規則和程序,它涉及課程資源審議的主體、對象以及審議的過程和方法等諸多方面。幼兒園應建立系統的幼兒園課程資源審議機制,以確保資源審議的有序和有效開展。
第一,建立師幼共構的多層級審議機制。課程資源審議的主體是多元的,它包含教師、幼兒、家長、社會人員、教育專家等,其中又以教師和幼兒為主。在幼兒園各項課程實踐活動中,幼兒是課程實踐的直接參與者和課程資源的直接使用者,他們參與課程資源的選擇、改造和使用的全過程。因此,課程資源審議要強調幼兒的主體性參與,傾聽幼兒的想法,引導幼兒進行共同討論,給予幼兒充分的表達空間。此時,教師可以在幼兒園、班級或者小組等不同層面與幼兒一起對課程資源展開討論和實踐,提升課程資源的適用性。
第二,建立持續的過程性課程審議制度。課程資源審議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它貫穿于整個資源開發與運用過程,且在資源挖掘、收集、管理、利用等不同環節有著不同的側重點。例如,在對民間綜合藝術皮影戲這一課程資源進行審議時,在資源開發環節應采用文本閱讀、任務訪談、田野調查、實物采集等方式來了解皮影戲的藝術特征和幼兒的興趣點;在資源收集環節對各類資源進行評估、整理和分類并形成不同形式的資源包;在資源利用環節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開展系列皮影活動,支持幼兒從藝術、科學等方面進行自主學習和實踐;在資源評價環節通過幼兒的表現以及相關過程性記錄材料來評估資源的應用狀況。不同環節的課程資源審議也并非一次性和線性化的,教師應該根據活動進程以及幼兒的表現水平不斷審視課程資源的適宜性,并與幼兒一起對課程資源進行討論和完善,不斷提升課程資源開發的深度、廣度以及開發的效率。
第三,保持課程資源審議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幼兒園課程資源審議既可以是文本式或語言式的方案審議,也可以是影像或現場審議,兩種審議方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穿插運用。其中方案審議主要是對如何運用資源的設想、規劃等進行審議,關注的是資源的適宜性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轉化為幼兒的經驗。基于真實現場或活動影像的審議也非常必要,因為它們可以呈現幼兒在具體情境中選擇和運用資源的過程,讓教師能夠更為直觀地感知幼兒的經驗表現水平以及資源的利用情況,從而讓資源審議真正服務于幼兒園課程建設和幼兒自主學習。
四、聚焦兒童經驗發展,提升課程資源審議的價值性
幼兒園課程資源審議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樹立正確的課程資源審議意識、價值取向和建構系統化審議機制的基礎上,幼兒園教師應進一步關注資源審議的價值內涵以提升資源審議的價值性,在敏銳的問題意識和寬厚的專業知識的引領下,在課程資源的教育價值與幼兒的發展需要之間建立起有效的連接,讓課程資源真正服務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和有效學習。
第一,課程資源審議要切實關注幼兒的興趣與學習需要。資源審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幼兒,但現實中很多幼兒園教師把兒童早期學習與發展的知識熟記于心,卻不知班上的幼兒為何如此,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教師忽視了幼兒的現實發展需要。課程資源審議不僅關注各類資源的潛在教育價值和特質,同時也更為強調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思考如何將這種價值轉化為幼兒的經驗,幼兒與資源的有效互動是課程資源審議的基本關注點。資源審議關注課程資源在何種程度上以及能夠采用何種方式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滿足幼兒的學習需要,因此它不能以成人的理解來替代幼兒對課程資源的認知,而是要著眼于幼兒經驗的發展,推動幼兒對課程資源開發的主動參與。
第二,課程資源審議要關注不同資源的內隱價值及其與幼兒經驗發展的關聯。幼兒園課程實踐不是對前人經驗的簡單復制與傳遞,而是幫助幼兒在直接經驗的基礎上生成更加上位的心理品質。對于各種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文化資源,對它們形態和特征的認知只是一種靜態的經驗,其背后還蘊含著相互聯系的價值觀念。例如,對濕地公園的課程資源審議就應該從濕地環境特征、生物多樣性、自然發展規律、生態環境保護、人與自然的關系等方面來梳理該主題資源的教育價值,促進幼兒經驗的全面發展。對皮影戲、木偶劇等文化課程資源的審議時就要從它們的文化元素、表現特征、發展歷史、文化內涵以及社會意義等方面來對幼兒進行文化、思想、藝術等方面的啟蒙,以豐富的歷史文化為載體來全面提升幼兒經驗的廣度和厚度,為他們的社會化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課程資源審議只有通過挖掘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源,才能更好地為幼兒經驗的系統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三,課程資源審議要使教師和幼兒都成為有準備的參與者。幼兒園課程資源涉及面廣,種類繁多,形態多樣,哪些資源可以進入課程開發范疇以及如何開發是課程審議主體需要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有效的課程資源審議要求教師和幼兒都成為有準備的參與者。一方面,課程資源審議主體要通過相應的方式去了解課程資源的種類、特征、價值及其可能的應用場景和應用方式,為后面課程資源審議的各個環節奠定認知基礎。另一方面,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夯實專業基礎,拓展知識經驗范疇,拓寬思維視域,不斷挖掘課程資源的教育價值和創新課程資源的應用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習共同體的方式來引導幼兒共同參與,讓準備的過程也發展成幼兒學習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21.
[2]虞永平.論幼兒園課程審議[J].學前教育研究,2005(01):11-13.
[3]劉小林.幼兒園教師集體課程審議的個案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9:6.
[4]顧旅明.幼兒園課程審議的實踐與思考[J].學前課程研究,2007(03):47-49.
[5]樊豐富.幼兒園課程審議:誤區、本質與時代轉向[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4):13-15.
[6]張晗.幼兒園課程質量的保證:基于經驗本質的幼兒園課程審議[J].基礎教育課程,2020(10):76-80.
[7]馬春玉.與幼兒發展連接:幼兒園課程理念落實的關鍵[J].學前教育研究,2020(04):93-96.
[8]張雪燕.開發課程資源拓展活動主題[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1(02):63-64.
[9]秦紅.資源審議圍著兒童經驗轉[N].中國教育報,2019-03-24(03).
[10]張斌.“江韻文化”童趣體驗課程的建構與實施[J].學前教育研究,2019(07):93-96.
[11]甘露.新型公辦園加強園本課程建設的價值與途徑[J].學前教育研究,2021(07):83-86.
[12]滿紅.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4(04):145-146.
[13]王惠芬.幼兒園課程審議的實踐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7(7B/8B):110-114.
[14]趙南.理解兒童的關鍵條件:教師的“一識四力”[J].學前教育研究,2020(07):3-13.
[15]虞永平.幼兒園課程建設的文化視角[J].學前課程研究,2007(5-6):4-6.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source Deliberation from the View of Children
Hong Qin
(Nanjing Meihua Villa Kindergarten, Nanjing 210007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resources deliber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hases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uring which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all kinds of resources should be excavated to support children’s effective learning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deliberation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sources should be development-oriented and problem-oriented based on children’s learning interest and needs. Kindergarten should establish and perfect curriculum resource deliberation mechanism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realize the value of its curriculum resource deliberation.
Key words: curriculum deliber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 deliber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稿件編號:GF2022-03-01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兒童發展的和合課程資源優化的實踐研究”(批準號:D/2016/02/371)
**通訊作者:秦紅,江蘇省南京市梅花山莊幼兒園園長,E-mail:1052412685@qq.com
sdjzdx20220323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