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王際娣
黨的十八大以來,“三農”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要做好新時代農村工作,必須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貫徹落實到“三農”各個領域,把黨的戰斗堡壘建立在基層一線,為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提供不竭動力。
為此,高州市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形成了縣鎮村三級書記齊抓鄉村振興的良好局面。高質量黨建全面引領鄉村振興,結出了累累碩果:
高州被確定為全國首批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全國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試點縣,被評為中國鄉村旅游發展名縣;元壩村在廣東省首屆鄉村振興大擂臺賽中總分獲得全省第一、獲評“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分界鎮在廣東省第二屆鄉村振興大擂臺賽中總分獲得全省第一、獲評“全省六強鎮”;石鼓深埇村“三變”改革經驗入選廣東十大最具影響力農業農村改革案例……
近日,高州市南塘鎮彭村村中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一大早,彭村村的黨員干部和20多名村民正在對村中公共場所進行硬底化鋪設,大家熱情高漲,共同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力量。近年來,彭村村這種熱火朝天的景象越來越多,這其中,黨員干部發揮了重要力量。
彭村村黨總支部書記何友林介紹,該村曾經是個軟弱渙散村,整頓后開始高標準建設村黨組織,開展村(社區)黨組織、黨員評星定級量化考核活動。此次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是黨員先鋒工程的內容,既增強了黨員隊伍活力,又能帶動群眾自發投入到村中建設中來,從而達到凝聚人心,推動工作的良好效果。
高州市聚焦“頭雁”隊伍主線,平穩撤換老化弱化村級黨組織書記,實施“黨員人才回鄉計劃”,選拔青年人才擔任村干部。此外,還聚焦基礎保障主線,投入1088萬元改造升級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每年安排3000萬元開展鎮村黨建綜合考核獎補。
鎮江鎮是農業大鎮,通過黨建引領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實現組織強、產業大、農民富的大好場景。該鎮在廣東省級新農村示范片項目一線建立臨時黨總支,整合示范片內5個村的黨建資源,按照“一二三四五六”(成立一個支部、實現兩大目標、聚焦三個重點、開展四項活動、打造五個實踐點、成立六個攻堅小組)的思路,構建起“黨建引領、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管理高效、抱團發展”的農村黨建工作新格局,成功激發土地流轉、產業發展、人才匯聚等強大動能。

美麗鄉村,成為高州市一張靚麗的名片。
鎮江鎮、南塘鎮等是高州市基層黨組織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凝聚鄉村強大合力的典型案例。近年來,高州市委領導堅持帶頭落實黨員領導干部掛點聯系黨支部制度,把基層黨支部建在鄉村振興工作的最前沿,完成488個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每年評定五星村黨組織26個。建立三級黨建網格2萬多個,聯系服務群眾100多萬人,建成39個涵蓋縣鎮村及重點行業的司法惠民服務中心,推動形成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活力。
在鄉村振興推動過程中,高州市聚焦支部建設這一主線,推動44個村黨支部升格村黨委,267個村黨支部升格村黨總支部。以鎮江、根子鎮為試點,成立臨時黨總支,推動聯村聯建聯治。充分發揮28個駐外黨支部和12個商會黨支部的結對幫扶鎮村的作用,籌集資金6億元,實施項目215個。
在產業帶動方面,高州市抓實“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成立農民合作社1523個,打造農村“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示范點40個。抓實“黨建+產業、就業、消費幫扶”模式。打造“三路”(支部領路、黨員帶路、產業開路)黨建引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組織開展“消費扶貧萬人行”等活動250多場。
“我返鄉創業10年,遇到很多困難,多次在黨的帶領下走出困境。聽黨話、跟黨走是正確的。”高州市豐盛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達為感慨道。2021年,該公司依托黨支部的核心力量,每斤高出市場價2至3元的價格收購荔枝鮮果1100噸,帶動近360戶荔枝種植戶增收近350萬元。
鄉村要發展,人才是關鍵。高州市發揮鄉土人才基地輻射作用,建成1個縣級和28個鎮街級人才驛站,12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建設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院粵西分院;發揮致富帶頭人的領富作用,黨員、致富帶頭人牽頭成立農民合作社,在根子元壩村建成全國首個村級新農人驛站;發揮外出鄉賢的帶動作用,駐外黨支部和商會黨支部合力推動舉辦高州荔枝、龍眼文化節和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精心孵化高州優質農業品牌。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高州市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帶領群眾利用村頭巷尾的荒地、廢墟、邊角地和房前屋后的閑置土地,因地制宜,見縫插綠,以種植蔬菜、瓜果為主,觀賞性喬灌及草本花卉為輔,打造“四小園”小生態板塊,促進村莊美化綠化,“四小園”創建經驗在全省推廣;實施美麗河湖行動,全面推進“河長制”“林長制”,深入推進綠美南粵三年行動計劃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活動,組建488支1.2萬人村級護水治水大軍,全域護衛綠水青山;實施美麗線路行動,打造根子、分界鎮等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精彩一百里”高州段示范帶……
此外,高州市還建成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439個,切實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鄉村活動。全域推進“黨建引領辦事不出村”政務服務,提升服務群眾效能活動。組建118名法律服務專家庫,有效開展司法惠民活動,為鄉村振興提供良好的社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