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 中國小康網記者 麥婉華
在中新廣州知識城(以下簡稱“知識城”)南起步區的鳳凰湖東側,知識大廈項目尤為顯眼——它將嶺南特色融入建筑之中,利用總平面的景觀及由里及外的向上展開,成功呈現了鳳凰展翅的意境。除了知識大廈外,人才大廈、知識城首家五星級標準開芯國際大酒店(又名廣州MORDIN酒店)等高樓已拔地而起,中國納米谷、灣區創新部落、高端研究院、大科學裝置……一個個高端產業和綜合配套服務標志性項目也在插標落地。
記者了解到,知識城2010年6月奠基,2018年11月升級為中新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2020年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總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將知識城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近日,《廣東省中新廣州知識城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發布。該條例成為我國4個中新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中首部省專項立法的地方性法規。
以產興城、以業聚人、以景美城,知識城正在進行著一項“郊區新城”建設的重要實踐,廣州人乃至“灣區人”的目光越來越聚焦于這個“廣州科技創新軸的北極點”。
據悉,《條例》共6章,47條,對知識城建設發展的總體支持、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知識密集型產業發展與人才支撐、對外開放與合作、服務與保障等作出規定,充分體現知識城打造知識創造新高地、國際人才自由港、灣區創新策源地、開放合作示范區的戰略定位。
“知識城立法的首要任務是將政策依據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法律依據,支持知識城深化改革、先行先試,為其創新發展賦予更大的管理權限?!睆V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陳永康說。
知識城是深化改革開放創新的成果,“創新”一直是知識城的靈魂。此次《條例》也貫穿了創新精神,依法賦予知識城更大管理權限?!稐l例》分類賦予了知識城有別于一般行政區的管理權限,規定廣東省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廣州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可將承接的國家經濟、建設管理權限,在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規定前提下,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同意,交由知識城管委會行使。同時加強監督,規定知識城管委會承接行使上述經濟、建設管理權限情況,應當定期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條例》還明確,支持知識城與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發展,依法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其他區域的改革試點措施,按照國家規定可以擴大試點范圍的,省人民政府可以優先安排在知識城實施。

中新廣州知識城將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
廣州市黃埔區委副書記陳智勇則表示,《條例》是推動《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落地見效的法治保障,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知識城新時代改革發展的大力支持,體現了省人大對知識經濟的立法引領和推動作用。
歷經多年發展,知識城一手握緊知識產權保護“金鑰匙”,一手攥緊科技創新“硬拳頭”,“一核兩心多園”發展藍圖全面鋪開,形成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灣區半導體產業園等8大組團式空間布局。
記者了解到,11年來,知識城開拓進取、砥礪前行,挺起科技自立自強的脊梁。目前,藥品、醫療器械兩個大灣區分中心“廣州工作處”掛牌成立,與中國科學院等院所共建18個科研平臺,落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水平研究院,加快建設新加坡國立大學創新研究院等高端科創平臺。此外,還有新材料與納米產業項目、5G濾波器項目、航空輪胎動力學大科學裝置……這些知識城的重點項目是大灣區創新的科技“拳頭”,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攻克了關鍵領域技術。
知識城還堅持“項目為本”,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半導體芯片三大產業集群迅猛崛起,粵芯芯片等項目成為廣東打造全國集成電路第三極核心承載區的重要支撐,百濟神州、龍沙、諾誠健華等重大項目支撐起建設世界一流生物醫藥園區。
作為全國唯一經國務院批復的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區,知識城持續打造知識創造新高地。目前已集聚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廣州知識產權仲裁院等知識產權保護機構,建設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流合作平臺,吸引國際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集聚發展。更推動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平臺建設,打造覆蓋6大洲63個國家和地區的知識產權保護全球服務網絡?,F在的知識城已經形成集司法、行政、仲裁、海外維權為一體的大協同大保護格局,聚集200多家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機構,成為知識產權要素最齊全的區域。
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是知識城騰飛的“雙翼”。《條例》對于知識城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進一步明確:知識城應當集聚科技創新要素,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更進一步提出,知識城應當推動知識產權創造與運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打造全球知識產權高地。
知識密集型產業離不開人才支撐。《條例》更進一步明確,知識城應當創新人才管理機制,健全人才服務體系,打造國際人才自由港。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李紅浪對《條例》中的人才政策頗為關注,他認為關于人才引進和支持方面不僅有管理制度的創新,還有實實在在的優惠和服務?!霸谡Y助的重點創新項目中賦予創新領軍人才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定權,這項規定擴大了科技領軍人才自主權,使首席科學家及其團隊能夠潛心從事科學研究,有利于探索頂尖高端人才的培育引進新模式。” 李紅浪表示。
據了解,目前知識城已經創建全國首個“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零跑動”服務中心,獲批全市首批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在良好環境帶動下,知識城集聚了由王曉東、施一公等24位院士領銜的頂尖人才隊伍,培養碩博研究生3400多名、產教融合高端應用型人才100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