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淼

我們通常認為,唇部出現皸裂現象是缺水、上火的表現,需要多補充水分。事實上,很多時候皸裂唇并非身體缺水所致,而是皮膚病。那么,在出現唇裂后,要如何分辨是單純缺水,還是皮膚疾病呢?
如果在大量飲水,涂抹潤唇膏后,唇裂依然不見好轉,且容易反復發作,那么很大可能不是單純缺水,而是與口周皮膚疾病有關。常見的口周皮膚疾病包括唇炎、口周炎、單純皰疹和口角炎等。
在生活中,口周皮炎較唇炎少見,屬于非感染性疾病。其癥狀不在唇上,而是在距離嘴唇5毫米以外的皮膚上,且無脫皮現象,倒是長出許許多多像是青春痘的痘痘,不癢,卻有灼熱感。
口周皮炎發病原因目前尚無定論,但相信與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等藥物有關。另外,經常使用油膩護膚品也會導致毛囊堵塞而引起癥狀。由于口周皮炎通常是由外部刺激造成,因此首先是隔絕所有刺激物,患者應改為使用無皂性洗臉霜及溫和的護膚產品。而后,應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
那么,比較常見的口周皮膚疾病還有哪些呢?

唇炎。唇炎的典型表現為唇干燥、破裂、脫皮和紅腫等。此種疾病可分為內源性唇炎和外源性唇炎。內源性唇炎由基因遺傳性疾病引起,如過敏性濕疹;外源性唇炎則多是受到外部刺激而發生,如誤用不適合的唇膏,舔唇、咬唇、食用刺激性食品等,或觸碰了一些化學物質。
單純皰疹。單純皰疹的典型表現為口腔里或外長出顆粒、成堆的小水皰。通常為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所致。
口角炎。口角炎的典型表現為口角破裂。主要致病原因通常是細菌或真菌感染,營養不良,如缺乏維生素B、鐵質或鋅,唇部過于干燥等。
常見口周皮膚疾病中,最普遍的口周皮膚問題是唇炎。唇炎是發生在唇部的非傳染性炎癥,癥狀與普通上火所致的唇裂相似,包括唇干燥、破裂和紅腫。
唇炎大都與寒冷、干燥、日光照射、物質刺激,或個人習慣如舔唇、咬唇等有關。天氣干燥時,人體皮膚易隨之干燥,嘴唇則易皸裂脫皮。嘴唇干燥時,人們的自然反應通常是舔唇。但實際上,唾液會刺激肌膚的保護膜,導致皮膚變得更干。而且也可能發生細微的皮膚裂紋,日子久了則可能演變為炎癥。一旦炎癥反復發生,唇色可能會加深。
可能引起唇炎的原因很多,患者須及時就醫,經由醫生診斷以找出問題根源。
每個人每天接觸多種物質,一時之間要揪出過敏原絕非易事,這正是許多人無法擺脫唇炎的原因。對付外源性唇炎,若能確認及排除外部刺激物,那么就有可能斷根。但若個人生活習慣未能改變,便很難治愈。
癥狀輕微者可涂抹無藥性的潤唇膏等,給嘴唇蓋上一層保護罩,隔絕唾液、細菌、刺激性的物質。除此之外,患者還須留意曾接觸過的物品、排除食品過敏,避免接觸刺激物和過敏原,才能有效控制炎癥惡化。
若癥狀嚴重,一定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千萬不可自行購買藥品,以免錯誤購用藥物,加劇癥狀。
若唇炎沒有好好處理,有可能導致口角破裂,從而引起口角炎。口角炎特別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因為口角破裂通常很深,使細菌有機可乘。嚴重者會有膿瘡,嘴角帶黃色分泌物便是灌膿的表現。它可由細菌或真菌感染引起,患者不應自行購買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如果個人營養不良,身體缺乏維生素B、鐵質或鋅也可引起口角炎。另外,長時間待在干燥的空間內如冷氣房,也可造成嘴唇干燥,而引發口角炎。
1.注意口部清潔衛生。
2.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香皂或洗潔劑洗臉和嘴。
3.避免在口周長期使用含類固醇或激素的藥膏。
4.盡量避免以舔唇來滋潤干裂的嘴唇,應使用適當的潤唇膏。
5.如發生口周疾病,應盡早就醫,切勿自行購買藥膏涂抹。
6.切勿抓、擠臉上的痤瘡、濕疹等,以免受感染產生并發癥。
7.避免與他人共用面巾、唇膏和口紅。
8.如果口腔或嘴唇有水皰或潰爛,勿親吻他人,以免傳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