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慶澤
中華好家風是一座航向標,在我人生的海洋里,時刻指引我前進的方向,中華好家風更像一面鏡子,時刻發現我心靈上的弊端,伴我健康快樂成長。
“事無大小,凡事一絲不茍。”這是世代相傳的家風。我的奶奶雖然年紀很大了,但是她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一絲不茍地去完成,比如做家務,雖然她眼睛不好,動作緩慢,但家里每天被奶奶擦得一塵不染。爸爸媽媽常常勸奶奶年紀大了,不要再干活了,學著享清福吧,可奶奶卻怎么也不肯,在奶奶的影響下,我的爸爸也凡事都一絲不茍。
記得奶奶生日那天,媽媽準備了豐盛的午餐,準備一家人給奶奶慶生。可是等了好晚爸爸才回來,原來是因為疫情防控工作嚴峻,爸爸要做完所有工作,才能回家。這就是我的爸爸,做事一絲不茍,兢兢業業,也就從那時起,爸爸的這種一絲不茍的精神深刻得埋在了我的心中。
在爸爸的影響下,我也變得做事一絲不茍。有一次,老師布置了一項課前搜集資料的作業,別人很快就整理完了,而我除了按照老師的要求之外,又翻閱好多資料,延伸整理,費了我好多時間完成了這項作業。課上,我表現出色,得到了同學的刮目相看,還被老師當眾表揚。這就是我做事一絲不茍的戰果。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這是祖輩的家訓。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我們家基本沒有什么太大的支出,這是經濟節約;在洗手涂香皂時,都會自覺地把水龍頭關掉,家電不用了,也會有人主動把插銷拔掉,這是能源節約;也會在有人不小心把米粒掉在餐桌上時提醒他撿起來,這是糧食節約。因為我們全家深知“汗滴禾下土”的艱辛和“粒粒皆辛苦”的珍貴。
“愛書讀書,助力成長”這是我們家最重要的家風。我們家,雖然不是一個書香家庭,但大大的書柜子擺滿了各種圖書:天文、地理、典故、小說、還有各種工具書,爸爸媽媽一有時間就看書,還時常討論熱烈。小的時候,每天晚上睡前,媽媽都陪我和姐姐看繪本。媽媽沒時間,爸爸就接班,陪我們姐倆讀書。到了我們上三年級時,爸爸對我讀書的要求更高了,他要求我多看書,讀好書,適當要做筆記,記下好詞好句。一開始我有抵觸情緒,可后來我發現自己寫作的水平提高了,老師也常夸我語言優美,這都是多讀書的結果,讓我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就更愛讀書。爸爸常說讀書之風要輩輩相傳!
每次過生日,爸爸總會給我買一些書作為生日禮物,他們希望我長達后能成為一個有知識、有學問的人。爸爸媽媽知道我和姐姐喜歡看書,雖然家里并不富裕,還是花了高價給我們買了各種圖書,他們希望我們姐倆成為一個全面發展,有特長的孩子。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我們在家風雨露的滋潤下,健康成長。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我們將來一定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