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芊夢
翻開《中華魂·中華好家風》讀本,我被書中一個個鮮活的例子所吸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的佳話。后來,大禹的兒子啟深受父親的影響,也成為了一位有能力的天子。在大禹治水的故事中,我感到了愛崗敬業是一種好家風。說起愛崗敬業,我的媽媽認真敬業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
記得一年級時,我經常看到媽媽和單位的叔叔阿姨們穿上紅馬甲,帶上志愿服務胸牌去養老院包餃子、去公園里撿垃圾、下雪天清理積雪等。媽媽告訴我,這是志愿服務。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助他人,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溫暖和陽光。于是,我也加入了小小志愿者行列,我要像向日葵一樣向上而生,向陽而長,讓周圍的人因為我的幫助感到開心和快樂。
疫情剛剛開始期間,我們被隔離在外地,在一個只有一張床的小房子里,住著5個人。這種突然的封閉管理讓每個人都感到煩悶不安。媽媽每天給我講故事、做游戲,還從網上買了很多書,白天寫單位的材料,晚上寫散文、詩歌,都是在手機上完成。媽媽那時專門寫了一篇《春風拂面杜鵑花開——寫給女兒的話》,在《黑龍江日報》上發表了,專門有個阿姨配樂朗誦,我聽著都感動得哭了。無論生活中、工作上遇到了什么困難,媽媽都會幽默地告訴我:天上飄著五個字兒,啥都不是事兒,她帶給我的永遠是認真工作、積極向上的好家風,讓我每天都有開心快樂的美麗心情。
記得在文章里媽媽這樣寫到:寶貝,雖然還不能出門,但是你應該感到很幸福,因為你每天都能見到媽媽。有很多人像媽媽一樣,沒有去一線戰斗,在家網上辦公。同時,還能夠陪著你做剪紙,玩丟手娟的游戲,你多開心啊。現在,很多小朋友的媽媽都不在身邊,他們之中有醫生,有警察,有科研人員,都在同病毒作戰。還記得那個兩歲的小妹妹嗎?媽媽是醫生,她已經快20天沒見到了,只能從望遠鏡里看著媽媽穿隔離服工作的身影。還有網上那個六歲的小哥哥,霸氣教育弟弟要聽話,哭也沒有用,這個世界上不只媽媽一個人辛苦......每當這時候,我的眼淚就不由自主地流下來。
媽媽不僅熱愛工作,她也愛我。雖然她有時忙起來顧不上我,顧不上遠在山東的姥爺,甚至顧不上吃一口熱乎飯菜,但是她無怨無悔,每天都笑呵呵的,她的這種樂觀向上的精神鼓舞著我。
有了媽媽的榜樣,我也喜歡上了寫作,今年5月份,我的作文《勇敢的挑戰》在《大興安嶺日報》發表,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篇文章,我感到非常開心。我想,這是受媽媽的影響,《中華魂·中華好家風》讀本里是這樣說道:愛崗敬業已融入更多家庭,凝聚成良好家風,如春風化雨般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人。我也要像媽媽一樣,用手中的筆描繪美妙的世界,讓每一天都變得精彩,做陽光快樂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