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多名網友爆料稱,自己在輕松籌平臺上捐款,被收3元費用,甚至捐1元也被收取3元。而記者調查發現,收取“手續費”的不止一家。網上獻愛心,還要交“手續費”?不少網友對此表示質疑。
錢不多,卻讓人不是滋味——有平臺表示,“如您有愛心愿意幫平臺繼續運營,請留下您助力我們的費用?!边@本身就是耍手段,網友捐款是用于愛心的,這愛心是資助遇到困難的籌款對象,而不是支持平臺的運營。平臺如果運轉困難,不應該打網友的主意,讓網友來資助。
合理盈利并不是原罪——企業不是純粹的慈善機構,合理盈利并不是原罪。在現代社會,商業手段是激發慈善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是,要讓捐款人的心理從“我理解”轉變為“我接受”,這一部分費用的收費標準、收取方式及資金流向,就必須科學制定、嚴格監管,全程擦亮透明度,讓每個人都看得到、交得明白。
監管部門的把關不能缺——網絡籌款平臺已是我國大病救助事業中不可或缺的社會力量,這個行業需要健康、可持續地發展下去,光靠網絡平臺自律很難讓社會信服,需要司法部門出臺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規范,也需要監管部門的把關,讓收費更合理,運行更規范。
(綜合《光明日報》《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