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近日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針對當前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性強、輕型病例較多、病死率相對低的特點,提出了優化升級版診療方案。其中變化最大的一條是:核酸檢測陽性人員不再一律送到定點醫院住院治療,而是采取集中隔離管理的方式,進行對癥治療和病情檢測。
新版診療方案是科學分層管理的策略調整。然而,一些人將這種調整解讀為解除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躺平信號”,認為“防控措施將迎來重大調整”“終于要熬出頭了”“這是邁出了全面放開的第一步”……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在此緊要關頭,任何對防控舉措的誤讀誤判,都可能對正常有序的疫情處置工作帶來不良影響。從近期看,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水平快速上升,境外輸入壓力不斷增大。3月份以來,本土疫情波及28個省市,呈現出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相關防控舉措落實得更細、更嚴、更緊。適逢其他一些國家采取全面放松管控策略,一些人心里開始嘀咕“內防輸入,外防反彈”“動態清零”防疫方針的可持續性,對所謂“躺平信號”也變得十分敏感。
新版診療方案提出,輕型患者以集中隔離替代住院,主要是出于兩點考慮:第一,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患者以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為主,大多不需要過多治療,全部收治到定點醫院會占用大量醫療資源。第二,如果疫情大規模暴發,醫療資源有限,床位有限,醫療機構將不堪重負,輕型病例一旦病情變重,可以及時轉到醫療機構。不斷根據病毒變化特點提出科學應對方案,是兩年多來一以貫之的可行舉措,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較量中,“敵變我變”是戰勝疫情的理性態度,而不是所謂的“躺平”。
眼下,全國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更早、更快、更嚴、更實的防控節奏不容打亂,“動態清零”總方針和一系列防控措施不可動搖,不能讓對防疫舉措誤解誤讀的“躺平信號”干擾疫情防控大局。
(摘自《北京青年報》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