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承諾假一賠三,買了一雙鞋,居然發來四雙?!边@個段子在網上流傳已久,最近卻真的登上了《半月談》。報道集納了短視頻平臺電商以假充真、倚假賣假的典型事例,其中不乏“想聽實話?我賣的就是假冒偽劣產品”等令人瞠目的言論。
賣假還賣出自豪感了,背后的底氣從何而來?如果說高利潤刺激了一些人直播賣假貨,那么缺乏約束則是這些人賣得明目張膽的誘因。目前,國家層面已經注意到了這條新賽道上出現的問題,專門出臺了《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明確了平臺責任以及市場監管部門各項職責。有了規定,還要落實到位,從結果來看“療效”。該清理的就清理,該罰的要罰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