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珺 劉曉
1977年5月,團長錢三強帶著中國科學院的第一個代表團出訪澳大利亞。代表團參觀結束后,錢三強把所了解的情況跟國內狀況一對比,發現中國簡直是差得十萬八千里。出于科學家的本能以及黨員的責任,錢三強在返回的飛機上,就設想我國該怎么辦。
醞釀與籌備
1977年8月,在黃山召開了全國的基本粒子物理會議。錢三強和北大校長周培源以物理學會的名義邀請到了楊振寧。楊振寧在這次會議上做了三個報告,尤其是規范場理論的報告,使我們國內從事粒子物理理論研究的人員大開眼界,才知道國際上的粒子物理研究是什么水平。
1978年8月,中國物理學會的年會在廬山召開,組織了四個分會,其中一個就是基本粒子會議,這次到會的有100多人。除了邀請到楊振寧,還邀請了美籍華裔科學家林家翹。
同年10月,又在桂林召開了“微觀物理學思想史討論會”,實際上就是基本粒子會議的繼續。不同的是,這一次請到了社會科學院的幾位著名的哲學家。錢三強在會議結束的那一天,作了系統的講話。他說,我今天要宣布一件事兒,從去年和前年的會議來看,你們的研究工作有了相當的進展。我想,在適當的時候,要開一次國際性的粒子物理會議,同國際高水平科學家同臺討論,看一看我們和國際差距有多大。
到了1979年,錢三強的想法就比較成型了。正好3~6月份的時候,李政道來國內訪問,停留時間比較長,錢三強跟他有過幾次討論。在一次討論中,錢三強說,李先生,我有一個設想,我們想在中國開一次國際性的,像在1978年東京那種形式的基本粒子理論會議。李政道非常贊同,不但答應出席會議,而且還準備邀請一些國外的科學家來參加。
錢三強給楊振寧寫信,楊振寧同樣答應了,并且也要邀請一部分華裔科學家來,這使籌備會議的錢三強信心百倍。
按照楊、李兩個人推薦的名單,大概邀請了有五六十位華裔科學家,最后到會的有44位。會議收到的論文一共有150篇,其中有84篇是國內科學家的報告。國務院很快就批了。錢三強提出了這個會議的全稱是“廣州從化粒子物理理論討論會議”,之后簡稱廣州粒子物理會議。
鄧小平宴請參會科學家
1980年1月5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外交部、教育部和中國科協聯合發起,中國科學院主辦的廣州粒子物理討論會在廣東從化舉行。1月15日會議結束后,華裔科學家們受到了國家領導人接見。這一天有兩個重大活動,先是華國鋒作為國家主席接見了他們,最重頭的則是鄧小平副總理宴請。
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宴請科學家們,這個規格是不一般的。主要是國外的科學家參加宴會,國內的科學家中挑了一部分骨干參加。鄧小平問楊、李,希望實事求是地講,對會議怎么看,對國內的科研水平怎么看。楊振寧回答的是,這次的粒子物理會議的水平沒有問題,是很高的,而且不亞于東京的國際物理會議的水平。李政道講,是國際一流水平的。楊振寧又講,尤其是一批四五十歲的中年科學家、理論物理學者,很有潛力。聽到他們的話,鄧小平就放心了。第二天,在黨、政、軍干部會議中,鄧小平發表了一個長篇講話,后來登在《鄧小平文選》的第二卷,題目叫做《目前的形勢和任務》。他是這樣講的:我們要逐漸做到,包括各級黨委在內,各級業務機構,都要由有專業知識的人來擔任領導。
(摘自《科學文化評論》 高珺 劉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