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元一斤!當生豬收購價格跌至低位,養豬企業正面臨“賣一頭賠一頭”的局面。
“想靠養點豬補貼家用,結果根本賣不上價,去年直接虧了8萬元?!奔易『幽鲜●v馬店市的老張告訴記者。面對5、6元一斤的收購價,他已經在考慮要不要放棄養豬這個副業。
? 不只是養豬戶損失慘重,大型養殖企業亦紛紛虧損。
?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已披露業績信息的生豬養殖企業,業績普遍出現下降或虧損。如,正邦科技披露的2021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為182億元至19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6.84%至442.96%。虧損額位列生豬養殖企業首位。
? 牧原股份發布的生豬銷售簡報顯示,2022年1~2月份,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12.38元/公斤,比2021年12月份下降16.07%。2022年1~2月份,商品豬價格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 生豬價格下跌,亦帶動豬肉價格下降。記者走訪北京多家超市發現,豬肉價格近段時間全線回落。
? 為何豬價再次探底?
? “這主要是受供需兩端的影響?!鄙i行業分析師馮永輝告訴記者。
? “需求上,一方面現在處于季節性消費淡季。春節期間南方做臘肉、北京殺年豬,透支了一部分節后需求。另一方面,豬肉消費中有三分之一是在餐飲業,疫情給餐飲業帶來了影響,進而影響了豬肉消費。供給上,由于能繁母豬的產能自2021年7月份開始下降,這也意味著,豬肉供應量要在今年5、6月份以后才開始下降,目前仍處于供給高位?!瘪T永輝稱。
? 近日,農業農村部召開的生豬企業座談會提到,生豬價格處于下行通道,加之大宗飼料原料價格持續上漲,目前豬糧比價已進入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而且預計今后兩個月價格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 為了穩定市場生豬價格,國家發改委3月15日發布消息稱,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年內第三批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并指導各地加快收儲。并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儲備調節工作,必要時進一步加大收儲力度,推動生豬價格回歸合理區間,促進生豬市場平穩運行。
(據中新社3.16訊)
“破冰”:部分輔助生殖技術項目首次納入醫保
“不說這個,太痛苦了”。
? 像趙麗(化名)一樣,很多通過試管嬰兒技術成功誕下孩子的母親很少向別人提及自己的經歷,這是小部分人的隱痛。但實際上,需要借助人工干預手段進行生育的人群已經不是小眾群體,多家上市公司招股書引用的數據顯示,中國不孕不育患者人數超過5000萬。
? 在我國,每年約有30萬名試管嬰兒誕生,每一個試管嬰兒的背后,是精力和金錢的付出。根據《中國高齡不孕女性輔助生殖臨床實踐指南》測算,女性在35歲及以下時,平均需要3個治療周期成功活產,單次取卵周期價格約3.3萬元~4.2萬元。這意味著育齡女性成功活產一次至少需要花費10萬元,甚至更多。
? 隨著一系列鼓勵生育政策的出臺,輔助生殖的價格顯然不應成為限制生育的理由。近日,人工授精術、胚胎移植術等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被率先納入北京醫保甲類目錄,3月26日正式實施后,北京“求娃”群體平均可以減少1萬元的診療費用。
? 患者欣慰,市場鼓舞。政策公布當天,錦欣生殖、達嘉維康等相關公司股價大漲。首次納入醫保堪稱“破冰”,有業內人士直言。
(摘自《每日經濟新聞》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