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杏華

【摘要】統編版語文教材將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進行了合理的安排,形成系統性的學習內容,讓學生能循序漸進地學習、理解、運用語文知識。在“雙減”政策的驅動下,廣大教師深刻認識到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只有提高課堂的實效性,才能更好地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作為語文老師,我們用好課后習題,將每一道題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既落實語文要素,又提高語文課堂實效性。
【關鍵詞】課后習題;語文課堂;實效性
課后習題是學生學習過程中落實基礎、提升能力的重要陣地,也是教師備課時的指南針。課后習題是真正落實教學目標的關鍵,教師只有在備課時把準課后習題,明晰題目設計意圖,才能有效開展教學,并在課堂上落實語文要素,提高語文課堂實效性。
一、聚焦要素,靶向設計,利用課后習題組織“預學”
我認為“預學”即學生的課前預習。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為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課后習題的設計都圍繞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如何解決問題。以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刷子李》課后習題為例:默讀課文,說說三個片段中的人物分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從哪些語句體會到的?舉例說說三個片段分別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結合課文中的語句,體會這些方法的表達效果。默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刷子李這個人物的特點。畫出描寫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語句,體會課文是怎么寫出刷子李的特點的?題目的意圖是:一是讓學生通過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二是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人物的描寫,表達人物特點,進一步體會表達效果;三是初步學會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具體表現一個人的特點,為后面的寫作做好鋪墊。課后習題設計有梯度、有層次,滲透了單元語文要素的訓練: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具體地表現一個人的特點。
讓學生通過“預學”,掃清文本中的字詞障礙,把握文章內容,為學習新課做好準備。在課堂上,我們只要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就可以掌握學生對生字詞掌握程度,對一些重點為字、詞適當指導即可,這樣輕輕松松地完成了識字與寫字的教學,大大減少了利用課堂再學生字詞的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潛心讀書,朗讀體會。
結合部編版四年級“寫一個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寫出來”“學習從多個方面寫出人物的特點”寫作要求,我根據課后習題設計了《刷子李》一課的預習單:
二、滲透方法,分層有度,結合課后習題確定教學目標,實效“共學”
“細節決定勝敗”。教師要把握教材中的重點問題,明白編者的設計意圖,抓住有價值的課后問題,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取舍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難點。在教學《刷子李》時,有學生在反饋“預學”情況時說:“我覺得文章不僅僅只用了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的描寫來突出刷子李的技術高超。我認為還有通過曹小三的描寫來襯托刷子李的特點,如……”學生的這一回答正是我教學前所預設的問題,與書中“畫出描寫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語句,體會課文是怎么寫出刷子李的特點的。”這題不謀而合。于是,我在課堂上,抓住學生的“預學”反饋,組織學生再潛心讀文,讓學生再找找除了剛才的同學說的句子,你還找到了哪些關于描寫刷子李與曹小三的嗎?這是什么寫法?回顧有學過類似描寫方法的文章,老師相機投影出《慈母情深》相關人物側面描寫的段落,回顧交流。這樣學生經過閱讀找句,對比閱讀、交流體會,從而體會到側面描寫的表達效果,簡單實效地解決了本課的重難點。
新課標的精神,年段特點的體現,都濃縮于課后的練習中,緊扣課后習題確定教學目標,課堂教學中瞄準目標,這是實效閱讀教學,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手段。
三、形式豐富,全面煉能,繼續開發課后習題,“延學”提升
課后習題,從課文自身的特點出發,應當是教學的主要依據,教師要繼續開發課后習題,增強語文教學的可操作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教完《刷子李》一課后,我設計了一個“延學”的練習:1.請運用在《刷子李》一課中所學到的人物描寫方法,用200字左右寫一寫語文老師。2.分享閱讀:各自閱讀課外書,摘抄人物描寫優美的段落。學生對這兩個作業十分感興趣,一邊覺著文本中人物描寫的方法寫自己的老師,一邊扎進了有關人物描寫的書籍中,準備自己的閱讀分享。學生在這個課外作業中,對課堂所學的知識,通過讀寫說結合得到進一步的鞏固與提升。
對課后習題的思考與設計,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實效解決課后習題,提高課堂實效性,就是要求教師必須對《課程標準》中的教學要求與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全盤、清晰地了解,聚焦要素,靶向設計,循序漸進,有的放矢才能落實課后習題,同時,我們還要注意解決練習題時要滲透方法,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度分層。只有真正落實課后習題,發揮它的作用,才能優化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麗.以課后習題為抓手,讓語文要素在課堂落地[J].新課程:小學,2019,09.
[2]張濤.用好課后練習,落實語文要素——以統編教材低年段教學為例
(責任編輯:周炎平)